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保险资金压力与日俱增。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养老金支付缺口进行过预测,虽然结果存在差异,但可以看出养老金支付缺口有增大的趋势。为了延缓养老保险支付缺口,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措施。本文通过应用养老保险精算的方法,分析现行退休方案与三种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分析对我国养老保险支付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中寻找适合我国人口现状的最优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相似文献   

2.
分别在两个延迟退休方案下对2015~2050年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方案可以明显缓解统筹基金支付压力,现行退休年龄规定条件下统筹基金缺口约为-33.55~-131.92万亿元,延迟退休方案一条件下统筹基金缺口为-12.68 ~-57.39万亿元,延迟退休方案二条件下统筹基金缺口为-26.94~-80.14万亿元.较快调整方案对统筹基金缺口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但两个方案均无法完全消除测算区间内的统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与手段确保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3.
曹玲 《商》2015,(3):66-67
本文首先指出人口老龄化严重而且速度很快,养老保险资金也存在很大的缺口。然后通过简单的模型说明人口老龄化对"资金缺口"的影响,最后一部分对缓减"资金缺口"提出了延迟退休年龄、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和适当放开生育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贾玉洁 《消费导刊》2014,(7):107-1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期寿命延长,在社保基金存量不足和诸多相关社会与经济问题交互影响的背景下,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伴随着事业单位延迟退休年龄的呼声高涨,延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是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此举既能够减少社会的压力,增加人力资源供给,又能解决社保基金支付缺口等相关难题。  相似文献   

5.
穆艺南 《中国电子商务》2013,(16):179-179,181
近年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巨额缺口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相关部门和学者建议通过延迟职工退休年龄来弥补养老金缺口,本文正是对这一提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金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养老保险隐形债务显性化、个人账户空账、人口老龄化等是导致基本养老资金缺口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应对基本养老金缺口问题,政府应该继续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做实个人账户,主动并尽快偿还养老保险金的隐性债务,拓宽养老保险资金的筹资渠道,提高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运营收益;要继续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起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责任体系。同时,在社会老龄化加速和平均寿命提高的背景下,适当延迟退休年龄也是有效缓解养老保险资金支付压力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商》2015,(11)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延迟退休年龄问题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目前,我国已经将延迟退休年龄提上日程。本文主要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退休年龄的因素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延迟退休的影响,并对我国延迟退休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大雄 《上海商业》2012,(10):22-23
近期,两篇有关国家负债的研究报告发布后,人社部及有关专家因预测我国未来养老金缺口巨大,纷纷提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由此引来了社会的广泛热议,从网上的调查来看,其中质疑、反对声占了绝大多数。按理,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延迟退休年龄或是未来不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退休年龄调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如何缓解养老金压力成为全世界都在致力解决的问题。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很敏感的因素。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我国应提高退休年龄,但推延退休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此措施与现在国内就业紧张状况之间的矛盾,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退休年龄的观点进行分析,以从调整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孙博【延迟退休应让百姓确稳定预期】 面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金缺口,应该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而目前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并没有体现政府的齐老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长远角度看,延迟退休年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同时延迟退休年龄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应该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延迟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性别主流化、人口老龄化升级及社会养老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是否调整女职工退休年龄这个问题。延迟女职工退休年龄关乎男女平等、养老金收支平衡、社会公正建设等。本文基于社会性别视角从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女性初始劳动年龄提高、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男女养老金收益差异大、男女平等的客观需要等方面探讨延迟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并提出分步统一、延迟女职工退休年龄和弹性的退休年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吴永兴  卜一 《商业研究》2012,(7):157-164
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为研究的政策依据,本文采用保险精算技术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动态平衡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云南省新农保养老基金收支平衡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基础养老金对基金收支平衡没有影响;提高农民参保率和个人缴费档次不仅不会延迟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反而会增加后期基金支付压力,加大基金失衡风险;提高基金投资收益率在基金出现缺口以前能够增加基金积累,延缓基金出现缺口时间;增加养老金计发月数能够延缓养老基金出现缺口的时间,减小基金缺口。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两篇有关国家负债的研究报告发布后,人社部及有关专家因预测我国未来养老金缺口巨大,纷纷提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由此引来了社会的广泛热议,从网上的调查来看,其中质疑、反对声占了绝大多数.按理,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延迟退休年龄或是未来不可同避的选择,但何以会引来如此多的质疑声呢?  相似文献   

15.
杨立国  吴亚男 《商》2015,(4):5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保险基金资金需求急剧增长,本文从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出发,探讨推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缺口的影响。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养老金缺口分析(一)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我国建立并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企业、职工三方缴费的多来源、多层次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为每一个参加养  相似文献   

16.
李晓霞 《商》2014,(52):83-83
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如果不能够尽快有效解决养老金的亏空问题,在老龄化高潮到来之际,我国养老金将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解决养老金缺口这一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养老金运行现状的分析,对现阶段及预期养老金缺口金额进行测算,提出通过提高退休年龄逐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个人账户的缴费积累和养老金领取状况,构建基于个人账户可继承性下的生存年金模型,提出衡量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指标,探究改革前后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改革增强了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与职工参保年龄、收入水平无关。降低养老金增长率,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以及有效遏制提早退休现象、提高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等政策有助于增强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娜娜 《现代商业》2011,(33):129-130
随着"白发浪潮"的来临,2008年北京市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保证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同时,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文首先对新农保的各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人口精算模型测算出未来十年的北京市农村老年人口变化情况,对北京市政府未来的养老支付负担进行了精算分析,并分析了影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各因素,最终在退休年龄、缴费率和基金运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敖璟荟 《商》2012,(13):173-173
延迟退休年龄这一决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于此同时社保缺口这一问题也曝露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社保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社保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进行分析,并从这两方面出发提出弥补社保缺口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景鹏  郑伟 《财贸经济》2020,(2):39-53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和内生生育率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预期寿命延长和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设定目标探讨预期寿命延长过程中如何调整退休年龄。研究发现,预期寿命延长使均衡状态的生育率下降、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上升、劳均产出和总产出减少,延迟退休使均衡状态的生育率上升、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下降、劳均产出和总产出增加,二者的影响效应相反,表明退休年龄延迟可以抵消预期寿命延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财政养老负担不增、劳均产出不减、总产出不减三种目标下,退休年龄延迟岁数临界值均随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增加,但三种目标下的经济效应差别较大,且都会降低生育率。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预期寿命延长背景下,延迟退休是一个合理且必需的政策选项;建立与预期寿命相联动的退休年龄调整机制,同时拓宽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渠道和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有助于遏制生育率下降、减轻财政养老负担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