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个人税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寻求更趋于完好的税制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世界范围内,税制比较齐全的国家普遍实行的是家庭课税模式,虽然目前我国实行家庭课税制的条件还不够完善以及还值得商榷,但是家庭课税制的特有优势告诉我们它应该是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方向.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家庭课税模式对税收公平以及宏观经济的运行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实行个人课税的个人所得税制,难以发挥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而以家庭课税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但是实行家庭课税的个人所得税制,又会受到家庭范围界定、费用扣除以及征管难度和征管成本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推行以家庭课税的个人所得税制,必须要明确界定家庭的范围、合理确定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以及完善征管制度和征管政策。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已确定个人所得税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改革目标,但是二十多年来,课税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关于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质疑越来越多。通过对课税模式的利弊分析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现行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不符合现实需要,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实施条件还不具备,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我国课税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个人所得税作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其课税对象的选择一直以来也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本文通过对OECD国家中分别以家庭和个人为课征单位的不同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情况进行对比,再结合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与税收征管水平,得出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课征对象的合理选择仍然是个人而非家庭的结论,并给出了更具可行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翾妮 《商》2013,(6):129-131
随着我国迅速的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越来越小,此外,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观仍为我国的基本社会价值观的情况下,家庭课税制获得较高呼声,并且已成为多年热点。本文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现状的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税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得出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的利弊,以及对实施家庭课税提出可行的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以个人为纳税单位,其主要优点是能够控制税源,手续简便,节省成本;但存在着忽略纳税人家庭收入构成家庭负担的差异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期待日渐强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尤其是家庭课税制的选择更值得我们重视.本文分析了实施家庭课税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配套条件,并提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涉税环节包括员工缴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和企业年金给付等三个环节。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探讨企业年金的课税问题,分析不同课税模式下企业年金的经济收益,为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课税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个人所得税中勤劳所得和非勤劳所得的课税模式进行探讨,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征管水平下,勤劳所得和非勤劳所得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税模式,并提出个人所得税从分类所得税模式向综合所得税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纳税积极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海茹 《商业时代》2015,(3):113-115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对现今的生活方式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已有的税收理论产生全面式的冲击力。当前国内对于电子商务的课税问题仍有许多争论,关于电子商务课税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动向:控制"资金流"和控制"信息流"。"信息流"仍然沿用传统的课税制理论,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将工作流程信息化、电子化,将课税模式复制于网络平台;而"资金流"则是以金融机构作为管理介质,通过金融机构在资金支付环节的控制以资金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从而进行税款的源泉扣税。无论从何种动向对电子商务进行课税征管,都需要对传统税制理论进行创新并在实践中进行磨合,从而推动中国课税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主要目的是调节居民收入的再分配。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方案的讨论中,课税单位的选择问题一直是专家热议的话题之一。文章首先介绍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类型和我国以个人为单位纳税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纳税方式的优点、主要障碍以及税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悄然而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已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种经营模式油然而生,如企业对企业的B2B、企业对消费者的B2C。"营改增"是我国税务体制的一大改革,在减轻企业税负压力的同时,也给国税局课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营改增"大背景下B2C模式的课税研究,不仅有助于规范电子商务的税收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国税局课税的效率效果。本文以"营改增"为研究背景,从B2C模式的特性出发,探讨我国电子商务B2C模式的课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电子商务B2C模式的课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在征收模式、扣除费用标准的制定、征收单位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建议个人所得税法应选择“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应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各地区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制定附加扣除标准,纳税单位采用以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敏 《价格月刊》2002,(6):41-42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综合课税模式,以年度收入为基础征收.为保证个人所得税的有效运行,美国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征管体系. 1.预扣制度.预扣是所得税征管中的重要制度,原则上雇员的各种收入都由雇主预扣,预扣收入占全部税款收入的七成.根据法律,预扣是收入支付者的义务,必须有效履行.如果没有预扣税款,将承担法律责任及相应的罚款.至于对预扣者支付报酬,在美国是不存在的.事实上,从预扣个人所得税到上解国库,有一个时滞,雇主就可以从运作该笔税款中获得某种补偿.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实质课税原则的作用在于遏制纳税人的避税行为,保障国家的税收利益,然而现在亦有纳税人或法院主动援引来保障纳税人利益的情形。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均为反避税条款,不免在实际使用实质课税原则时倾向于国家税收利益。从税收债务、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和征纳关系的和谐性角度出发,实质课税作为一种法律原则不应当有明显的偏好倾向。需要秉持谦抑态度,坚持法律实质优先,正确使用实质课税原则,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5.
黄彦 《价格月刊》2002,(8):30-31
美国 一、烟税 1、纳税人.指卷烟制造业者和输入业者. 2、征税范围.主要包括:在美国境内烟制造业者或输入业者贩卖的叶卷烟、纸卷烟、嚼烟、鼻烟及卷烟纸,不使用机器制作的手工卷烟、烟丝,以及其他代用品. 3、征税方法.烟税从量定额课征.纸卷烟以千支重量为标准规定差别税额,千支重量在3磅以下的,每千支课税4美元;超过3磅的,每千支课税8.40美元.根据每支不同的售价规定差别税额,每千支最高课税25美元,最低课税2.50美元;叶烟、鼻烟、嚼烟、手工卷烟等每磅课税0.1美元.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课税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将给税收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各界就是否对电子商务课税以及何时课税一直存在分歧.本文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应用福利经济学的有关原理,探讨了对电子商务课税的利与弊,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短期内弊大于利,长期内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7.
跨国B2C在线下载数据类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猛增,其税法问题也日益突出,因而其课税原则有税法上考虑之必要性。公平原则是跨国B2C在线下载数据类产品所得课税的基础原则,因为没有公平原则即无需此类产品所得课税。而效率原则、量能课税原则和居住地及来源地原则是低一个位阶的课税原则,其中量能课税原则是对公平原则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个家庭高负债消费的国家,本文在追溯美国家庭负债消费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二十年美国家庭负债消费带来的主要问题,发现近十几年以来美国家庭负债消费明显扩大,2001年以后在低利率政策和资产泡沫之下负债消费逐渐脱离收入上升轨道而依赖于资产价值的增长;重贷套现政策鼓励家庭增加负债,消费住房;债务负担越来越绑定在中低收入家庭身上。这些问题是应当引起我们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个人所得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分类所得税制也产生了很多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而实施分类与综合的混和所得税制的条件日趋成熟。本文对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研究,总结了进行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改革面临的难点,进而讨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税收法定原则的主要是由课税要素法定主义、课税要素明确主义、税务机关依法稽征等组成。然而在我国的实际征税中,税收法定原则并未得到严格的遵守。本文通过对税收法定原则的阐述,指出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社会现象,最后指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对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纠正,比如授权立法规范性差,税收征收过程中计划征收模式及一些地方政府滥用税收优惠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