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世界银行提出的物流绩效指数衡量国际物流绩效,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改善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伙伴的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物流绩效改善的各项措施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国际运输便利性、物流服务质量、追踪货物能力、清关效率,而物流基础设施质量、货物运输及时性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跨境电商是引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物流绩效的改善又是推进"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实践基础。运用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物流绩效指数及其六个不同维度上的分项指标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跨境电商的影响。研究发现:LPI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促进作用在所有解释变量中仅小于经济总量;LPI六个分项指标对跨境电商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物流基础设施质量、清关效率、物流质量与竞争力这三项物流因素的促进作用最大,而货物运输的及时性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物流绩效的最大短板。  相似文献   

3.
《中国流通经济》2016,(12):40-46
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可衡量一个国家的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沿线62个国家聚类和物流绩效指数年均增长率等多维度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绩效水平普遍偏低,且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很难与中国物流有效对接,跨境物流协作存在诸多阻碍。因此,应充分发挥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的引领优势,设立"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共建"一带一路"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组建"一带一路"物流规划总公司或类似机构,构建"一带一路"智能物流体系,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物流协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背景,结合比较优势原理,采用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指数及RCA指数,对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双方贸易额逐年增长,中国对吉国的出口以纺织品、轻工业品为主,吉国对中国的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大多是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两者具有非常强的贸易互补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中国和吉国应抓住此次机遇,全面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生产贸易状况为着眼点,利用FAO、UN Comtrade数据库的数据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利用相关面板数据分析2000—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的茶叶贸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茶叶产量、中国与贸易国的距离、贸易国人口、汇率是影响茶叶出口贸易的显著因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可以加快与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促进茶叶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利用微观数据实证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提振我国的出口贸易,区分不同类型进行实证拓展更论证了这一倡议的政策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吴俊红 《现代商业》2020,(11):70-71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国际互联互通大通道的建设,加速带动了中国物流的国际化进程。本文分析了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物流面临的问题,找出了问题的原因,从建立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布局海外仓,规范法律法规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限制,我国出口与内销呈替代关系。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贸易模式发生显著改变,出口与内销的替代关系似乎有所改变。因此本文选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内销等相关因素,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来分析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内销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双方的GDP、距离、进口和内销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出口和内销存在畸形替代关系,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有利于缓解其替代效应。为此,我国应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区域研究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与出口贸易分布情况,并构建了专利结构与出口结构相似度指数,探索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布局与出口的相似程度。结果显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专利布局密集程度普遍低于贸易密集程度;从国家差异来看,中国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专利布局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相似度很高,但在半数以上的沿线国家专利布局还非常欠缺;从行业差异来看,中国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专利布局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出口贸易提供保障,但在其他行业的专利布局仍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0.
吴钧 《价格月刊》2013,(2):46-48
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迅猛发展.通过对国际竞争力主要测量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化,分析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证明,中国纺织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入世十年期间多次下跌.在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即是"一带一路",自2013年起,一经提出就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并且正在促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对"一带一路"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带来了哪些全新的发展进行研究。"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国际竞争力结果的角度,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率、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NTB),比较了后ATC时期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家的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并对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做出了相应的评价,为指导其出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物流尤其是国际物流的内涵得到拓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对职业学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结合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物流人才需求,对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进行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职业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2015年"一带一路"44个国家税收数据为样本,编制国家税收竞争力综合指数,测度"一带一路"国家税收竞争力水平,并基于GMM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1)"一带一路"发展中经济体税收竞争力两极分化明显,发达经济体税收竞争力水平较高;(2)"一带一路"国家税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税收负担竞争力和税收管理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贡献最大;(3)由于税收竞争力差异的影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流向了"一带一路"市场规模较小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4)经贸合作区的设立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税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5.
基于GTAP模型以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贸易便利化的国际经贸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增加了贸易便利化提高国家的GDP,走廊沿线国家的GDP增加百分比均大于中国,其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增加百分比最多;二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对中国和走廊沿线国家均有福利改善作用,改善大小几乎相同,其中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福利增加最大;三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增加了贸易便利化提高国家的出口总量,除了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之外,其他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量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是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一带一路"背景下,选择并优先发展与支点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是中国提升"一带一路"效率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现实基础,揭示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特征,并借助出口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和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演进路径,并展望了贸易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是集交通运输行业、国际贸易行业、信息行业及文化行业等为一体,用于实现经济贸易发展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机遇,借助于国际贸易与物流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有效提升国家各行业企业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加快企业国际化交易和拓展经营业务范围,转变和实施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促进国家经济的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物流概念及其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意识在境外投资和运营安全、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及物流企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形势,通过提升战略实施意识,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创建协同发展新环境及加快物流企业国际化形势发展等措施来实现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改善我国整体经济状况的同时,也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从阐述中国钢铁行业出口现状出发,分析我国钢铁行业出口存在的问题,研究钢铁行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性,并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从国际产能合作的角度对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治理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娜 《商业时代》2022,(5):151-153
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升我国外贸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物流绩效的改善则能够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形成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文章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物流绩效与贸易开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提升我国贸易开放水平,东道国物流绩效与双边贸易额显著正相关,并且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建设是包含财政、文化、能源、交通运输业、信息业等在内的与亚洲地区的全方位的社会合作与联系。"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山东省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协同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