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商》2012,(20):11-11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金融研究》期刊撰文,就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问题表达其观点,他指出,应对系统性危机,政府还是应该及时参与救助,但同时也需要防止道德风险。这篇以央行行长周小川署名的长篇文章《金融危机中关于救助问题的争论》中,阐述、总结了当前政府部门救助金融机构思路、存款保险制度改革、金融税领域的实施原则,以及央行干预、对冲外汇占款措施的宏观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2015,(37)
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应对金融危机,但伴随国际上"去美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货币互换合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推进人民币在境外贸易、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发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匡小明 《中国市场》2007,(52):82-83
我国流动性过剩有着特殊的形成机理,从内因分析,与我国独特的金融制度、刚性汇率制度下对外依存的经济结构、高储蓄和资产供给的相对不足有关;从外因分析,与"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大背景有关。借鉴国际经验,抑制流动性过剩可采取加强预测和调控、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加强财政债券和央行票据联合干预、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管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外汇投资公司、拍卖中央银行资产和债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商》2014,(3)
<正>春节前,央行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对于后续的货币政策预期,市场出现一定分歧。因此,节后央行的201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以下简称四季度报告)也较受关注。在2月8日央行发布的上述报告中称,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上述表述与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基本一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去年大的货币政策取向,央行和其他政策部门可能都觉得没有问题,也就是"中性、不放水"。节前流动性释  相似文献   

5.
《光彩》2013,(7):6
6月,国内银行间市场"钱荒"问题继续发酵,在银行间隔夜拆解利率意外飙升之后,央行并未像市场预期一样注入流动性。6月24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  相似文献   

6.
张欣 《中国市场》2011,(26):77-77,85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央行果断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以及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应对。  相似文献   

7.
2013年陆续推出了诸如SLO、SLF、MLF和PSL等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新型流动性管理工具和传统工具相比的优势以及这些工具的运用现状和调控效果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央行可以主动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是SLO、MLF与PSL,而SLF则是被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目前央行更偏向对中期利率进行引导,对中长期的流动性进行管理。最后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品类价格快速攀升,是粮食与猪肉等农副产品供求失衡、成本上升、国际粮价输入以及流动性过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参考国内以往的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应采取控制货币、发展生产、改善流通、保证供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补贴、救助困难群体等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张军峰 《商业时代》2011,(34):54-55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的供应量.2011年1月以来,我国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6月,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1.5%,再次刷新了历史新高,央行持续保持着紧缩的货币政策,冻结了银行很多流动资金,银行面临着资金压力,流动性减少.本文在分析我国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背景以及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存款准备金对银行现金流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解决对策,为银行应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现金流的冲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先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实施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加大流动性管理,稳定金融市场,为百姓谋利益。  相似文献   

11.
经济形势面临新通胀因素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国内外通胀压力联动,货币流动性宽裕的局面不会改变,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可能带来资金的"挤出效应";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央行的外汇占款冲销干预不够造成流动性泛滥;应对通胀必须切实把好流动性总闸门,首先应控制货币发行增量,这就必须让货币政策回归物价本位、控制M2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外汇占款;其次,应合理疏导既有的货币存量,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加息、扩大直接融资、人民币升值、财政政策回归稳健等。  相似文献   

12.
原本充裕的流动性被无情耗费。面对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SHIBOR)在6月不断攀升至创纪录的13.44%,央行却一直对资金市场各方的哀叹保持着罕有的镇定甚至冷淡,攥紧流动性的态度让"央妈"换脸为"后妈"。某持央行立场的人士表态:"凭什么我要放水,你们拿了钱又不干正事。"是否"干正事"大概成为了此番监管层确定行动路线的新指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初,央行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而其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2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则又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那么,与前几次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相比,央行的措施表明了我国将在2013年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流动性管理呢?要分析我国的货币流动性问题,首先要准确地判断我国目前的货币流动性状况,才能佐证现有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15日,包括欧洲央行、关联储、瑞士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在内的世界五大央行宣布,将在年底前协同执行三次美元流动性招标操作为欧洲银行业注入美元流动性。时隔不多久,中国央行宣布,2011年12月5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约4000亿人民币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当前经济情况分析流动性过剩原因及应对措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主要是指货币在经济体系中投放过量导致的,过多的货币会导致投资与经济过热现象,在理论上也会造成通货膨胀。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流动性过剩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的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针对经济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的一些影响,国家也采取了一些宏观的调控措施来应对.  相似文献   

16.
廖宗魁 《中国海关》2012,(10):71-71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经有所放松,但银行信贷的增长却不明显,这有点类似于欧洲的情况。中国经济仍在持续下行,但央行在年中两次降息后迟迟没有进一步的放松动作,而是选择了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规模来释放流动性,市场对央行下调准备金率的预期频频落空。当经济下行时,央行需要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来刺激经济。  相似文献   

17.
程国有 《商场现代化》2007,(33):366-367
<正>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热门话题,针对流动性过剩我国采取了许多常规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如央行一年连续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数十次发行央行票据。同时,进行了进出口政策调整,如大规模降低或取消数千种商品出口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这一状况,去年央行实行了较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发行了数以万亿的央行票据、先后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六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但是并没有改变流动性过剩这一状况,货币政策的效果让人质疑。因此本文从公开市场操纵、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杠杆三个方面就货币政策在调控流动性过剩上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便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央行及时转向制定了宽松货币政策,利用调降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防止了经济的继续下滑。目前,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企稳好转,央行为了回收流动性,以免引发通胀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及时转向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此,本文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各国退出策略的博弈以及我国稳健货币政策推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到2008上半年,为应对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扩张,中央银行启用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利率等工具,进行大规模的外汇冲销干预.通过建立中国货币政策冲销干预的计量模型,进行计量检验,估计中国冲销系数,得出中国的冲销干预在这一时期是有效的结论.从长期看.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不会改变,人民币升值趋势难以避免,央行外汇冲销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为应对金融危机,紧缩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好转后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