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推动中德两国在沈阳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的批复》,同意《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中德装备园成为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一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性平台,成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的重要载体。一、规划定位发展定位。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德园要成为沈阳转  相似文献   

2.
随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与德国同为制造业大国,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德高端制造业的贸易地位愈加显著。通过近10年中德高端制造业进出口贸易数据的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影响中德高端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十分广泛,对外直接投资等与中国从德国进口高端制造业产品的贸易额为强度关联;高等院校入学率等与中国对德国出口高端制造业产品的贸易额为强度关联。本文据此提出推进中德高端制造业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6,(13)
2015年10月,中德两国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开启"中德智造",发展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合作,共同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领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4.
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给世界各国上了代价高昂的一课: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怎样发展基于本国国情的制造业成为各大经济体争相探索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应运而生。文章立足于沈阳市制造业发展现状,结合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具体内涵,探究其可能对沈阳制造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沈阳市制造业面临来自低中高层次的全面挑战的同时也存在良好的转型机遇期,急需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培育沈阳"核心能力4.0"。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业4.0战略,开始进入以智能制造为主的工业4.0时代。鉴于此,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优势和劣势,并从大力发展政府引导作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力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大力培育工业4.0高端人才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工业未来一个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制造业正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不仅传承优秀文化和价值观,更是破解制造业转型发展难题、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务实举措。一、中国制造呼唤工匠精神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世界制造业,包括欧美重归制造业的"再工业化"、日本多年来始终坚持制造业的"制造强国"和德国工业4.0高端制造的制造业现状,获得中国制造的启示和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唯一特大城市。沈阳历史文化悠久,发展基础雄厚,科技和人才资源丰富,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国家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去年以来,沈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9.
制造强国的核心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工匠精神"技能人才的使命。结合"工匠精神"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三个因素,并从社会环境及社会价值导向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是塑造品牌的灵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工匠精神的缺失问题,提出了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及培育策略。只有通过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联动,积极弘扬工匠精神,才能真正使我国的制造业在工业4.0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新制造业战略的推进,中德两国在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开辟新制造业领域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在充分了解中德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合作优势基础上,分析中德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合作面临欧盟新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干扰等多方面的挑战,探索中德新兴产业领域合作,维护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构建中德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建立中德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两国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中德合作示范工厂"宝沃汽车工业4.0智能工厂向行业媒体人士展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宝沃智能工厂。宝沃智能工厂以领先全球的智能制造体系,入选"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标志着中德技术产业合作在智能化领域的深入推进,也印证了宝沃汽车的创新能力。宝沃工厂作为中德智造示范工厂主要表现为"柔"、"精""严"三个特点。宝沃工厂采用全球首条八车型柔性化生产线,在具备强大灵活生产性能的同时可实现多车型共线生产,并打造个性定制化车型的生产及开发,集冲压、  相似文献   

13.
高栩 《江苏商论》2020,(1):35-38
工业1.0至工业4.0,其本质以科技创新来划分。品牌与品牌群,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表现形式。品牌战略传播以品牌群为实施基础,自然要注重国内企业的科技创新,在高端附加制造上大展身手,以品牌商品输出带动文化与价值输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在工业4.0时期的经济总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重拾、践行"工匠精神"的热潮。"工匠精神"以其特殊的内涵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注入了人文精神和伦理意蕴,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鉴于此,通过对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了高职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掌握情况,以期有的放矢地对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德国注重创新性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对复杂工业过程实施专业化管理,保证了德国制造业在全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从2 0 11年在汉诺威工业展上提出"工业4.0"的概念,到2013年工业4.0工作组发布《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再到2014年10月10日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德国制造业的动向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工业4.0"的大背景和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前提下,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学校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由此,结合个人企业经历,以校企合作模式为基本,就如何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对技工院校机械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研究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文章针对工匠精神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和途径,职业院校要走出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的误区,从职业教育目标、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入手,通过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动,弘扬工匠精神,才能使我国制造业在工业4.0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严谨态度、职业精神、技德并重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我国现阶段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必然需要,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职学生成长、就业和发展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的基地和蓄水池,要培养出满足《中国制造2025》中所指出的工匠人才,工匠精神必先渗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环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学校、教师和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影响和培养学生养成工匠精神,让学生形成工匠素质,推进"工匠精神"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培育"工匠精神"是其应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高职院校理应通过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为未来"大国工匠"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