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鹏伟 《商业时代》2011,(17):62-64
企业年金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企业年金的发展关系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系到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负担的不断加重,我国应逐步建立与完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保险三位一体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瞿平 《现代商业》2011,(29):206-207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加以完善。目前已基本构建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多层次体系。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相关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将会逐步提高,针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分析制约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诸多因素,为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企业年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企业年金替代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构建企业年金替代率模型,区分男性和女性的工资增长率参数,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女性企业年金替代率并不绝对低于男性,在参保年龄较早时,女性企业年金替代率高于男性,但随着参保年龄的增加,女性在替代率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弱,男性的优势逐渐显现。第二,单方面推迟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利于企业年金替代率的公平发展;应通过同时推迟女性的退休年龄和提高女性的在职工资来缩小男女替代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加快企业年金发展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香真 《商场现代化》2006,(12):212-213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企业年金不同于商业保险、不同于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不同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作为企业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的第二个重要支柱,它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基本养老金保障水平的不足,满足退休人员享受较高生活质量的客观需求,发挥其补充和保障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和改善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后顾之忧,也利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企业年金是企业为其职工建立的旨在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足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虽然企业年金保险由企业自愿建立,但由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会不断下降,客观上要求企业年金保险发挥越来越大的补充作用,国家有必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和规范企业年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所谓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而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在退休后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保险。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虽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发展还是相当缓慢的。截至2000年底,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员为560.33万人,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3%;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0.2%。可见,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非常小,还难以形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作用还远未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我国年金200年以来的发展规模和现状进行统计,研究发现,2007年是我国企业年金的快速增长年;从企业规模、参保职工人数、企业年金累积规模以及企业年金年度增长数量来看,2010年之后,我国企业年金进入了稳定持续发展的阶段,并且参保人数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年度基金增长率持续在25%以上。其次,从企业年金缴费水平、企业年金投资收益和企业年金领取三个视角对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崔璐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04-205
我们要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要逐步降低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项目的替代率,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和员工自我储蓄保障,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三大支柱中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主要来源。每个在职职工,尤其是年轻人,为了保证退休后能够保持与目前相当或者更好的生活水平,就必须从现在做起,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贯穿生命周期的退休计划。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比较,主要体现在:改革后缩小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范围;改变了养老金筹集方式,适当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了单位及个人的参与度;补充政策建立职业年金,发挥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切实维护制度统一;降低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使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替代率趋于一致,这再次体现了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平等性与统一性,加快了事业单位保险制度的改革实施进程,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是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指导下, 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建立的 旨在使职工在退休后的一定时期内能 获得一定数额养老金的退休保障制度, 是对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种有 效补充。企业年金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5月1日起 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 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 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 养老保险制度。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企  相似文献   

13.
张子学 《商业会计》2011,(25):61-62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企业及其职工依据经济状况自主建立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企业年金又称为职业年金、超级年金、私人养老金计划、公司年金计划、雇主承办计划等。企业年金是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和基本养老保险债务负担日益加重的状况下产生的。随着我国企业年金的迅速发展,如何完善企业年金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成为会计界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围绕企业年金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有着重要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年金制度建设工作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企业年金是一种需要企业和个人进行缴费并通过个人账户管理、养老金待遇和补充养老保险等因素构建的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年金制度成为退休职员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有着巨大影响。本文将着重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进一步提出解决国有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工作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年金信息披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国外一般将其称为私人养老金、职业年金、雇主养老金、雇员退休计划等。按照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企业年金的递延工资概念(Deferred Wage Concept),企业年金是职工劳动报酬的延期支付部分,是职工劳动力价值实现的重要形式。因此,企业年金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费用。  相似文献   

16.
李立宏 《商场现代化》2005,(25):142-143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国外又称"职业年金"、"雇主退休金计划".它与我国现有的作为国家保障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共同构成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职工,退休后除了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外,还能一次或定期领取一笔属于补充养老保险性质的企业年金.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克服公共养老保险的单一性,有利于降低国家基本养老保障的替代率,减轻政府提供基本养老保险所面临的财政压力。中国企业年金市场潜力巨大,但面临税收政策的制约,选择合理的税式模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选择的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EET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试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金系统,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第二支柱是企业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即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私人储蓄养老计划。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其发展关系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人们退休以后生活待遇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个人账户的缴费积累和养老金领取状况,构建基于个人账户可继承性下的生存年金模型,提出衡量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指标,探究改革前后个人账户支付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改革增强了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与职工参保年龄、收入水平无关。降低养老金增长率,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以及有效遏制提早退休现象、提高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等政策有助于增强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国外一般将其称为私人养老金、职业年金、雇主养老金、雇员退休计划等.按照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企业年金的递延工资概念(Deferred Wage Concept),企业年金是职工劳动报酬的延期支付部分,是职工劳动力价值实现的重要形式.因此,企业年金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费用.企业年金计划的安排和养老金成本等因素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企业年金信息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状况的相关信息,应该在企业财务报告中进行适当的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