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下旬,省委、省政府召开辽西地区市委书记、市长座谈会,把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作为我省“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战略地区。这对于抓住环渤海湾地区开发开放机遇,加快辽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正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迈向21世纪,中国正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向21世纪,环渤海湾正在作为我国最有希望的新的热点地区迈向21世纪。世纪之交,给环渤海湾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我们应该满怀信心地迎接将要出现的环渤海湾的辉煌时期。一、党和国家把加快环渤海湾的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把环渤海湾作为我国加快开放和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以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党和国家领导入近年来的多次重要讲话。都多次重申了这样一个战略…  相似文献   

3.
刘毅 《宁波经济》2009,(5):29-29,46
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面对新老区域板块的强势出击,福建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怎样占有一席之地?问题已经紧迫地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何元睿 《发展》2008,(4):125-126
2004年1月起,有着近9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遭遇了“民工荒”,打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在广东东莞首次官方确认民工紧缺后,随之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其中尤以珠三角地区为甚。仅深圳、东莞两地就缺农民工50多万,据估计,广东省缺农民工近200万。至2007年,甚至像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由此可见,民工荒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5.
一、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概况 中国沿海地区,即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湾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重要区域,在全国对外开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然 《宁波经济》2007,(3):43-44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现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主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尤以地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北京、上海、珠海和广州等地发展得最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差异十分巨大的国家,虽至今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却未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其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都市农业来保障城市居民的食物供应和收入增加,并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使城市居民能重新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实施的环渤海战略和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的大开发战略中,作为重要支撑力量的营口,坐拥辽河,西临渤海,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俯卧在沈大高速公路沿渤海湾的偌大空间之中。为了让营口这条巨龙在双重历史机遇面前腾空高飞,营口供电人在探索与振奋中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就是:打造“感动式”服务品牌,把“感动式”服务与地区发展热点融在一起,让企业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振中,成为感动营口的辽电明珠。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一片萧条,在先后实施了5次全国性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对特定落后地区采取了相应的开发政策,这对缩小其国内地区间差距,缓解其人口“过疏”和“过密”问题意义重大。在制定落后地区开发政策过程中,日本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开发目标明确;开发计划具有连贯性;开发立法与计划体系具有系统性;全国综合开发与特殊地区开发相结合;地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等。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开发落后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郭剑彪 《浙江经济》2003,(13):34-35
环杭州湾地区紧邻上海,地处长三角南翼,是浙江经济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全面启动环杭州湾地区综合规划及整体开发,对于提升环杭州湾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加快推进浙江经济新一轮增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舟山作为环杭州湾区域的城市之一,要顺势应时,发挥优势,打造富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海洋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10.
刘宏 《重庆经济》2005,(4):28-30
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主要是中央通过政策和资金倾斜,支持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摆脱现存落后和贫困状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信贷扶贫资金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这为西部地区信贷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给西部地区信贷扶贫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加速构建环首都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协同发展机制,不仅是河北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北京乃至中央的重要使命。从加速构建环首都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协同发展机制必要性出发,从环首都地区的范围、社会经济、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入手,对环首都地区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此提出了加速构建社会、经济、环境协同发展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南方经济圈将在环北部湾崛起环北部湾地区——包括广西沿海地带、海南岛以及广东湛江地区,在改革开放和加快利用外资步伐的带动下,通过加速发展一大批支柱工业项目,正在增强其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预期在下世纪初,将建成一个能与北方的环渤海湾经济发展圈相媲美的环北...  相似文献   

13.
温迪 《走向世界》2007,(22):40-41
上个世纪末.北上的台商成为广东等沿海一带独特的风景.几乎占了当地投资的半壁江山。然而.面对珠三角节节攀升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开始挺进以华北、东北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地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如何进行资金的筹措、有效年畸用及发挥国家给予的倾斜政策优势,是西部开发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的任务。而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快,西部的投融资问题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一道巨大的屏障。而作为三大投融资渠道之一的外商投资,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急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杭州湾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环杭州湾地区的宁波,陆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该地区的20.6%和23.8%;生产总值占27.5%;人均生产总值32542元,比该地区平均高15.8%;外资、外贸、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首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第二位,人均财政收入居首位。  相似文献   

16.
王富荣 《广西经济》2013,(10):36-38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带动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已初步形成了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等发达地区垄断和统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态势。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尤其是经过“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强力推进,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加速环渤海湾等地区经济开发与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落实这一战略,正确认识处于环渤海湾中心区位的京津冀的经济关系,已不是一般的理论探讨问题,而已成为现实的不容规避的发展方略阿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加速环渤海湾、京津冀三省市的经济开发与开放,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落实上述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已跃居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到2002年2月底,全国电话普及率已达27.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信息化建设正在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已逐渐成长为全球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全球信息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我国信息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核心———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区域合作形势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界定与合作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推进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合作形势下,广西面临着多重区域合作发展机遇,也面临建设交通枢纽区、经济中心区竞争压力。这些竞争,主要来自同属环北部湾地区的各省区段以港口、产业为主题的城市发展竞争。事实上,在环北部湾地区中,以地缘与深水良港条件而论,广西段中心位置和港口开发优势相对突出,通过强化建设,一方面作为三大区域合作交通枢纽区最合理,服务区域合作功能最高,能更好推进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