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Organization,简称NPO)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是与政府机构、市场机制相平行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组织。相对于政府机构提供的是绝大多数公众所需的公共物品和同质化的服务,以及企业提供的是私人物品和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阐述了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探讨了建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组织新型关系的意义及措施。指出,政府要加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立法,使其活动有法可依;必须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培育和监督;必须加快职能转变。为非营利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构建良性互动的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阮萌 《开放导报》2009,(1):97-102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随着其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目前形成了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多元供给机制.而非营利组织通过志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也可能出现"志愿失灵".我国非营利组织正处于初级阶段,自身发展和提供公共物品的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政府的政策着眼点应该是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保证非营利组织志愿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的健康运作.  相似文献   

4.
一、非营利组织概念 非营利组织。也称为非政府组织(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称NGO),是独立于政府体系和市场体系之外,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主要以精神产品或各种服务形式向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资产供应者不图回报,其剩余资产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的单位。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喜梅 《山东经济》2009,25(5):33-36
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公共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结构难以度量,这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非所需、供给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是难以衡量的,但通过对农村居民目前和未来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允析,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研究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的方法。本文假定:农村居民私人消费与公共产品消费具有相关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边际倾向的分析证实了这种假定,此外,通过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弹性(C-I)的回归分析,对农村居民公共产品需求优先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丁华  王蓉  王海英 《改革与战略》2008,24(2):141-144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外部性,使得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都出现了失灵,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科层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导致市场和政府失灵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仍然困扰着非营利组织。如何构建有效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使代理人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私人产品。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不可分割性、非盈利性四个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的提供是政府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政府都应该向人们提供相应的公批产品。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产品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权力的划分引发了社区公共产品的产生。社区组织从计划年代的虚体变为服务居民的实体。社区物业管理作为政府服务社会和居民的延伸,成为公共产品的一个主要内容。如何搞好社区物业管理,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舒燕 《北方经济》2007,(7):22-23
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目前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公路作为准公共产品,它的供给和收费问题也备受关注。公共物品提供方式。传统上是政府直接负责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使得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对经济活动的规制、干预和生产功能,政府规模越来越庞大.而财政开支的规模也与日俱增。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属性和特征。安排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制度,使各种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公决效率最优。政府必须对某些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公民基本权利与利益的纯公共物品予以提供,但同时可以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和私营部门的经营与技术优势,有效地生产各种不同性质的准公共物品,这样既满足公平价值,又满足效率价值,并降低公共财政的支出规模.提高公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按照经典定义对教育、住房、医疗等产品的性质进行界定,学界对此有很多争论和分歧。公共产品所有权的界定,其理论价值十分明显,对于判断我国教育、住房和医疗等产品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该文最后提出,公共产品定义的界定取决于所有权,当一个产品产出时是中性的,当它归属于政府后就成为公共产品,归属于私人就是私人产品。  相似文献   

11.
陈桢 《北方经济》2007,(7):70-71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村居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它是指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按照公共产品的这一特性,农村公共产品如同一般社会公共产品一样,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充分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即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公共产品,消费个体之间完全不存在排他性的可能,即纯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具有“拥挤效应”,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发展 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在经济理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最具代表性的首先是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等人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出发.认为人们获得公共产品时不存在私人商品的买卖行为。因为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是下降的。根据经济学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的市场法则,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趋近于零,于是价格也为零。那么如果此商品在边际上无成本取得,则应免费供给此商品。因此,他们认为公共产品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只能由政府提供。认为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私人难以提供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非营利组织在各个阶段中的营销战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非营利组织可根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选择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新农村从何着手?笔者认为,要以提供村级公共产品为突破口。 一.村级公共产品的地位 在新农村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中,村级组织起着上连国家下连农民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1.村比县、乡更直接面向农民,和农民联系更加紧密,是公共产品供给和建设的平台;2.村是行政自治和社区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复合体,承担着推动农民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供给等多重职责。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资金、人才和技术、组织协作和服务监督。  相似文献   

15.
刘璐璐 《发展》2006,(12):131-131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按其受益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提供由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工制度确定,是一种经济机制设计。税收是公共财政的主要来源,各级财政支出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范围应与本级政府辖区界限相一致。所以,中央和地方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相应地,中央和地方应拥有各自的税权。  相似文献   

16.
李治 《理论观察》2013,(12):41-43
伴随着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以及公共产品、服务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一样存在着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缺乏公信力的事实一再刺激着公众的神经.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弱化使其难以获得运营所必需的资源支持,发展陷入困境.文章在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制度建设是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和结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菊芳  虞拱辰 《山东经济》2005,21(2):114-116
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新变化,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供给效率低下问题,提出必须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为农村提供合适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范围的清晰界定,明确了政府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不同,并分析了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从政府和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利益和价值博弈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政府如何发挥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家琪  明亮 《乡镇经济》2009,25(8):44-48
长期以来,我们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归咎于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平等,而忽略了村庄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能力。文章通过对村庄内部不同层面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定性考察,发现公共权威力量是保障村庄共产品供给的前提。公共权威力量能够整合村庄内外的资源,从而有效的为村庄供给公共产品,而单一的市场化供给则难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