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技术转移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成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首先,从运行机理上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模式划分为内部型技术转移办公室(TTO)、外部型技术转移公司(TTC)和混合型(TTH)。其次,基于高校学科类型、高校科研规模和转移机构级别3个维度探究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模式最优选择策略。最后,以湖北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研实力弱、科技成果少、技术转移需求低的文科类和教学型高校适合采用TTC模式;科研实力强、科技成果多、技术转移需求高的理工类和研究型高校适合采用TTO模式;层次高、机构发展成熟的综合类高校适合采用TTH模式。研究结论有利于厘清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为今后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初期面临的实际问题,以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方式、组织结构为核心,研究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立、人员构成、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等操作性问题。探讨了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部门设置与组织模式,以及成立初期、中期、后期适合开展的工作与业务,提出"附属于大学、享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制运作方式"是我国研究型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运作方式的有益探索,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应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灵活采用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全球著名的技术转移机构。通过对以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为代表的德国私营技术转移机构营运模式的分析,在总结其市场定位、组织结构、服务网络、政府支持4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技术转移机构功能定位、加速服务网络建设和国际化进程、推进机构建设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完善非营利组织相关制度法规4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技术转移是推动科技发展、发挥科技成果社会效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技术转移机构是推动技术转移的专业服务力量,我国技术转移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仍存在较大缺陷。边界组织作为起源于科学社会学的一种组织类型,在消解跨边界活动中的社会界域边界现象方面具有很强的组织优势。基于边界组织视角,将边界组织拓展到技术转移领域,构建技术转移机构边界组织模式理论模型,将其与现有模式进行对比,探讨边界组织模式的作用机理及优势,并结合边界组织模式的实践经验,从我国科技创新现实需要出发,提出构建边界组织模式技术转移机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所属的技术转移公司是英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中最重要的一类机构,在促进英国大学技术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曼彻斯特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公司(UMIP)为例,对其业务范围、团队构成、主要技术转移模式和支持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UMIP技术转移的模式主要为技术驱动型和需求导向型两种。除一般性支持外,UMIP还通过PoP基金对项目进行早期支持,同时为派生公司提供早期风险资金支持。英国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大学应成为技术转移的重要力量,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员是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成功的重要保证,专利许可不是技术转移的唯一模式,也不是主要模式,大学要为所属技术转移机构提供政策和基金支持等。  相似文献   

6.
技术转移机构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湖北省27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服务现状,从机构性质、服务模式、服务类别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剖析不同类别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服务特征。以湖北为例,探究现有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差异及主要问题,并给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机构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湖北省27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服务现状,从机构性质、服务模式、服务类别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研究,剖析不同类别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服务特征。以湖北为例,探究现有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差异及主要问题,并给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阶段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类型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几类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虽然不同,但都在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关于大学技术转移及其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在国家新型技术转移体系中,大学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促进技术转移意义重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应从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完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扶持、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合理的科技人员评价机制以及技术转移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印度在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端科技领域成就显著,与其长期坚持的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政策密不可分。印度技术转移演进过程可分为萌芽、本土化、自由化及转型发展等4个时期。印度政府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并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强了技术转移工作顶层设计,完善了技术转移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了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管理,形成了全方位的资金投入格局,构建了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印度技术转移模式主要有:技术许可模式、创立新公司模式、合作研究模式及咨询顾问模式。我国技术转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借鉴印度技术转移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强化政府技术转移宏观引导,加速技术转移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推动多种技术转移模式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由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职能部门,演变为目前的职能部门模式、公司模式和研究院模式3种基本类型。随着高校技术转移业务量的增加和专业程度的提高,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组织结构也在从简单的职能制向矩阵式或事业部形式演变。分析认为,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