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各级党报和部分泛财经类报纸相比,行业报普遍规模小、单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要解决制约行业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按照中央部署,除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外,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2.
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成为传统报业的共识,也是行业报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中国电力报社五年的转企改制历程为例,阐述行业报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报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行业报的改革与发展牵动着报人们的神经。在当前积极推进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背景下,行业报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受众不断流失与新媒体的挑战等问题,同时还受制于本行  相似文献   

4.
杨雪先 《中国报业》2012,(16):14-17
报业转型升级,应将目标升级到较高层次;报业集团应审时度势,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已经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党报集团转型升级,体制必然是二元双轨制:党报等时政类报刊为事业体制,其他非时政类报刊为企业体制。转型升级的集团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集中决策,分层管理,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5.
媒介新论     
本期媒介新论,我们择发5篇来稿。慈洪君撰写的《行业报转企改制能否成功的四个关键》,讨论了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作为整体规模小、单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够强的行业报必须处理好的四个关键问题,即观  相似文献   

6.
报海观潮     
本期报海观潮,我们关注三朵浪花。其一,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中央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规程》。该规程对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的程序、步骤、要求及其相应的政策规定都作了清晰的解说,是具体的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改革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至十一五末期,我国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组建,45家新闻出版企业上市,除党报党刊等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按照事业单位的部署进行改革以外,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也将在2012年上半年完成或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  相似文献   

8.
张晓燕 《中国报业》2011,(12):17-21
作为我国报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行业报的改革与发展牵动着报人们的神经。在当前积极推进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背景下,行业报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受众不断流失与新媒体的挑战等问题,同时还受制于本行业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如何把握行业报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理清其发展脉络,探索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生存之路,把行业报的改革做成报业改革浪潮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电力报社用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9.
中央关于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的要求,给行业报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随之而来的变革也是深刻的。基于单位属性、管理体制、市场结构和产品意识的不同,报社原已熟悉的办报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思维方式必然要受到冲击,必须进行深度调整。  相似文献   

10.
温继武 《中国报业》2012,(11):22-23
中央关于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的要求,给行业报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随之而来的变革也是深刻的。基于单位属性、管理体制、市场结构和产品意识的不同,报社原已熟悉的办报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思维方式必然要受到冲击,必须进行深度调整。  相似文献   

11.
白俭成 《中国报业》2011,(10):24-27
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成为传统报业的共识,也是行业报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中国电力报社五年的转企改制历程为例,阐述行业报的转型之路。中国电力报社成立于1981年,先后隶属于电力部、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后,划归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管。改革前,报社属自收自支的正局级中央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2.
“201年是出版体制改革的决胜之年,也是报刊体制改革全面肩动之年,将全面启动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和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2010年4月7日至8日,新闻出版总署在沈阳召开全国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及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中心议题是加强和改进报刊管理,逐步建立报刊退出机制,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报刊品牌。  相似文献   

13.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人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全国非时政类报刊2012年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目前,各省市陆续出台有关规定,福建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有关规定也即将出台。符合条件的非时政类报刊将进行转企改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已箭在弦上。然而,绝大多数非时政类报刊社的员工由于对事业单位的留念和依赖,不太愿意进行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14.
行业新闻     
《中国报业》2011,(6):2-3
湖北68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5月10日,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8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实行整体转企后,湖北省共有68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非时政类报刊将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本文关注非时政类报刊在转企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并对非时政类报刊在改制后的发展出路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非时政类报刊将在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本文关注非时政类报刊在转企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策略,并对非时政类报刊在改制后的发展出路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进程正在持续推进。即使是到2012年9月底,传媒宏观管理机构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面上布置行将告一段落,但对于报刊组织自身的机制构建而言,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须讳言,目前处于转企改制过程中的大部分非时政类报刊,长期作  相似文献   

18.
政策信息     
《中国报业》2011,(7):2-2
两部委强调:完善非时政类报刊准入退出机制 6月2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19.
业内动态     
政策信息两部委强调:完善非时政类报刊准入退出机制6月2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相似文献   

20.
一尽管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并不是从2011年开始,但却是在2011年全面铺开,并掀起了高潮。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以后,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就紧锣密鼓地遍地开花了,成为2011年乃至2012年引导报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