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在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新城镇支柱产业从工业型转向服务型过渡,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几年河北省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迅猛,物流业的发展与新城镇建设互相融合,势必对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构建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出河北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合河北省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是一种新型的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强调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把握现代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视角,提出促进物流业与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商》2015,(29)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资环、城乡统筹等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采取2013年数据,对河北省11个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唐山发展最好,石家庄次之,廊坊位列第三。研究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10年物流业产能总量指标表明,河北省物流业发展很快。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行剖析发现,河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是政府重视,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双重地区优势,独特的货畅其流的区位优势;存在的劣势是物流企业竞争力弱,行业内企业相互竞争大于合作,政府部门间协调能力差;面临的机遇是产业结构调整,两型社会的建设;面对的挑战是国外物流企业的冲击。在战略选择上,应坚持品牌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和绿色物流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能源需求增长强劲、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长,石油等优质资源进口量急剧增加,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显现。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5年~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ini系数、Theil指数和MLD指数测算了物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演变,运用Shapley值分解法考察各影响因素对物流业省际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且没有明显缩小趋势;推动省际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固有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劳动力成本因素成为促使省际差距缩小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卢红卫 《商》2014,(5):205-205
一、引言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向。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依托,土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目标,还是人口集聚都必须通过土地调整来实现。而目前河北省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起步阶段,这导致了其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因此,提高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是河北省当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河北省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及影响因素。首先,在分析河北省物流业能源消耗基础上,测算了河北省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其次,分析了河北省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种能源中,碳排放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石油、煤炭、电力;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及比重是引起河北省物流业碳排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是一个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比较多,有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农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文化程度等七个因素,并以江西省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构架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受到农民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城镇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五个因素的影响。江西省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城镇失业率,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王鹏 《商》2014,(38):268-268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城镇化水平和城镇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但是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包括制度障碍、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消除城乡制度差异、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需要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以确保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物流业发挥着推动作用,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催生了极大的物流需求。本文通过把握新型城镇化以及物流业发展的内涵,重点探讨了两者的相互发展关系,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河北省物流业能源消费量现状基础上,首先测算了河北省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其次探讨了河北省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河北省物流业低碳化对策建议。结果表明,2008-2017年,河北省物流业能源消费量呈现波动性变动趋势,其中,石油类消费量比重最大。在该时期,河北省物流业碳排放总量整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河北省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包括物流活动、政策体制、物流企业三方面。河北省应从信息技术应用、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物流业整合、降低物流工具能耗、优化能源结构方面促进物流业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0):51-52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影响城镇化水平的因素有多方面,因此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人口城镇化度量城镇化程度,在研究城镇化进程影响机制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素质、消费需求、金融深化、和政府作用对城镇化率的影响。根据回归方程模型的检验结果,得到了它们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素质作为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促进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消费需求、政府作用和金融深化对城镇化进程也有正向作用。这些因素对于城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宇 《商》2014,(42):107-107
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总量的集中反映,是国民福利的基石。对宏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分配状况以及贫富差距,更不能反映国民幸福程度。21世纪人类进入精神经济时代,“国民幸福指数”正在成为衡量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增长的最终目的应是国民幸福指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梧州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在广西区内排名中等,物流业发展存在着速度缓慢、滞后,物流公司规模小,经营范围窄,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为深入了解梧州市物流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构建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得到梧州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强的影响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对物流业的影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人才结构、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和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来发展梧州物流业推动梧州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莹 《商》2013,(2):51-52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增加内需、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主要是与旧的城镇化做对比,突出"新"字: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提供政策支持。但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并非只停留在制度调整层面就能达成,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加快和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从战略角度支持新型农业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关系的解读、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洁晶  ;申红莲  ;杜媛媛 《商》2014,(22):49-49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需要大力提高。通过对河北省衡水市区和几个县城镇化水平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出影响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具体体现在:高起点规划、立足中心并扩容提升、生态发展、产程融合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共五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荆门市城镇化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对物流业的影响。然后分析指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荆门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中存在四个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物流业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效率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尚未走出高成本、低效率的状态,提高物流业效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2004-2012年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呈波动趋势,年均下降2.1%,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下降;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79,地区技术进步效率不高,其中宁夏物流业效率最高,云南物流业效率降幅最大;物流业专业化程度与物流业资源利用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助于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但统计上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水平三个因素对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尚不存在积极影响。为更好地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应进一步促进物流业技术进步及其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一体化规划,提高物流业规模效率与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培育物流业集群与龙头企业,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改善物流业发展的"软环境",提升物流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