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文科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科的教育改革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应该坚守的理念与应该创新的教学问题。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则应该坚守,认为不管技术怎么变革,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必须筑牢意识形态之堤,夯实育人化人根基。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在宽口径,厚基础上,继续强化人文素养和基础要坚守;未来的传媒人才要肩负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重任要坚守;防范学科资源过度整合,学科的学术话语权和学科本体地位要坚守。在坚守这四个原则的基础上,认为本科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需要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4,(2):11-12
动漫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可自成为媒介,同时也是通过其他媒介得以传播的媒介内容,受到整个媒介大环境的影响。动漫产业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载体和艺术传播模式,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大文化平台,与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也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传播学视野下有关动漫传播的文献的分析梳理,从传播符号学、媒介环境学、传播生态学、跨文化传播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特点,反映了当代对中国动漫传播的传播学研究的进展、学术动态和学术水平。最后指出,虽然国内参与该领域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但具有系统、科学的研究理论体系、方法论仍然尚未成形,传播学视野下中国动漫传播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茶"融器物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一身,作为商品在跨文化营销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价值,这种商品本身就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有效栽体,而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又可以反过来提升商品的竞争力.虽然当今世界存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冲突,但科学有效的营销手段可以使这一类的特殊商品在不断的冲突中相互交融增值,形成双赢的正态循环.从文化传播学与市场学两个角度思考,中国名茶等传统民族文化商品应凸现自身的独特文化优势,将名荼中蕴含的丰富内涵通过英译茶诗等高品位文化包装传达给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以最佳方式展示跨文化商品的第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4.
孙甜  应雷 《中国报业》2015,(2):75-77
本文以城市品牌文化传播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城市色彩概念,归纳城市色彩对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作用和影响,从传播学等视角出发,探讨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内涵,分析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构建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的基本框架,丰富和创新城市品牌形象的认知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品牌文化传播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现存问题和难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进行分析,挖掘节目背后的文化传播内涵和情感价值,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启示,以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颖芳 《消费导刊》2009,(22):224-224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蕴涵着古人对传播现象的剖析论述,也记载了古代传播中的诸多传播观念和行为。本文选取中国古代传播中的非语文传播建筑符号传播这个点,分别对原始社会、夏朝、商朝三个时期的古代建筑所传递的皇权观念和符号文化的伊始至成形这个阶段进行研究,探索中国古代建筑与华夏文明传播的缘起和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文化主流性的精神传统。与之相反,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自然曾长期被人们当成一种与人对抗的荒蛮的力量来看待,它是需要人征服的对象。由于传统文化存在的差异,造成中国与西方在自然审美的判断上产生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茜 《中国报业》2015,(4):75-7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迅速改变人们了解和认知外部环境的方式,从而开始对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模式进行重新建构,给传播学理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事实上,在充分研究了微博传播的模式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推动了传统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例如议程设置。本文就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社交媒体时代的新发展,以及他对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宇 《消费导刊》2022,(11):58-61
红木雕刻和舟船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当中的珍品,继承与创新是当代创作者的责任。红木雕刻与舟船文化的结合,不仅是笔者内心的向往,更是艺术的创新和传统的传承。中国古代船舶早已不是简单的造船历史,繁复的造船工艺、传统的审美情趣、积淀的文化内涵早已使古代船舶拥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对于学术研究、内心的文化滋养有着重要意义。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5W"模式来分折和研究科技文化传播的各个要素,在界定、剖析科技文化传播五大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宏观整合的解读和微观多层次的构建,为科技文化传播体系的创新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商》2014,(14):26-2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对传播学的影响非常深远。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霸权理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文化研究学派都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本文主要探寻了文化研究学派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传承与发展,认为文化研究学派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秉承的二元框架,也不同于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而是跳出二元框架,逐步打开了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陆荣誉 《消费导刊》2009,(17):200-200
中国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消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日益重要,人们也逐渐感受到消费社会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力量。由此孕育而生的消费文化也开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代联系紧密的传播学更是对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关注紧密,消费文化的研究成为了文化传播乃至广告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广告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内涵分析开始,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方面的关系入手,说明古代和谐思想一些主要观点;揭示古代和谐思想中一些偏见与悖论。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强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象有些人那样,连精华也抛弃掉,最后提出如何充分发掘并弘扬中国古代的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金萍 《消费导刊》2009,(11):233-233
传播,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先秦时期是我国传播发展的一个高峰,先秦儒家学者,在这格时期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创造出了许多传播的智慧。其中,"君子"与"中庸"式的传播模式,就是典型。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先秦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精华,分别论述了儒家"君子"式的传播、"中庸"式的传播以及君子是如何通过中庸的方式来实现其自身传播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东亚地区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日本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如今日本的社会习俗、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日本国民社会生活中,而且在较为出名的二次元产业,尤其是动漫及小说角色形象及人设公式书的设计上体现得更为突出,甚至对日本动漫品牌创新和品牌内涵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动画为中国动画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启示,即以动画为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文化的精神、现代科学技术及传播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符号丰富多彩,其中广为人知的有门神、彩画、年画、剪纸等等,这些传统符号不仅拥有着中国独特的造型特色还有着特殊的寓意和内涵。将这些传统符号作为动漫造型设计的参考背景,把它们融入到动漫形象设计中,通过传统文化和传统理念进行新的人物造型设计,以动漫化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并以此来传播,从而显示了中国动漫形象别具一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朱洁 《中国拍卖》2023,(5):60-62
<正>前言中国古代的玉器造型多样,艺术内涵丰富,“玉猪龙”又以其奇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在众多玉器中成为诸多学者和艺术家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此类玉器应当同时包含着“龙”与“猪”两种动物的特点。中国人民始终对“龙”这一物种存在着好奇与向往。时至今日,“龙”的意象仍然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尤其以玉器上的修饰最为明显,小到玉器上的龙纹,大到整块玉龙雕,龙的形象和玉器的结合,在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构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武术礼仪教育的礼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海涛  姚幸葵 《中国市场》2008,(39):114-115
孔子礼思想对现代武术礼仪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意义深远而重大。本文论述了孔子礼思想与古代武术礼仪教育中的"礼与仁"、"礼与德"两个方面的关系,以及对现代武术礼仪教育的重新构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简要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礼仪教育的新特征。礼仪文化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渊薮和基质的文化现象,因其发端久远、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备受今人重视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传说中的"风水"在我国建筑选址规划中几乎无所不在,这种古老的学说虽然充满着迷信色彩,但它具有我国古代哲学、美学、地质、地理生态、景观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理论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是以"自然、平衡、和谐"的原理来考察环境对人的影响.近年来房地产热潮,建筑风水学的应用逐渐兴起通过研究对象与方位的关系更多了解人与自然合一的基本易学思想,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基本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