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视野,强调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等.积极心理学理念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适应中国社会个体的人格心理要求.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启发与借鉴意义,包括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以培养积极人格为核心、建立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发掘潜能、建设积极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李想  苗元江 《消费导刊》2011,(12):107-108
目前,尽管我国对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尚处于发展阶段,而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较不成熟。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的魅力在于对于传统心理学的反叛和它自身给予人幸福感的力量。它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引进的方法和理论难免在契合度上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不能“兼容”,这是本土化带来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李瑞云 《新晋商》2020,(3):0149-0149,0151
20 世纪末,积极心理学之风逐渐兴起,马丁·塞利格曼作为著名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对人类力量和美德 的科学化研究。经研究,积极心理学中对价值性、正确性以及进步性事物的追求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权利,是对人本能的有效反映, 帮助其对社会环境和技能进行适应和掌握。尽管研究执行难度较大,但其解释方法最为直接,且能够在人们奋斗过程中建立明确的 目标。心理学家对待积极心理学往往报以开放和欣赏的态度,认为是激发人类潜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邵迪  罗骁 《品牌》2015,(1):213+215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以勇气、爱和幸福等"正能量"方式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它以关注人类自身正向品质的发掘与运用,完善了传统心理学的病理倾向。受此倾向影响,以防治性为主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步转型:由主要集中于少量问题学生,忽视大多学生正常心理发展需求,转向促进和实现人的正向潜质。但在建立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体系中,还存有目标不明、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联系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寻求相关启示,为今后建立符合我国时代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科研伦理是科技创新的"生命线",也是科研学术上的一道防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科研道德问题日渐突出,伦理底线不断被触及,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使得我国科研领域的诚信受到了强烈的抨击.本文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科研伦理内涵进行概述;并结合心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探讨坚守科研伦理对提高...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取向,它的兴起与发展为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积极心理学并不是空中楼阁,它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人性观出发,并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并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我国企业对管理空前重视。"管理心理学"课程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的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上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促进我国的企业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转变,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教学方法更加多元而且为学生所接受和欢迎、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提高我国高校的管理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消极态度看待心理健康、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体系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强调心理学要摆脱过去过于研究人的负性心理、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应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行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项对当今社会的调查显示,抑郁症的患病率比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发病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虽然现代人比前人更加富有,但我们并不比前人过得快乐,许多人都挣扎在焦虑和压力当中. 由此,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在20世纪90年代,传统心理学打破了一百多年来只关注失败和障碍的旧模式,开始研究如何让人过得更幸福.1999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宣言》中,积极心理学被定义为"一种研究人类自身潜力的科学","它旨在发掘个人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刘勇 《科技转让集锦》2008,(21):113-1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地理就不是"无所谓"了,也不会成为"额外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兴趣成为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将会事半功倍。但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是激发出来,而难于维护稳定。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我们要努力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动手画图,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幸福在哪里     
2002年,以色列人泰勒·本·沙哈尔第一次在哈佛大学开设积极心理学选修课,"只有8个学生报名,中途还有两个退出了。"第二年,泰勒的老师菲利普·斯通——哈佛大学第一位积极心理学教授,建议他为这门课办一个说明性质的讲座,"这个办法看起来很有效,那个学期我的学生增加到了300多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职业使命感作为积极心理学变量在西方心理学文献中频繁出现。"职业使命感"的概念一经提出,引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成为职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职业使命感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实证研究角度出发,阐述职业使命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彼得原理被西方人评价为可以和科学史上牛顿、哥白尼的发现相媲美的、最深刻的社会和心理学发现.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造成政府效率不高,做领导的不做事,做具体事情的不是领导;国有企业办不好等一系列现象.如何破解彼得现象,本文试图利用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智慧来分析、引导人们选择、优化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在老子那里"道法自然"的核心是"人法自然".而要"人法自然"首先要了解人心,做到"心法自然".因此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主动、积极地遵循客观规律去"善为",不勉强自己做违背自己与自然的事,从而自然的避免彼得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外学者进行的六个典型的、关注消费者行为的实验进行了综述。实验的理论分析不止基于经济学理论,也用到了很多心理学的概念,体现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显著特征:经济学和心理学交叉。这些实验都指出,消费者的行为有别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相反地,消费者表现出行为经济学领域中的"有限理性",具体包括"过度自信"或者"自信不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其中的实验流程、实验规范和仪器设备尤其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朱晓伟 《消费导刊》2009,(7):168-168
一、导入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  相似文献   

16.
陈支农 《大经贸》2011,(1):58-60
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1年经济工作,提出明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加速迭代,物流企业加速步入并购转型的超车赛道。在这一背景下,物流企业如何利用并购过程中积极的"马太效应",规避消极的"马太效应",使得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壮大自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物流行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物流企业在并购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并提出了避免并购失败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敏  张强 《商场现代化》2008,(6):374-376
现实金融市场中许多"不解之谜"的产生,是由于传统经济理论的理性假设与人的实际行为有很大偏差。20世纪70年代末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行为金融学的形成,意味着从人的实际决策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成为趋势。本文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解读这些传统经济理论难以解释的被称为"不解之谜"的现实问题,说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经济学不可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的个体性观点、发展性观点和差异性观点是教师有效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能否在学校中得以真正实施,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具有心理学的"三观",则是教师有效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季华敏 《中国广告》2012,(7):150-152
4A公司的魅力,主要来自程序与工具。每个公司都有一个装备精良的"工具箱",让我们打开看看——1964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就提出"六度分隔理论"。经过一系列的试验,Stanley描绘出了一个连结人与人的社群网络,简单来说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