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改革要向自由化方向迈进.本文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逻辑出发,分析了当中国引入WTO变量后,如何通过修正金融改革路径实现金融市场开放的最优选择.其中引言部分综述了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及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提出引入WTO变量后中国金融改革路径的修正;第三部分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推进金融市场开放的最优顺序安排;最后是结论及进一步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后果是一个重大且极为复杂的主题,这方面的研究对构建和深化金融开放理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我国金融如何进一步开放也极具现实启示。本文从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与投资增长、金融稳定、资本市场效率、股市风险、公司治理及绩效等方面,对资本市场开放及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做了较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讨论和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凤京 《当代财经》2007,(6):121-128
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出现扭曲、被削弱、萎缩,以及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等现象,理论界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其主要包括: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的扩展、反对与完善M-S的理论、有关金融脆弱性的现代理论研究、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金融自由化排序理论等.这些理论从内因和外因、宏观和微观多角度地对金融自由化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实践来说,理解金融自由化的关键就是:为什么频发的金融危机主要出现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而从整个金融自由化发展的进程中多角度地来理解金融自由化,而不是单纯地用任何单一的方法来研究这一复杂的课题,应当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李清泉  李美清 《经济师》2005,(10):38-39
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金融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选择金融改革的战略方向?文章从金融理论与实践双角度论述了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即金融自由化、金融改革步骤上应采取逐步推进,在进行金融深化的同时,还需适当强化对金融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年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围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得失成败,众多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这当中,无论是关于金融自由化次序还是关于金融自由化条件的争论, 都已经把金融自由化改革当作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来看待。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内涵在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各国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金融发展战略在大的方面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的问题:国内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现实中,各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都是在一个不断开放的环境中展开的。从传统封闭条件下的金融深化到开放条件下的对内深化和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措施、目的和动因都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些方面的变化,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事实上,这恰恰是影响金融自由化改革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和金融自由化是当前中国经济活动中两项重要的战略取向。金融自由化与居民消费存在什么联系?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自由化会存在阈值效应;(2)金融自由化平抑居民消费波动的能力依赖于各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平抑能力越强;(3)金融自由化仅能缓解名义冲击对于消费波动的影响,但由于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的不对称,使其对于实际冲击并没有抵御能力。由此,可以认为,金融自由化应该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和均衡发展的进程,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并实现平衡发展,才能带来高质量的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韩国金融改革作了总体上的回顾。20世纪60年代,韩国以官制金融为特征的金融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8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了放松金融管制、利率自由化、开放金融市场等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改革。90年代,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但遭遇了金融危机。危机后,韩国采取了重组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扩大直接融资、开放金融市场等金融重建措施,走出了危机。  相似文献   

8.
华秀萍  熊爱宗  张斌 《金融评论》2012,(5):110-121,126
现有文献对干金融开放的测度主要从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市场开放两个层面展开。资本账户开放测度一直是金融开放测度的重点,其包括两个方法,基于资本跨境交易法律法规等限制措施的名义测度和基于实际资本流动的事实测度,其以各国政府为中心,侧重于金融开放的宏观层面;金融市场开放测度主要衡量金融服务部门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水平,也可以分为名义承诺开放水平和实际开放水平,其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为中心,侧重于金融开放的微观层面。在金融开放的实际测度中,应结合两种测度方法以求反映金融开放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抑制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金融总量迅速增长 ,金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日益提高 ,金融业得到长足发展 ,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但也不难看到 ,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仅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 ,利率管制、高准备金制度、业务范围自由度低、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共存等金融抑制的广泛存在导致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并直接影响和制约未来中国金融发展。因此中国要从完善金融自由化的微观基础 ,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规范和发展金融市场 ,建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消除金融抑制 ,进一步推进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10.
徐瑾 《经济导刊》2013,(Z3):4-5
所谓资本账户开放,按照IMF的定义,意味着取消对跨国界资本交易的控制、征税和补贴,其终极目标在于资本账户实现完全自由化。资本账户开放与否,始终是中国金融改革棋局上关键步骤,近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呼声四起,更是处于争议中心。对此市场意见主要分两派,一派认为应力推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当下时机  相似文献   

11.
许小平  孟柱 《经济师》2004,(12):217-218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 ,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 ,在保持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独立性的同时 ,逐渐对外开放本国的经济和金融 ,放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 ,让资本能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中自由流动 ,拓展本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新渠道 ,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新趋势 ,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对资本账户的开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文章着重分析资本账户的开放可能会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造成的风险与正负面影响 ,以便于防范和化解开放资本项目所面临的经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2.
赵华刚 《经济师》2004,(8):12-12,14
金融自由化能够促进金融发展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金融自由化同时也加剧了金融的脆弱 ,从而促使经济衰退 ,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由于各种制度比较完善 ,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受到的冲击较小 ,而新兴市场国家在许多方面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因而受到的冲击较大。文章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侧重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的背景、定义以及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进行一般理论性探讨 ,从而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对金融自由化内涵的界定十分混乱,不同研究使用不同维度金融自由化作为总体金融自由化的代理变量,这种混淆不同层次、不同内涵金融自由化的做法,造成有关金融自由化与经济效率或经济增长研究结论的巨大争议。本文明确区分了总体和七个维度金融自由化,实证发现总体金融自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维度的金融自由化对TFP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私有化对TFP增长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和证券市场自由化对TFP增长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降低信贷控制和法定准备金要求、放松银行业进入壁垒和加强银行业监管对TFP增长率不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忽视不同维度金融自由化的异质影响、或以单一维度金融自由化代理总体金融自由化,都难以准确、全面揭示金融自由化对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也是现有文献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岳高社 《经济问题》2005,(11):67-68
直接开放模式是指证券市场开放是资本账户自由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开放进程与资本账户自由化进程吻合,伴随着资本账户自由化改革的深入,证券市场也自然加快了其开放进程。比如,阿根廷、巴西、智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就实行直接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融深化是缓解金融压抑、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广义的金融深化是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的一系列促进金融部门发展的政策组合,但金融深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金融自由化。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积极谨慎地推进金融深化,最大限度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同时需要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加强金融监管和开展国际协调等多种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金融深化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与金融自由化相关联;具有互补性。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缺乏相应的行业性自律与监管加快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推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借鉴金融深化论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7.
胡烁霞  许小平 《经济师》2004,(11):24-24,26
文章通过对中国金融服务业所面临的风险的分析 ,阐明了进行适度保护的必要性 ;同时论述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即GATS中逐步自由化、最惠国待遇原则、经常项目与资本账户和审慎监管四个方面有关适度保护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 70年代初,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深化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些国家必须进行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利率自由化,放开对金融市场的严格控制,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这一理论的提出,既符合当时的世界金融自由化潮流,又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要求,因此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赞同和推广,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与质量效应不同,金融自由化的数量效应存在于水平方向,它主要表现为对私人储蓄率、宏观投资率的提升和(尤其是对私人部门)信贷可获得性的提高等方面.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开始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于2005年取得实质性突破.作为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个步骤,金融自由化应该在水平方向影响着中国的私人储蓄和投资,但鲜有文献涉及此问题.作为一种尝试,以国内金融部门(银行)为代表,本文计算了一个金融自由化指数.利用这个指数,我们就银行自由化对私人储蓄和投资的水平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的数量效应是显著的:自由化指数每提高1,私人储蓄率提高16%,信贷可获得性提高1%,宏观投资率提高9%.本文结论为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水平效应提供了有利的经验证据.它也表明,在过去的一个时期,要素效应仍是金融作用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有三大基本的结构性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分别是: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也可以定义为货币可自由说换)。但是,越来越多国家的经验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金融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对于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但是资本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对于这类国家带来的影响基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