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2.
曹江昕 《会计师》2019,(17):21-22
随着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时代的来临,对组织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日益增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管理者注重自身利益而股东追求企业的发展。如何才能将两者平衡,在满足管理者自身利益的同时又能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呢?股权激励制度作为稳定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较长周期的激励方式,是消除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管理工具。我国自2006年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股权激励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股权激励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管理层经营权和股东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问题,它以管理层、企业人才获得股票的形式,使其与股东利益牢牢绑定在一起,利益目标一致,使管理骨干有"为自己而战"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2005~2006年披露了研发支出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越大,研发支出越多;公司资源的富余水平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的影响越显著;公司的业绩较好,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影响越显著。此外,高成长性的公司有更强的动机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来创造成长机会;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研发支出越少。  相似文献   

4.
郝项超  梁琪 《金融研究》2022,501(3):171-188
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对部分非高管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但设定激励对象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关注。本文从公平理论视角分析我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并依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有效性假说与不公平假说。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非激励员工因薪酬不公平而产生的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具体而言,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及激励与非激励员工收入差距小的上市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公司;而在非高管员工覆盖比例较高的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存在。因此适当提高员工股权激励覆盖的范围可以减少激励员工与非激励员工之间因激励错配导致的薪酬不公平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创新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股权激励通过使管理者拥有公司股权,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企业利润,从而使管理层与股东成为利益共同体,为公司的发展服务。股权激励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2年美国PFIZER公司推出了第一个经理股票期权。截至200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中,大约80%的公司已实施了股权激励。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环境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实行  相似文献   

6.
福利思辨     
王庆武 《金融博览》2012,(22):46-47
让员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股东,是所有者,这种感受的激励效果是一般的薪酬方式(工资加奖金)所难以达到的,这样员工就会主动去关注公司的股东利益和股东价值的变动。因此,股权激励在上市企业中早已大行其道,更常被比做“金手铐”,被上市公司用来“铐”住核心业务骨干,将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捆绑起来,踏实为公司出力。那么,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是否属于企业福利?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能够促使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经营者从股东利益出发管理公司,在缓解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同时,也有助于留住企业核心人才。本文从股权激励降低高管离职率角度出发,以万科第三次股权激励为例,分析万科在此次股权激励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发挥股权激励作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首次提出股权激励可以追溯到中央提出的:“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中进行试点……”刚刚风生水起的联想等高新科技企业捷足先登试用了这个思路。其时是1999年8月。时间进入新世纪,以境外上市如果在公司治理上不把高管与公司的长期利益捆绑在一起就很难给足投资者信心为理由的海外上市高潮中的大型国有企业,在中石油和中国联通的带领下,开始掀起强烈的股权或期权激励高管的风潮。只是在随后的几年里,国企改制工人下岗以及国资流失的不明不白造就了社会舆论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作法的强烈质疑,加上新千年全流通问题的未予解决和股市的长期低迷等等问题的干扰,股权激励问题不得不一拖至今,争论不绝,搏弈不下。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07,(1)
<正>关于股权激励的普遍认知是: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实施的激励通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以制造业OFDI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比较分析的视角,在高管报酬激励划分为短期的货币薪酬激励和长期的股权激励两个角度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业OFDI企业中高管报酬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显著地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倾向;股权激励对非效率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抑制作用在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情境中保持一致。本文研究为优化中国新兴经济体OFDI企业的高管激励机制、提高OFDI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效率提供理论借鉴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对高管激励制度引起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治理基于高管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应当优化高管绩效评价体系,引入多指标市场化评价体系,同时独立激励设计与考核机构,提高高管违规成本,以保障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2.
方宇晖  钟舒凌 《云南金融》2012,(6X):162-162
本文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对高管激励制度引起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治理基于高管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应当优化高管绩效评价体系,引入多指标市场化评价体系,同时独立激励设计与考核机构,提高高管违规成本,以保障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3.
股权激励是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2007年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新准则")的施行,意味着股权激励从操作到会计处理上均有了规范的运作,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虽然美国市场频传“中概股”退市新闻,国内又处在宏观经济、股市双双低迷的背景下,但却仍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这一方面折射出当前是企业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大好时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国企业在运用股权激励这个将股权管理与人力资源相结合的先进管理工具上的不断成熟。股权激励作为员工薪酬的组成部分,可通过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以更低的成本吸引与激励人才,并有效地捆绑激励对象和公司股东的利益,解决公司经营中存在的“委托一代理”问题,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目的,促进公司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慧  胡佳妮 《中国外资》2012,(8):132-133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媛 《时代金融》2011,(29):45-46
股东代表诉讼作为公司法赋予股东制约公司与公司高管的法律手段在特定情况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引进国外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确有必要。关联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研究对于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的立法与司法审判具有重大的补缺作用,它也是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监督公司董事和高管的有效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7.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关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重点关注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及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通过对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推行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对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股权激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对它很熟悉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股权激励是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一个有效手段,对它陌生是因为对股权激励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和审批等接触的较少.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如何做好本企业的股权激励的方案,将对经营成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下面,通过对股权激励的理解,结合有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可以采用的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虚拟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等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实行股权激励总体来说是对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是通过让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给以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而服务.既然是为了鼓励经营者尽职尽责,使其将公司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结合,那么,股权激励就可以看做是给予经营者超过其报酬或年薪以外的奖励.在选择本公司适用的股权激励方式时,应根据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结合本行业和本公司的具体特点来确定.  相似文献   

20.
李兴伟 《新理财》2013,(Z1):48-50
盈余管理是经理人使股权激励收益最大化的重要工具之一。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通过选择和控制公司内部行为以增加自身或企业利益的行为。对于经理人股权激励来说,盈余管理是经理人为获取经营业绩超常收益的自利行为。同时,经理人股权激励是公司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公司所有者会制定一定的目标,当经理人完成目标时就会获得额外的利益,而这种目标的实现通常对股东和公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