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新闻资源的内涵及价值出发,纵横电视媒介经典实例对新闻资源再利用的方式进行了集合式、评论式、类比式及多元式的分类阐述,试图论证新闻资源再利用的基本方式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所谓循环生态农业,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传统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物质流动方式转化成为现代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
周慧芳 《中国报业》2012,(18):171-172
本文分析了在网络和信息化环境下,作为报业集团文献和情报信息中心的新闻专业图书馆如何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文献。文章从新闻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新闻信息资源开发的新趋势(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方式的变化)和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落后于媒体实践,当下新媒体环境中新闻生产流程和传播机制产生巨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困局。从校媒合作的视角探讨独立学院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积极利用传媒资源,与媒体保持密切沟通,通过推动"六个共同"等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5.
《商》2015,(27)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闻生产方式和报道方式的变革。面对灾难性新闻,媒体应该充分挖掘,分析和利用大数据资源,向受众提供全面深度的客观报道和解析,并对事件走向进行合理预测,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动态重构是一项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的技术。在介绍民机CNS系统和动态重构基本原理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动态重构的通用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案,描述了利用有限状态机和排列组合原理计算系统配置的方法,并根据系统资源状况和应用的优先级对资源进行初次分配及再分配,设计出了一种动态重构算法,该算法能很好地兼顾资源备份式重构和资源抢占式重构。同时,指出对动态重构的品质设计需从可用性、可靠性、维护性方面考虑。最后,使用Simulink对动态重构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传媒业的变革,数据资源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数据不仅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还是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重要驱动力。利用庞杂巨大的数据资源,挑选有价值的数据,并通过最为直观清晰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这是新闻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数据新闻作为大数据时代特殊的跨学科的新闻生产方式,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记者拥有传统新闻记者所必备的新闻敏感与文字处理能力,还要求记者具备较好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从根本上讲,更需要传统媒体的记者转变传统的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外和我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现状,在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几种回收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国情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目的,提出了政府参与的联合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9.
徐启峰 《中国报业》2023,(19):158-159
近年来,基于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的“两微一端”融媒体新闻传播媒介得到快速建设。通过坚持“互联网+”新闻媒介采编与传播思维,运用网络融媒体平台策划新闻选题、采编网上网下新闻内容资源、设计合理的新闻编辑制作与报道模式,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出不同的产品形态,创新新闻文本、图像、音视频的组合及呈现方式,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交互式的新闻体验,实现传统新闻编辑与报道的形态创新、传播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14,(9):64-64
《都市报道扩大版》是河南都市频道的一档新闻节目,它生于2008年1月1日,是河南都市频道新闻战队的主力军,连续7年占领了郑州地区和全省的收视高峰。它的制胜法宝是一直坚持平民化的视角和多变不拘一格的节目风格。 “说”新闻而不是播新闻。新闻节目惯以严肃、正经的节目形象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但《都市报道扩大版》却打破常规,一开始就设定为对话式解说节目穿插主持人的个性评论,有别于传统新闻的解说方式,每条节目之后再由主持人孟湛进行平民化视角的个性评论,风趣幽默又不失睿智。  相似文献   

11.
王云龙 《中国报业》2014,(16):78-79
众筹新闻是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体利用公众力量对新闻生产资金实施众包的一种新方式,它重新定义了记者和公众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筹新闻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众筹新闻的运作及性质,并分析国内众筹新闻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田秀忠 《中国报业》2024,(3):108-109
本文深入探讨数字时代对新闻策划的影响,从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到信息可信度的挑战,再到新兴技术对新闻创作的改变,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新闻内容的吸引力、积极利用社交平台与读者互动、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创新内容制作等。  相似文献   

13.
<正>吉林市发展电子废弃物绿色产业的研究,即:电子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通过企业简单处理电子废弃物的结果可知,在合理回收、分类拆解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资源重整,将可再利用与不可再利用的资源分开处理,这一点吉林市较小的企业做的较好,但资源重新再利用,则对急功近利的企业来讲,还不如直接使用成品资源见效快,甚至好多企业都不具备资源重整的条件,只能利用分立的成品电子元气件来组装某种电子产品,但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吉林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再利用产业的发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结合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共享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建立,以信息整合共享方式满足科技创新与创业需要的运行过程实践,来探索解决管理体制与共享方式不适应、共享机制缺乏、科技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封闭的途径,实现全省科技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为平台门户网站提供统一入口式服务通道,为科技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一站式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业内动态     
新报创刊西北首家手机报纸问世2月7日,由《华商报》、华商网携手陕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西北首家手机报——“华商手机报”闪亮登场。此次推出的“华商手机报”WAP版,是一份以精编式新闻、图文式报道取胜的资讯平台。《华商报》、华商网是其强大新闻采编力量和权威的信息发布资源。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及新闻传统下,新闻资源的垄断不能单纯判断正确与否。新闻资源垄断现象也绝不等同于西方的新闻垄断。我国现有新闻资源的垄断现象,需要辩证的看待。呼吁政府理性客观的为新闻竞争提供良好的社会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闻传媒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是否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把握快速变化和增长的新闻信息资源,将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决定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打造新型的全媒体新闻资源服务平台,广泛、高效地汇聚各类新闻信息资源,并加以整合和开发利用,从而把握新闻媒体的热点和发展趋向,提升整个集团的竞争力。为此本文就该平台的总体思路和构架、功能开发与创新、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项男 《中国报业》2012,(12):56-57
信息社会中大众对新闻有着更强的需求,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新闻的呈现方式及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这些都为新闻语篇赋予了新的内涵,也给新闻语篇的解读提出了新问题。本文以新闻语篇的内容要素及新闻语篇的构成方式为切入点,从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及网络新闻的差异与共性中探寻信息时代新闻语篇的媒介制约性。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提出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