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项目,合作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文物遗产保护,打造文旅融合特色线路,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作为一个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旅游资源建设项目,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本文通过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其区域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文化保护、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等方面,以期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志贤  王爽 《北方经贸》2022,(8):149-152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振兴区域经济、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赫哲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渔猎文化。四排赫哲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具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四排赫哲族乡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对其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特色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其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之中存在的旅游产品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开拓欠缺等问题,从优化基础设施、开发特色产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人才建设等四个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与繁荣有重要意义。通辽市位于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的东部地区和科尔沁文化的中心地区,不仅有草原、沙漠、森林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还是我国蒙古族集中度最高的区域,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底蕴,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良条件。据此,分析通辽市乡村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同步的高速发展。在这一环境下,人们对于旅游区域的文化属性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物,却因很多景区的文化属性差异和同质化问题等,导致文旅产品与服务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旅游的文化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巴蜀地区为例,以文旅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对文化旅游品牌做出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文旅融合背景下文旅品牌建设的方式,并以巴蜀文化及旅游产业为例,探讨了文旅融合背景下巴蜀文旅品牌建设的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文化旅游产业更为深入的融合及文旅品牌的构建,提出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了漫长历史积累后才形成了我国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农村旅游行业稳步和大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解决"三农"问题、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未在其经济发展中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在乡村旅游行业发展中虽然政府部门等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传统文化还是有流失。针对安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重点对安徽乡村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赵赞 《中国市场》2010,(31):7-8,18
乡村旅游是实现旅游者、农民和乡村地区多赢的一种旅游方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加快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农业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决策性政策,随着我国新农村政策的逐渐深入,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智慧旅游理念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之一。面对竞争激烈的乡村旅游环境,如何能够突出地方特色,形成标志性的乡村旅游景点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信息化在网站、管理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网站宣传重视程度不足,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而为我国智慧旅游理念下的乡村旅游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熊建清 《中国市场》2014,(8):123-124
当前我国将接待国际旅游者1.8亿人次以上,成为全球第一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新兴产业,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北京市是主要的旅游城市,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优秀地区之一。我们知道,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口语能力无论是在语言学习方面,还是在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旅游接待能力方面都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概述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了我国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制约从业人员英语口语能力的因素,探讨了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英语口语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慢节奏"休闲旅游的兴起,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发展的热潮。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中,民族乡村旅游作为特使的乡村旅游形式,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与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更好地融合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据此,对村民乡村旅游及体验经济做了简单的介绍,在剖析民族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选择合适的开发资源、确定明确的主题、开发参与性高、体验性高的旅游产品等,以期对民族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人类文明的珍贵宝藏,其不仅承载了人们独特的思维形式以及文化意志,还蕴藏了人类文化精神的密码。乡村旅游重在使人们体验民俗风情,其中非物质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紧要,但是在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中,非物质文化在其自身含有的局限性愈发增强的同时,还受到了内外各种因素的约束,受到抨击与侵蚀已经是必然的。那么如何能够在有效保证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弘扬和发展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以及做好其中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文章将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以及对其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展开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2)
旅游产业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大部分地区逐步建设了相关的旅游门户网站,使乡村的旅游在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下逐渐走向了旅游电子商务。本文阐述了建设乡村旅游门户网站的意义,分析了目前乡村旅游门户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今世界区域发展最为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欧盟一体化发展领先于世界其他经济一体化组织,其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模式也值得参考和借鉴。欧盟旅游一体化从政策环境、区域机构、资金支持、文化融合、交通运输、平衡城乡发展等方面一直不断深入发展。欧盟旅游一体化的经验对于我国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制度化,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注重"刚性"的制度联合;注重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卢丽媛 《商业观察》2022,(12):33-35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也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它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对象。黄河流域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其区域内文化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又因为区域间协调性较差等问题严重阻碍着该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建设进程,所以文章在确定发展战略、塑造文化品牌、完善文化旅游市场机制、加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营销、加强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方面做出建议,希望为山东省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民宿成为发展全域旅游强大引擎。全域旅游概念之广,发展方式之多,使得各行业都融入"旅游+"的创新发展中来。独具区域或民族特色、星级酒店却又不可媲美的民宿成为游客到乡村旅游的居住之地。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容之一,不仅满足了游客个性化需求,也成了当地村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渠道之一,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以及当地百姓的极力推崇。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游客+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经营者+贫困户""资源+贫困户"等多种开发模式,文章着眼于打造"乡村民宿度假群落",重点探索"公司+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试为推进海南中部地区脱贫致富寻找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业部办公厅于2015年12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的通知》,详细部署了相关工作,其中更体现的是国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视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无限的潜力。本文通过对本溪小市地区中本溪水洞到本溪关门山旅游景区线路间乡村旅游的实地考察,概括出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为其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旨在促进本溪小市地区乡村旅游精细、有序与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相对普通乡村而言,它更具有规划性,而且也是"美丽中国"在乡村地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低碳乡村旅游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文章主要论述了"美丽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障碍,并重点对其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农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变成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主要渠道。乡村旅游在我国是有很大的发展市场与空间的。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强省,在乡村旅游的开展上时间是很早的,不过因为受到历史和环境这些条件的制约,近年来黑龙江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黑龙江省政府应通过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灵魂,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开发,规划先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结合农业发展与回归自然,提高居民参与性;承办特色节事,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此推动黑龙江省整体旅游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帮助广大农民改善生活、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我国南北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差异的客观存在,其乡村旅游发展的区域背景和现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比分析南北方不同区域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现状,对于加强区域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旅游时代,个性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主要需求之一。相比单调的酒店更想体验当地纯粹的民风民俗。作为避开"旅游高峰",不挤"热门场所",突出休闲、养身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悄然兴起,也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以农家为代表的民宿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缓解了热门景区游客在困境中的压力。但由于各区域配套设施及监管评价机制缺失使得乡村民宿存在问题而有待解决。本文以天津市蓟州区的农家乐群落为对象进行创新模式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已经迈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满足旅游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文化赋能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各县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具备了构建全面高质量文化旅游发展的天然优势。针对目前区县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特色不足、旅游人才匮乏等问题,可以考虑以区域特色为依托,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通过旅游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