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影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虚假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仅会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还会严重地损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只有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尤为严重,本文拟对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进行分析,以寻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进而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对广大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产生了极大影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该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春梅  徐莉 《企业经济》2007,(11):166-168
会计信息无论对于一个企业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的第一生命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更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最主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影响到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判断,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中,信息失真程度不低,已经演变成一种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危及到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值得我们多加关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进我国企业会计报告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企业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1 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不强。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久治不愈 ,一个单位有两套账甚至多套账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企业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值得怀疑。2 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不强。在信息化的时代 ,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应当成为最基本的要求。但大量的企事业单位 ,甚至包括上市公司 ,都不能及时对外报告自己的财务信息 ,从而使会计信息的价值大大降低。3 会计报告的相关性不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企业会计报告的相关性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企业会计报告的相关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如现行的会计报…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成因、手段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价值工程》2012,31(22):134-136
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掩盖企业亏损,粉饰会计报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成因,手段分析,提出了识别盈余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债权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在过去的10多年间,虽然我国在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规则以及证券市场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以及投资者信任度下降,显示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完整与不及时的问题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屡禁不止,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为此,国家先后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如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逐步完善具体会计准则的规范等,力求最大限度地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但从PT红光、大庆联谊到亿安科技、银广夏等现象却表明,不仅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未能得到有效制止,而且造假金额还在逐步增大,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所以这些措施仅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有限的作用,并未发掘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未能从本质上治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不仅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而且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秩序。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路之一是加强会计监督,有效的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维护会计信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会计失真与会计失信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和频频曝光的会计造假案,引起了社会对会计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法执法情况检查的结果,已用事实证明了会计失真和失信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和审计串通事件接连不断,导致投资者对会计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使投资者无所适从、盲目跟风,严重动摇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所谓业绩和财务报告的信心。长此下去,我国资本证券市场就会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柠檬市场”。二、会计失信的…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所传递的内容和所要反映的经济实体与客观真实情况存在差异,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就我国而言,不论是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微观管理,还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都要依赖于及时、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然而,上市公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认为造成股市震荡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差、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和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直接打击了股民的信心.笔者认为:股市震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质量差、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特别是会计信息失真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根源.过去的研究多是批评公司内部信誉差和透明度低,国家监管不严等.其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根源在于外部环境,如:不合理的制度,不理性的投资者和政府,是他们把上市公司"逼良为娼",愈来愈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与他们多次博弈的结果.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真也正是制度(或契约)不完备,投资者和政府不理性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必须向社会公众提供客观真实、公正可信的企业财务信息。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披露中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国证券市场一直遵循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是广大投资者恢复对证券市场投资信心的必要条件。如何有效地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贺健  李青 《价值工程》2010,29(26):60-60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较多问题,上市公司散布虚假信息、欺诈投资者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掩盖企业亏损,粉饰会计报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方式,最后,对不当盈余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曾舸  古旻 《会计之友》2003,(6):33-34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本通过一个斯宾塞(Spence)模型,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对会计信誉的危害,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如何从企业自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决策的基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久治不愈的痼疾,给投资者造成了极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诚信体系,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本文试对会计信息失真类型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强 《价值工程》2010,29(30):116-116
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熟程度是证券市场能否有效运转的基础,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还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转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规范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到参考作用,以更好地保护广大投资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广受关注,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从广义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讨论了上市与非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的差别,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委托-代理关系、博弈论、成本收益、利益驱动等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其次,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阐述,最后,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求通过一些建议对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