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战后日本技术革新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战以来,世界范围的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地不断发展,劳动力就业则一直是困扰许多国家的一个棘手问题。众所周知,技术革新往往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直接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技术革新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相应地产生结构性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革新与扩大劳动力就业有对立的一面。西方经济学家的传统观点在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问题上是悲观的,认为技术进步会减少劳动力需求。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哈佛大学教授哈维·布鲁克斯在《技术、竞争和就业》一文中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果和即时效果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  相似文献   

3.
在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吉田先后四次组阁,执政历时7年有余。四届吉田内阁为了挽救战后日本经济的全面崩溃局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使日本很快走出经济困境,并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推行“倾斜生产方式”,解决基础工业原料的短缺问题战后日本不仅粮食极其短缺,通货膨胀日趋严重,而且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原料也严重匮乏。由于战争使日本的矿产资源遭到了破坏,煤和生铁的产量锐减,从1945年末到1946年间。煤只有战前的1/8,生铁只有战前的1/20。这不仅使经济的恢复困难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工业生产显著下降,1946年工矿业生产指数只是1936年的30.7%。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第一吉田届内阁,很快认识到生产不振的最大原因,既不是设备不足,也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原料、煤炭、电力  相似文献   

4.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民族文化单一,区域问题并不十分突出,在二战之前,日本宏观经济的区域观比较薄弱,区域开发问题和区域经济政策缺乏独立性,通常是置身于国民经济整体中加以考虑,二战之后,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以及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区域开发问题才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策两个层次上提了出来,在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中,区域开发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战后四个时期考察日本区域开发政策的展开与变化,以求为我国的区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环境政策演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环保状况依然严峻。据国家环保局《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批露,由于人口基数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等因素,1996年我国环境状况从总体看,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仍相当严重,在一些地区,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有蔓延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遏制住这种状况的发展,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环境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以促进环境问题的迅速解决也是必要的。日本作为一个深受公害影响的国家,在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有一些独特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的反通货膨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战后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我们可以认为,政府当局所推行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相当成功。经济复兴时期(1945~1952年)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不仅消灭了恶性通货膨胀,而且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高速增长时期(1953~1972年),高速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没有带来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所造成的良好经济环境。一、经济复兴时期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刚刚结束战争的日本,由于生产瘫痪,物资奇缺,以及战争结束所释放出的潜在购买力,  相似文献   

7.
外贸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职能机构对外贸的管理方法、措施则构成其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大致是沿着保护国内产业、扶植对外出口的主线延伸的,其中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是通产省)协同民间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进出口等贸易形式的法规、制度,加强了政府对外贸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这一切都驱使着日本的对外贸易走向繁荣和发展。一、战后日本实施外贸管理政策的必要性战后,日本在经济复苏的50年代,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又加之资源供应极为贫乏,必  相似文献   

8.
<正> 战后日本通过引进技术,结合自己开发,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代价,使日本科学技术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对日本经济的崛起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日本技术引进所以能获得显著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是日本政府对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是比较成功的。它既充分发挥私人企业的活力,以加速技术进步,增强其竞争能力,积极扩大国内外市场;又控制私人企业经营的盲目性,使其技术引进和技术革新活动适应国家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的需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本文就战后日本技术引进宏观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一些探讨。一、根据各个经济发展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产业政策,并从本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引进国外技术。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增。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一改此前高速的增长,转入了长期的萧条与徘徊。日本经济是如何实现高速增长的,又为什么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长时期不景气的呢?由李赶顺教授所著、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现代日本型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经济政策》一书,正是围绕着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在这里,笔者本人不打算详细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而想谈一谈该书主要的几个研究特点。 首先,该书作者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经济体系在长期内的波动都会受到该经济体系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也不例外.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利用哈罗德中性C-D生产函数分析日本战后的经济增长,认为劳动、资本以及技术是驱动或制约日本经济的主要内因.然而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三种因素的驱动作用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从二次大战结束到1950年,是日本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健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战后日本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基本生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非常不足,国民生活极为贫困。同这一切伴随的是恶性通货膨胀。为了克服同恶性通货膨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多种经济难题,日本政府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些经济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有:1946年2月的  相似文献   

12.
制约日本经济持续回升的五大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日本经济是从1999年4月开始走向回升的,代表日本政府的经济企划厅于2000年6月正式确认了这一回升日期。此后不久日本银行又于2000年8月解除了为刺激景气回升而于1999年2月开始实行的“零利率”,随之日本政府及有关民间研究机构还接连发表了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多种乐观预测,……所有这些造成的印象都似乎是日本经济已经从长达10年之久的停滞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的农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与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农业保护政策是分不开的。但是,日本农业保护政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既有促进农业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阻碍农业发展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认真总结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对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重新定位,希望中小企业成为积弊日久的经济社会再生和创新的主角。日本政府也改变以往视中小企业的弱者的扶植政策,而以鼓励创新,创新投资,技术研究为主要的政策目标,这些新举措的成效如何有待时间来证明。  相似文献   

15.
现在日本经济和企业经营都处于大的转换期。一方面,钢铁业、造船业等曾是日本经济支柱的产业出现了比如本业不振、生产短缩等问题;同时,由于日元大幅度升值,一些企业把自己的厂家从国内转移到国外。这些事情意味着自身没有力量的国内中小转包制造厂商将面临倒闭的危险。另一方面,金融业、尤其是证券业和服务业取得了空前的利润,而且那些具有独自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及早已打入海外的企业,即使在日元升值的时候,也照样取得好的业绩。上述两种相反的事实带来了以下变化:第一,产业结构开始从过去物质中心型逐步向服务化方向转  相似文献   

16.
17.
东亚经济发展进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各国(地区)经济发展运动的内在迭加形成了东亚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总绩效和总趋势。因此,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既是一个加速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整体,也囊括了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若干范示。日本经济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成功的发展模式颇具典型意义,对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日本之谜     
从西雅图出发的波音747在东京机场徐徐降落,我将换乘去上海的航班。每次往返美国,总要在日本中转,这儿仿佛成了我们通向美国的中介。而这次由于飞机晚点,足足要在此等两个小时。我在侯机室椅子上想打个盹,却无法静下心来,有关日本的种种在头脑里此起彼伏,翻涌冲撞。然而最让我冥思遐想的,却是交织在一起的有关日本的两大"谜":历史长河中中日两国悠久关系之谜和近代日本发展奇迹之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