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模式基于经济学视角,校企合作是指高校和企业两者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享资源,实现互利双赢的一项活动,强调在相互信任、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知识传递、价值共享,实现双方效益最大化。基于高等教育视角,校企合作则是指一种把高校教育资源和企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可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学习,企业将学生当作正式员工使用,并且按照要求对其进行管理考  相似文献   

2.
对产学研合作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被赋予单一制造功能的航空企业,若要培养自己完备的科研开发能力、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必须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但目前.校企科研合作形式最常见的依然是“点对点”式的单项合作,对于“高校科研成果向企业持续转化以及根据企业创新需求牵引科研方向”这样一种理想的产学研合作,宏观上尚未形成具有保障性的渠道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校企合作研发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校企合作研发的基本模式及其制度特征的经济学含义,并重点分析了校企共同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的情况下,企业与大学共同研发的最优合约安排是由企业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企业向大学提供一个固定支付加上与技术绩效挂钩的可变报酬(类似于版税);在弱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一种次优的可能安排是大学和企业模拟企业间合作研发时采用的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但大学拥有收益权、而不具表决权的干股。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在共同研究过程中,为有效地促进公共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争取必须配合其他的支付机制,如与研发产出挂钩的可变支付,以尽可能地激励大学的研发努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许多地区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由于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科研和生产脱节、中小企业无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大学园区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带动作用。社会资本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只有不断丰富社会资本,完善信任机制和互惠规范、增强组织间与个人间的信任程度、发育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才能加快区域技术创新。因此,基于社会资本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制度和网络体系,形成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互惠、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分析了校企合作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教育模式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保障、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等5个方面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卓越计划的进一步实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首先,企业应当以现有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能力为基础,进行产品线的技术提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其次.企业应当整合现有的资源,改革现有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形成一支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科技队伍;再次。充分利用企业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政府、人才优势、教育优势、文化优势、学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最后.坚持“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原创研发与模仿研究”、“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等手段并举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中国包装工业》2012,(11):14-15
1.什么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答:根据《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648号)总则第一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结合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演变历程,阐明汽车工业从企业自我研发到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之路,并结合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应按照以下途径形成有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创新网络:企业SWOT分析、选择技术创新路线、确立技术发展战略、构建内部和外部创新网络、促进内外网络协作创新、加强创新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医疗器械企业发放问卷进行实证调研,认为长三角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校企合作的现象广泛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为员工培训和合作研发,实现合作途径主要是公司采取主动.合作动力主要来自于效率因素、激励机制和竞争因素.民营企业的校企合作动力主要来自于研发成本因素、管理体系因素、政府因素、中介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企业在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并探究技术多元化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 本文利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在2006 ~2015 年的合作专利数据, 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间的合作网络, 在此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结构洞、 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倒U 形关系, 技术多元化负向调节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利用合作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化工管理》2009,(5):3-3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于4月21日在北京化工大学举办中国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与高校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人才招聘、科研成果发布会。会议旨在落实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方针,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资源、科研成果、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及人才供需的针对性,稳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战略联盟成立后,将以推进校企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人力支撑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峰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26-27,41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鲜有文献关注离岸ITO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拟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引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中国各省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等技术创新主体的要素投入及其相互合作对当地离岸ITO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与高校投入技术创新合作的资金对离岸ITO发展均没有正面影响;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学历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离岸ITO发展显著正相关,且贡献度很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离岸ITO发展有滞后的正面影响;离岸ITO发展还受到区位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许磊 《山东纺织经济》2013,(12):100-101,106
"工学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染整技术专业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促进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也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的一种。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利于增进产学研校企合作对印染企业的技术革新,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提升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地方企业发展转型,缓解就业问题,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文中介绍了"工学融合"教育模式的特点,对影响"工学融合"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地方产业的转型和发展,高校工科专业建设尤其需要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衡阳师范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该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深化校企合作的角度去思考,通过组建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完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实习流程、启用网络化教学手段,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为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习改革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巍 《中国纺织》2006,(8):132-134
从我国纺织集群技术创新现状不难发现:我国纺织集群技术开发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资金投入也有所增加.只是技术力量相对分散。从单个企业看尽管其技术开发的整体能力尚比较薄弱各个企业单独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非常有限.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可能性希望渺茫.但并不排除其拥有某种独特的核心技术优势,且和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因而迫切需要在企业间通过开展技术联盟活动,将分散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或将联盟企业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节省开发费用降低开发风险开拓区域市场,进入技术创新前沿实现学习效应聚合效应速度效应,有益于加速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的频率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缓解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和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且规模效率较低是抑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政府R&D资助、企业利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将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划分为4种模式,各地区可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以珠三角地区80家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经验、企业吸收能力与学习能力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合作冲突性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沟通频率、共识、大学科研院所的转移能力与企业的学习意愿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据此,企业在选择产学研合作对象时,应重视对方所积累的合作经验;另外,为了更好地吸收及转化知识,企业应重视自身知识吸收能力、学习能力的培育,并在合作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合作双方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运用科技创新信息平台IncoPat的专利数据,比较和归纳评估山东省高校2000年1月至2022年6月低碳技术专利情况,根据低碳技术专利分类来全面客观分析未来高校的低碳创新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双一流”高校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强,而“冲一流”高校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且两类高校差距仍在扩大;(2)山东大学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表现持续增长态势,远远领先于其他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较稳定;(3)从低碳技术的趋势来看生产、货物加工、能源发电、输电、配电、交通运输发展较好。最后提出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激发企业低碳技术需求、深化产学研协同合作、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重视专利海外布局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