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用的保险保障基金征收方法分为平均比率费率法和风险费率法。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目前采用平均比率费率法。平均比率费率法不与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挂钩,不会因为其冒险行为而收取更高费率;而风险费率法则是保险公司风险程度与其所交的保险保障基金费率呈正比。本文对我国25家财险公司和25家寿险公司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对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宜采用风险费率征收方式的基本构想,体现出公平合理、防范风险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文主要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来探讨民营银行的发展。一方面,民营银行会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民营银行往往又会成为金融危机中破产救助的对象。因此,在民营银行发展之初,就必须厘清其推进速度、发展定位以及风险退出的问题。文章建议,国内宜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稳妥推进民营银行发展,首批新设的数量务必控制,初期以小贷公司改制升级为主。此外,建立差别性费率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加强针对性监管都是防范民营银行风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我国存款保险实行差别费率与基准费率相结合的制度。学术界对存款保险费率定价研究主要以防范道德风险为出发点,聚焦于风险差别费率。传统的风险差别费率定价模型是期权定价模型和期望损失模型,两者均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倒闭风险进行定价。本文认为,存款保险的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也应将目标聚焦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基于此,本文选择以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定价机制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目标与特征,讨论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机制的要点与形成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该模型以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的依据。并且我们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对模型做了保费测算。结论证实模型的定价体系更全面,能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庭财产保险产品发展现状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琦 《上海保险》2005,(2):26-29
一、家财险发展现状 家庭财产保险作为低费率高保障的险种,对于防范家庭风险,降低财产损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家庭财产安全、防范家庭生活风险的"守护神"。 自从1979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家财险和企财险、车险一起作为"老三险"就一直开  相似文献   

5.
胡怡建 《中国财政》2013,(15):24-26
今年8月1日起,我国"营改增"将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部分地区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向全国。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的深化改革,"营改增"将面临深化推进、制度完善和风险防范任务及挑战。"营改增"的深化推进我国服务业"营改增"在完成了由  相似文献   

6.
金融快报     
《安徽农村金融》2006,(3):87-88
央行发布2005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的2005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密切关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发展状况,防范跨行业、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补偿机制。报告还具体分析了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7.
明雷  秦晓雨  杨胜刚 《金融研究》2022,501(3):41-59
本文拓展了Freixas and Rochet(2008)的理论模型,证明存款保险差别化费率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农村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2015—2019年某省119家法人投保机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引入差别化费率设计显著降低了农村银行的风险承担;这一作用存在异质性,对于自身风险承担水平较低、资产规模较大的农村银行来说,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别化费率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信社改制短期内对农商行风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结论对加强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功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侯永忠 《中国保险》2001,(11):39-39
据《金融时报》最新消息.从2001年10月1日起,中国保监会在广东省进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改革试点.车险费率由保险公司自主制定.监管部门审查备案。业内人士认为,车险费率改革试点顺应当前形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9.
本文拓展了Freixas andRochet(2008)的理论模型,证明存款保险差别化费率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农村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2015-2019年某省119家法人投保机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引入差别化费率设计显著降低了农村银行的风险承担;这一作用存在异质性,对于自身风险承担水平较低、资产规模较大的农村银行来说,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别化费率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信社改制短期内对农商行风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结论对加强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功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魏瑄 《中国保险》2013,(6):16-18
保监会近日就"人身险费率改革"(下称"改革草案")进行了小范围征求意见。改革草案显示,人身险费率改革将重点从放开产品定价利率着手,分四阶段逐步推进。第一阶段,开展普通型人身保险和项目挂钩保险产品的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第二阶段,配合税收递延养老保险等项目开展区域性试点;第三阶段,适时开展公司层面试点;最后,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实现费率管制的全面放开。早在2010年7月,保监会就曾发布"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1.
《财政监督》2006,(9):61-61
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结合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经验,现就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养老险和健康险已经被纳入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除了启动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健康险税收政策尽快出台;在新的一年里将推进车险、万能险、分红险等费率改革;推进巨灾保险、偿二代政策实施将继续前行。未来5到10年,保险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郑苏晋  姚丹 《保险研究》2015,(8):98-108
1991年大连推出了中国首份环境污染责任险保单,但由于赔付率低等问题销量逐步萎缩,以至退出市场。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污染赔偿问题突出促使环污责任险试点工作于2008年再次启动。试点至今,高费率成为限制环污责任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国内部分保险公司引入了费率奖惩系统,分别基于索赔频率和赔付率。论文选取“稳态相对平均保费水平”、“保费变异系数”、“系统弹性”和“对新投保人的隐性惩罚”四个指标比较实务中存在的两类费率奖惩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赔付率的奖惩系统对风险的区分度更强,建议保险公司在环责险中引入基于赔付率的费率奖惩系统,谨慎设定费率最低折扣,并把环保检查、经验赔付率纳入费率奖惩系统。  相似文献   

14.
李征 《中国保险》2011,(3):58-60
福建政策性水稻保险,自2006年试点开始到2010年间,规模在扩大,保障在增强,费率趋稳定,公司累计承保水稻1308万亩,共计承担37.02亿元的风险责任,累计赔付支出8278万元,综合成本率80.14%,呈现良性发展。但是,在试点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问题,仍需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综合经营作为金融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长期健康发展,危机后,国际组织及美欧国家纷纷推出改革举措,强化了对综合经营和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我国自2005年10月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以来,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资产和实力进一步壮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当前,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国内外经验教训,针对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8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这标志着新一轮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重新拉开序幕.在新一轮的改革形势下,需要对我国十年来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进程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新一轮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既是车险费率市场化最早的试点城市,又是保监会批准的保险创新发展的试验区,因此回顾总结深圳的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过程,总结其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着重以深圳车险市场为样本,对15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顾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和阶段,总结改革中呈现的特征,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以更好推进新一轮改革,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乡镇收支行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结合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经验,现就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家》2017,(1):80-83
保险业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保险业供给侧改革逐渐深化,保监会正式批准首批相互保险社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揭牌,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试点再度扩大……保险业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完善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9.
车险费改呼唤经营理念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干亮 《中国保险》2002,(12):48-49
酝酿了多年的车险条款及费率改革,经过一年多在广东的试点后,终于将从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车险产品及其费率将一改过去由监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方式,由各家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确定自家车险条款和费率标准,在组分不同客户群体和不同风险元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厘定不同的价格.它揭开了保险公司全面走向精细化经营、个性化经营和市场化经营的序幕,是中国保险业经过较长时期稳扎稳打的稳健经营后逐步走向成熟的具体表现,也是民族保险业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又一观念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明确"存款保险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但起步初期,尚未征收差别费率。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上风险差别费率形成原因、定价机制,前瞻性地对我国费率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