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以来,中俄关系提升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在产业、能源和投资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促进双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俄贸易情况一是双边贸易不断优化。中俄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受全球需求萎缩等  相似文献   

2.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引起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生与发展的政策背景、市场环境及其引发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认为在全球推行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背景下,银行应将有限的额度资源,用于开展具有真实交易背景、质量较高、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3.
许非 《新金融》2012,(12):55-58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引起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生与发展的政策背景、市场环境及其引发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认为在全球推行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背景下,银行应将有限的额度资源,用于开展具有真实交易背景、质量较高、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  相似文献   

4.
全球投资趋势在发生逆转。中国等新兴大国可通过能源、边缘市场空间、海外生产线及技术和品牌的收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全球贸易的风险在贸易以外。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通胀高企、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受美联储快速加息、全球贸易回落、避险情绪升温等因素影响,离岸美元流动性趋紧,带动美元走强和国际市场融资成本快速上升。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和有效投资不足、就业压力增加等多重困难,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不足,投融资需求疲软。在此背景下,中资跨境投融资市场整体交易规模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数字     
《现代商业银行》2011,(6):11-11
2015年全球人民币结算贸易额将达2万亿美元 汇丰最新一项针对全球21个市场6000多家贸易企业的调查显示,人民币预期首次超越英镑成为全球贸易企业在未来半年考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算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全球经贸格局中,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经济体占据重要位置,同时近年来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全球贸易参与度不断上升,随着未来全球贸易结构的不断演进变革,中国应深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联系,合理布局外部市场,同时重点做好贸易资金的跨境流动监测分析,保障本国经常账户的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8.
国内财经     
正人民币成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根据12月3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在10月份的全球贸易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已经超越欧元位列全球第二;美元继续占据全球主导货币地位,市场份额仍旧超八成;欧元和日元市场占比均出现微降,全球排名分别为第三和第四。具体来看,10月份,人民币于传统贸易金融(信用证及托收款项)的份额占全球贸易融资比重从今年1月份的1.89%上升至8.66%,而欧元占比则由1月份的7.87%下跌至2013年10月份的6.64%。美元继续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正在全球肆虐,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电子商务的优势显现。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对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所创新成为我国广大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认为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的需要。最后本文认为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应采取如下创新举措来发展电子商务,包括进一步开拓新兴的电子商务市场,结合当前形势,转变电子商务的产品内容,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出口转内销,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各国出口企业在产品推广、市场开拓、款项回收、资金周转等方面面临每很多困难。国际贸易的支付条件成为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保理业务的广泛开展使各国出口商可以获得贸易融资、账务管理、坏账担保等多项服务,也为进口商带来减少资金占压、降低费用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已取代信用证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已经不再局限于矿产资源,日常消费市场正在成为中澳经贸的下一个热点。中国企业海外的最大一笔收购被食品行业的猪老大——双汇国际所刷新。2013年,双汇国际耗资71亿美元完成了对全球最大猪肉加工商及生猪养殖商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随着中国市场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市场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开始摆脱传统的质量需求而迈上了品质的台阶,越来越多的中国食品企业  相似文献   

12.
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毫无疑问,制造业企业跨国投资的发展,需要更多地依赖贸易、金融、通讯、运输等生产性服务的支持,对服务业跨国投资产生拉动作用。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服务市场,对促进我国服务业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券期货》2009,(5):50-51
随着世界贸易和全球经济的极度放缓,拉丁美洲的主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由于全球信用市场陷入困境,嗅觉灵敏的私人资本需要找到资金出口的创新办法。而在跨国资本市场崩溃与猛烈扩张的条件下懂得如何在西方各种不同的破产法庭上寻找企业跨国重组的制胜法宝就显得非常重要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本文从五方面分析了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呈现五个显著特征: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从扩大出口为主,转变为鼓励出口和增加进口并重;从沿海地区开放为主,转变为沿海沿边内陆协同开放、整体开放;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货物贸易为主,转变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从融入和适应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主,转变为积极参与甚至引领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的制定修订。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整体动荡的时局下,高通胀、高失业、低增长、低回报等字眼早已成为2011年形容全球经济的惯用名词。尽管外部环境寒如严冬,中国建设银行的国际业务却能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外汇业务加速增长,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收入显著提升,国际业务客户基础不断扩大,海外机构实现扩张的优秀业绩,并以其贸易融资产品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和同业竞争力与市场认知度的不断提高,继2008、2010年后,第三次获得《环球金融》颁发的“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奖项;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整个国际经济的交往中市场法则永远会高于主权原则.只有遵循市场逻辑才能让一个国家在全球贸易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升息己是早晚之事企业应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陈四清 《中国金融》2013,(11):37-39
贸易金融是银行服务于商品和服务交易、贯穿贸易链全程的综合金融服务,服务范围涵盖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对于便利企业开展贸易、降低交易成本、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后,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逐步深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推进以及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的相对地位逐步提升等大背景下,贸易金融不仅有效发挥着全球经济复苏"助推器"的作用,而且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总体优势业务,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应深入洞悉、积极应对,准确把握贸易金融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G7与国际经济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全球经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但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也面临着诸多巨大挑战:高油价条件下全球通胀风险依然存在;全球经济不平衡无序调整的可能性依然困扰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7月WTO多哈回合谈判的中止使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遭受重大打击;国际金融一体化和全球金融  相似文献   

19.
一、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受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球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动荡、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贸易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几成定局。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的出口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而2008年到2009年,是我国本轮投资周期所形成的产能大量释放阶段,产品供给将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金融工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不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在融资、投资、贸易等方面都面临着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既有来自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的价格风险,也有来自金融市场的股价、汇率、利率变动的风险。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企业必须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对自身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因此.国内企业有必要运用金融工程技术规避风险(包括转移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