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海参品牌偏好因素的调研,分析消费者在消费环节中各个方面的偏好特点。研究表明,在影响顾客对于海参品牌的消费偏好因素中,不同品牌海参的价格、产地、质量、包装等方面都对消费者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还包括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等基本信息。本文对消费者购买海参的偏好因素作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海参的品牌知名度和增加海参销量的一些建议。在增加消费者对海参的品牌购买意愿和购买习惯的同时,运用合适的方法改进海参的品牌策略,推动水产品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市场二类烟销售情况,找出二类烟销售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市场营销对品牌培育的引领作用,把品牌培育的着力点放在消费引导,有效解决"二类烟"市场份额严重偏低、缺乏主导品牌引领、价位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上,构建梯次化消费、同价位骨干品牌支撑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不断引导区域市场二类烟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从"吃温饱"转变为"吃健康",从"有什么吃什么"到"吃品牌",市民高度关注农产品的高质量、食品安全。上海的涉农展览活动,是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搭建桥梁,让生产企业通过品牌农展会,走向上海乃至世界市场,让消费者通过品牌农展会,认识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本文剖析上海涉农活动的发展现状,浅谈涉农活动的策划。  相似文献   

4.
《成功营销》2009,(6):93-93
市场扫描,探求从需求到购买的关键问题行业专家预测,近几年的海参市场增长不会低于30%。市场扩张,竞争呈白热化趋势,是一片炽热的红海。我们的消费经验是:如果品质严重趋同,价格和品牌将会是首选因素。而这两个因素,獐子岛海参都不占据优势:价格高端,但品牌知名度低,接近自然销售状态。要破局,必须有一个极有说服力的理由。证明自己拥有绝对好品质,  相似文献   

5.
田德生 《品牌》2008,(10):72-73
21世纪已经进入了品牌消费时代,许多企业凭借自身独特的风格、气质、文化特质打造品牌,以品牌搏击市场,同时,消费者也把自己的消费需求定位在对品牌的选择上。近日,各大知名品牌频频被曝光的质量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对品牌消费时代这种"以品牌指引消费"的市场选择方式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用全新的理念打造品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品牌消费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关注、思考、探讨、解决的课题。作为资深营销专家的王毅强先生结合自己成功打造"欢乐田园"品牌的实践,同笔者就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校群体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重要力量,高校市场也成为各大企业争相追逐的市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创立了以高校为目标市场的子品牌。为此,主要通过对上海高校市场的调查,研究上海电信在高校市场中是如何进行品牌推广的,并对其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臣 《中国市场》2008,(40):28-29
在"品牌消费"时代,中小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品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际市场》2013,(1):22-23
2009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破题之后,上海开始全方位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从2010年开始,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和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成课题组,每年就国际贸易中心领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同时根据研究成果,联合主办"上发中心—上外贸"上海贸易中心建设论坛。2010年以"上海发展进口高端消费品牌研究"为研究和研讨的主题,论证发展进口高端消费品牌,对提升上海城市的综合实力,提高上海商业的发展水平,使上海成为与纽约、伦敦、巴黎及东京等齐肩的国际大都市和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9.
引导消费是以消费者心智研究为基础,以专业化测试为保障,通过现场营销、网络营销和体验营销为主要营销手段,挖掘、发现、引导需求为目的的品牌培育基本做法。通过精确分析区域市场,全面调研卷烟品牌的市场"知晓率、尝试率、再购率、主吸率"这"四率"目标,把握卷烟品牌市场发展导向、特定市场发展趋势、消费者产品需求。以心智模式引导消费,侧重满足顾客隐性需求来进行新品的培育工作,实现培育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多姿多彩的当今社会,消费需求越来越趋向个性化,没有一个品牌可以成为"万金油"。缺乏个性、品牌气质雷同的同质化产品显然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论文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了本土品牌缺乏个性的原因,并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品牌消费"时代,中小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品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上海 IMI 市场信息研究所(WWW.IMIyearbook.com)从2000年10月至12月,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西安和沈阳七大消费先导城市,进行白酒消费者市场调查。根据“BMSYS 中国消费者品牌与媒介分析研究系统“的数据显示,西安白酒市场呈现三大特点:季节性消费趋势明显;地域品牌优势扩大;消费阶层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2018年上海消费经济进入主权时代,消费需求升级带来消费产业升级,大型商业地产项目资本角逐升温,商业业态颠覆式创新发展。看到上海商业市场消费升级精彩纷呈。但深入思考不乏存在很多深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文章提出上海消费经济主权时代三大健康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老字号"传统品牌正面临着当前市场和未来市场的抉择与挑战: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以及未来消费人群正在离"老字号"传统品牌而远去。"老字号"传统品牌如何应对抉择与挑战,实现传统品牌的传承与救赎?文章指出,"老字号"传统品牌必须主动研究市场,清醒认识市场,营销未来。实施文化营销、科技营销、时尚营销、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以及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今,服装消费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服装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近几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做了很多努力,但中国自有品牌服装销售却非常少。总结了一些中国服装创立国际品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服装创立国际品牌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上海黄金珠宝藏品交易中心是建设中的上海国际黄金珠宝商贸功能区的规划项目之一.2011年,由市商委和黄浦区政府联手推进的上海国际黄金珠宝商贸功能区项目被列入国家财政部、国家商务部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推进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范围,是上海中心城区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规划,上海国际黄金珠宝商贸功能区将积极依托豫园地区和外滩滨江带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业已积累的黄金珠宝市场经营的基础,在2.1平方公里范围内首期建设十大项目,重点任务是"强化六大功能建设六大平台",即:着力集聚国家级要素市场,强化市场配置功能,建设黄金珠宝采购平台;着力集聚国内外设计人才,强化创意设计功能,建设黄金珠宝研发设计平台;着力集聚权威性传媒和活动,强化信息发布功能,建设黄金珠宝时尚发布平台;着力集聚国际级展馆和展会,强化展览展示功能,建设黄金珠宝精品展示平台;着力集聚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强化品牌集聚功能,建设黄金珠宝品牌消费平台;着力集聚产业链各类服务企业,强化专业配套功能,建设黄金珠宝综合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地域品牌产品,并在地域品牌的运营和推广方面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涌现出来一大批知名地标品牌商品,如"阳澄湖大阐蟹"、"盘锦大米"、"赣南脐橙"等等,这些品牌的产品以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不断扩充市场份额,实现了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长海海参"作为长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是摆在长海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实地调研和学习交流对如何运营及推广长海县的地标品牌——长海海参,做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宁"作为国内体育品牌一线产品一直在市场销售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保持多年的市场占有额持续增加,随着消费者对于健身意识的增加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李宁"品牌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的市场销售和运营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结合目前市场需求状况,谈谈对李宁品牌在江西地区的销售和对营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后特殊消费群体的出现,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一细分市场,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品牌构建,将直接影响其在该市场上的竞争力。品牌构建的关键在于,深入细致的目标顾客分析,了解他们的需求心理、观念特征及其变化,塑造为他们所接受的品牌。本文在分析80年代后消费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创新的品牌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海参是一种滋补食品和中医药膳,中国以及"中华饮食文化圈"是其消费最活跃的区域。海参饮食文化形成于清代,经过数百年的洗练和传承,尤其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弘扬,如今已广为人知并得到普遍认同。现在从海参育苗到养殖、加工、销售为产业链的海参产业已基本形成,其海参制品实现了由原来的餐桌产品到具有高价值保健功能的消费品的一次革命。今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海参消费市场将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