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中国的法治建设中,中国的司法活动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呈现出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与媒体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司法在社会架构中的地位和特性。文章从分析司法与媒体的特性入手,剖析两者之间的冲突及在中国语境下的特点,并试图找出解决两者冲突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舆论对于司法的监督本应是促进司法公正之举,但是太多的案例表明媒体的不当介入会使司法偏离公正轨道,大有干涉司法独立之嫌,使得裁判结果更多的体现了民意而非法律。纸媒作为传统传媒方式,在公众中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构建中,纸媒的立场至关重要。我们应使纸媒和司法都保持应有的理性,实现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我们处在一个媒体监督日益张扬威力的传媒时代,现代媒体被誉为与立法、司法和行政并列的“第四种权力”,由于其自身既具有开放性、广泛性、传播性,同时又具有利益性、大众性,成为监督司法的一面双刃剑,既为司法监督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自由或运用不当也可能侵害司法公正,危害司法权威性。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双重影响的分析,探讨如何构建二者和谐关系,从而共同实现二者的终极关怀目标即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曾亚 《商》2013,(8):163-163
重大刑事案件因其媒体和公众关注力高而影响范围宽广,是提升司法公信力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的重点。重大刑事案件中存在民意凌驾司法、媒体不良引导和案件不公开等损害司法公信力的问题,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对民意的甄别,保持司法的独立和理性;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媒体形成互动;利用微博平台进行庭审公开,将裁判文书上网发布,做到司法的公开和透明。  相似文献   

5.
曾妍 《现代商业》2007,(27):283-284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前提,然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界定司法、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的含义和外延,深刻论述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在法律规定和现行体制下的矛盾,提出解决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曾妍 《现代商业》2007,(33):283-284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前提,然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界定司法、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的含义和外延,深刻论述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在法律规定和现行体制下的矛盾,提出解决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黄青松 《现代商业》2012,(33):286-287
长期以来,各级法院均致力于各项业务革新,期望能快速提升司法工作品质,发挥司法效能。当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尤其是微博的开通使得万民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舆论自由度空前,民意表达需求旺盛,民众关注公共事件热情高涨。惟无可讳言,司法虽力求革新,却一直赶不上时代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尤其是司法公信力的低落,是当前司法工作上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社会中,传媒成为越来越有影响的一支力量,呈现出越来越活跃的姿态,而司法作为维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司法与传媒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目前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司法独立与传媒监督的关系理所当然成为研究的主题。如何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独立与媒体自由的契合与平衡,最终达到社会公正,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践中,舆论力量可以对司法审判进行有效监督,但是,有时在媒体和网络片面或模糊的报道下,社会舆论很容易偏激地倒向司法审判中的某一方,舆论的压力甚至它的反客为主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司法独立判案,这会对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应从司法、媒体以及相互关系三个层面入手,既要保障落实舆论监督的理智,司法又要认真听取各媒体正确的意见,而不要屈从与舆论监督,实行真正的司法独立,规避“舆论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胡俊 《商》2013,(18):231-231
司法审判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攸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不断影响民意的同时也为民意所监督。近年来,作为民意与法意交流的重要平台,舆论媒体经常过度解读或者不当放大司法审判中的个别案件,引发甚至激化了民意和法意的冲突,给人民法院独立司法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当前复杂的网情社情下,如何能在准确认识和理解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民意的畅通表达,使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得到保障,同时又能保证司法程序的独立性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1.
秦思 《消费导刊》2014,(5):213-213
新型媒体的普及与迅猛发展,使人们拥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空间,不仅在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数量上有了质的提升,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社会共识之后,甚至会造成社会舆论压力。在各种媒体的交互下,普通民众的声音变得巨大。在近几年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报道和社会舆论对司法工作特别是法院审判工作的影响尤为巨大。  相似文献   

12.
张良 《商》2013,(15):200-201
在法制建设进程的攻坚时期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对司法权力配置及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人类政治走向文明和法治的体现,也是法院体现司法权威不可动摇的基石。媒体的新闻自由作为宪法上所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当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是贯彻宪政理念、建设宪政国家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然而,二者却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存在越来越激烈的冲突。本文主要以宪政为视角,以正确处理法院与媒体的关系为目的,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利用宪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详细探讨宪政视野和社会实际中如何平衡法院与媒体的关系,发掘并找出两者之间的价值平衡点和具体平衡措施,为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舆论一经形成所产生的强大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而媒体的出现催生了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司法审判领域,舆论产生的监督力量对遏制司法腐败有积极意义,但是舆论的过度关注加上媒体的不规范报道,有时反而会干扰司法公正.司法审判既要尊重舆论监督,又不能迫于舆论压力失去法治的立场;公众和媒体在行使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时,也应该以尊重司法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辛鑫 《商》2014,(10):166-166
近年来,公众越来越多通过媒体的报道关注司法案件。不可否认,在某些案件中,媒体关注司法案件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积极效能,有助于司法环节的公开、透明;但与此同时,也对司法案件的审理造成了不小的舆论压力,使得审判结果不得不屈从于“民意”,在法律规定的区间边缘寻求对“民意”的适应。但在另一些案件中,媒体的监督却发挥了消极作用,以“情理”代替“法理”,用“民意”干扰审判,是我国“媒体审判”现象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贾彦飞  张妍 《商》2013,(9):190-190
在当前中国社会,司法与民意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凸显出来,这无疑极大影响了司法的效果和民众对司法的信仰,本文就司法、民意与公正的关系来论述如何在依法办事,符合程序正义的前提下,使得民意能够通过更加顺畅的通道进入司法场域,并且获得民众更好的评价与考量,增进判决的可接受性和法律秩序的民主价值,试图在职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冲突中找到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王青云  张韬 《现代商业》2015,(3):261-262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已逐渐成为人们发表言论、宣泄不满的一种手段。这导致"媒体审判"现象愈演愈烈,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巨大隐患。另一方面,司法审判要做到公开、公正离不开媒体监督,但监督要有一个度,如何规范这个度,迫使媒体不越俎代庖,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和尊重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尺。目前,由于法律本身的瑕疵,以及受法官自身、社会公众与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影响,冤假错案发生的概率还比较大,而社会公众主要从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中感受公平、正义,这显然不能让人更加信服司法。我国司法公信力建设正处在不断上升发展的阶段,未来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需要强化法官队伍建设,提高人民法院办事效率;强化民众法律意识,实现法律与社会的和谐;做好媒体宣传,规范新闻舆论监督,努力让社会公众信服每一个司法案件。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环境下,中国广告、媒体与品牌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中国(信息)文化思维的错位结构、广告、媒体与品牌环境的二元生态以及信息产品内容与形式的结构形态,都决定了虚实结构既是广告、媒体与品牌的真实运行结构,也是信息主体创意生成、传播和认知的基本机理和策略方法。为此,需要从识别定位机理、诉求传播机理和虚实生成机理的视角,探究中国广告、媒体与品牌信息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敏 《商场现代化》2007,(14):141-143
足球杂志是在电视直播之外球迷接触最多的媒体,因此拥有广阔的市场。中国本土的足球杂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逐渐进入中国媒体,与国外足球杂志的运作与经营相比,中国足球杂志的品牌营销并不成熟,品牌形象不突出,这样的情况很难抵御外资媒体的冲击。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国足球杂志的品牌形象与品牌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4)
刑事司法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包括刑事司法人员、司法观念、司法体制、司法经费等;外环境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媒体、民意、公民法律意识、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等。通过对刑事司法环境的研究,能够充实和发展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同时也是对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发展趋势的一种本质考察,有助于理解我国刑事司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推进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