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华 《适用技术市场》2011,(18):142-143
甲醛、TVOC是新建建筑及装修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通过对新装修住宅室内进行实测分析研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将其浓度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并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减少其含量的方法,对人们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田树 《价格月刊》2001,(9):43-43
2001年6月19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对陈颖诉北京工美天成装饰公司因室内装修后室内有害气体甲醛引发的纠纷案作出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费用8.9万元,这起国内关注的首例室内空气污染伤害案,在经历近一年后终于有了结果.据报道,1998年,陈颖先生购买了位于北京昌平区的一套住宅,以9万余元的价格请被告天成装饰公司装修.工程竣工入住后,陈先生感觉室内气味刺鼻,使人咽痛咳嗽、辣眼流泪.经检测部门实地检测,室内甲醛浓度平均超标25倍.陈先生与装饰公司多次协商未果,于去年一纸诉状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3.
室内家具和装饰装修材料是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家具原辅材料涉及到板材,涂料、胶粘剂、纺织品和皮革,都是甲醛的释放来源,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均有涉及到这些产品的甲醛测试标准和方法,而且限量值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4.
一、甲醛含量超标典型案例:想买地板的王女士经过千挑万选,最终定下一家提供了各种检测数据的品牌产品。检测报告中显示,该品牌的木地板甲醛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然而,装修之后的室内甲醛含量还是超标。名词解释:木地板的甲醛污染主要含在基材中,国标《十项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限物质限量标准》中对基材的要求是甲醛含量为  相似文献   

5.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表现在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的急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呼吸系统危害、生殖毒性以及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0.1mg/m^3时,就可能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  相似文献   

6.
<正>空气污染无处不在健康需求催生净化商机案例:1998年10月,天津市民李某购买了市河东区一处住房,新房装修入住后就发现室内空气异常,全家人先后出现不适症状。经检测,室内氨气超标达10倍以上,原因为建筑商使用了混凝土防冻剂所致。经法院判决被告对原告的房屋内氨气污染进行无害处理,同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和检测费共1700元。这是国内首例消费者胜诉的室内空气氨污染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了贵州省黔西南州主产区茶叶样品25批次,对其进行铅、铜、砷含量测定分析。测定结果:铅的含量0.0~0.4 mg/kg,铜的含量7.6~44.8 mg/kg,砷的含量在0.0~0.3 mg/kg。所测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证明贵州主产区茶叶重金属(铅、铜、砷)质量状况安全良好。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更加严重。城市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全国平均值呈上升趋势:SO_2浓度平均值逐年上升,已超过国家标准中的三级标准限值,属于严重污染水平;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有回升迹象,城市颗粒污染物的污染始终是严重污染状态。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冬季节后,经常"云雾霭霭",尤其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南方城市的 SO_2污染和北方的采暖季节大气污染更为突出。1994年SO_2排放量(不含乡镇企业)已达1800多万吨。据88个城市统计,1994年已有45个城市 SO_2超过100ug/M~3。SO_2排放引起酸雨的污染不断扩大,已从80年代初期的西南部地区扩展到长江以南大部分城市和乡村。并向北方发展。目前降水平均 PH 值小于5.6的区域面积1993年已达国土面积的30%,仅两广、川、贵4省由酸雨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就达160亿元。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家具、地板、大芯板、胶合板、刨花板、密度板等都在不断地释放甲醛.而人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身体受甲醛的影响较大,而且,其释放期可长达3~15年。目前许多国家因室内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急剧上升。据专家预测,室内消毒市场2006年为75亿元,并将以每年10%~20%速度增长。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10.
<正>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住宅”标准包括 1.会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如:氡气等)的浓度很低,尽可能不使用易散的化学物质的胶合板、墙体装修材料等; 2.设有换气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质排至室外,特别是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 3.室内的湿度全年保持在40%至70%之间; 4.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0.15mg/平方米; 5.噪声要小干50分贝;  相似文献   

11.
对市场在售的密胺餐具的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耐干热性、耐污染性、耐低温性、耐湿热性、高锰酸钾消耗量、总迁移量;同时,在4%乙酸条件下,对不同浸泡温度和时间下甲醛和三聚氰胺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检验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的密胺餐具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是耐污染能力差,在酸性浸泡液中容易析出不挥发杂质;在4%乙酸酸性条件下,密胺餐具中甲醛和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会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在酸性介质中,密胺餐具的安全使用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改性壳聚糖(壳聚糖黄原酸钠,DTC-CTS)对Cr3+的吸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结果表明:DTC-CTS对Cr3+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7.5,温度40℃,时间3 h,Cr3+溶液浓度100 mg/L,此条件下Cr3+的去除率为95.99%。进行二次吸附处理后,Cr3+溶液浓度可降至0.89 mg/L。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通过提取纯化3种市售牛奶中的酪蛋白,并对所提取的酪蛋白进行SDS-PAGE鉴定。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取的酪蛋白平均浓度为2.02 mg/mL,蛋白的分子量为28 kD。  相似文献   

14.
采集256份市售小杂粮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检测样品中铅、镉、铬、汞、砷含量,对照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7种小杂粮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并采用健康风险分析法评价小杂粮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检测的7种小杂粮中,绿豆中铅含量均值最高,为0.0457 mg/kg;荞麦中镉含量均值最高,为0.0255 mg/kg;红芸豆中铬含量均值最高,为0.2629 mg/kg;汞和砷含量均值最高的均为玉米面,分别为0.0112 mg/kg和0.0650 mg/kg。与国家限量标准对比发现,结果均小于规定限量。同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样品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低于0.700,重金属危害系数均小于1,属于清洁水平。说明该7种受检小杂粮虽存在不同程度重金属检出的情况,但通过膳食途径摄入小杂粮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4%乙酸(v/v)和3%乙酸(w/v)酸性食品模拟液中游离甲醛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在优化试验条件下,在0.011~2.2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且方法检出限可达0.0084μg/mL。改进后方法可用于检测食品接触材料在酸性食品模拟液中微量游离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元泡沫驱中强碱对地层及地面设备的腐蚀问题,在室内进行了无碱二元泡沫体系配方筛选研究.通过检测体系的界面张力及泡沫综合指数,确定了二元体系中界面张力可达到10(-3)mN/m的三种无碱化表活剂及其浓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浓度以及不同水质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初步确定了二元体系的配方:聚合物分子量为1300万,浓度1200mg/L,表活剂浓度0.3%,配制用水为曝氧污水.二元驱的室内研究为实现无碱化泡沫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气升双环流发酵反应器 本技术是采用气升搅拌代替常规机械搅拌,用于消除机械运动剪切力对菌体生长、繁殖的不利影响,并利用了生物节律强化菌体代谢的规律,以气液双环流方式得以实现。1990年在100m~3大型工业实验罐上进行谷氨酸发酵生产试验,平均产酸率7.3g/100ml,平均糖酸转化率54%;而同期60m~3传统机械搅拌罐,平均产酸率6.0g/100ml,平均糖酸转  相似文献   

18.
通过IC反应器处理洗毛废水,研究了进水COD浓度、有机负荷、进水pH值和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C反应器处理洗毛废水,进水COD浓度为4 000mg/L,有机负荷小于18.8kgCOD/(m3·d)时,有机负荷对出水COD的影响不大,COD的去除率稳定在75%以上,当有机负荷高于23.2kgCOD/(m3.d)时,出水水质恶化。运行稳定的IC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酸碱冲击能力,实验条件下IC反应器能在进水pH值6~9之间运行良好。IC反应器在25℃~35℃下运行良好,当温度低于25℃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胜利油田罗801块开展了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微生物发酵实验表明,在有氧状态下,微生物菌体密度和发酵液的代谢产物浓度更高,在溶解氧4.2mg/L时,菌体密度达到最大,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比厌氧条件下低30%.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油最终采收率可迭61.5%,比纯水驱提高采收率17%,比微生物驱的最终采收率提高5.5%.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试验区表现出微生物驱油见效特征.区块受效油井产出液中细菌含量增加,醋酸根含量明显升高,达到400 mg/L,原油粘度呈下降趋势,水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采收率大幅度提高,达到9.42%.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研究表明,空气辅助微生物驱油技术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贺彦 《科技转让集锦》2012,(9):16-16,21
目的:对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对水中总磷进行测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展开精密度实验、准确度实验,并将研究结果同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结果:标准品浓度在0.1~0.8mg/L之间时,室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当浓度在0.8~1.6mg/L之间时,RSD≤2.0%。标准品浓度在0.1~1.6mg/L之间时,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0%,标准品浓度≤0.1mg/L时的相对误差(RE)为±20.0%。结论:在检测过程中,标准样品在不同浓度范围内RSD与RE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