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巨大变化,美国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实体经济减速趋势不断得到确认,欧洲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日本经济继续在衰退的深渊中挣扎.以上因素,导致国际资本流向出现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计量分析。第一部分分析比较和概括总结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现有理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因素。第二部分在参考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模型,对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开放度以及政策变量等因素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陆文磊 《新金融》2005,(6):49-53
与“双赤字”下美元汇率将继续贬值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双赤字并不是影响中期内美元走势的主要因素,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美国经济基本面所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才是决定中期美元强弱的关键。2001年的美元贬值,其原因能够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得到很好的解释。随着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相对高增长、美联储继续升息以及《本土投资法》的颁布,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格局有望得到延续,“双赤字”对美元的负面影响有望逐渐弱化。在不出现新的战争或各国央行大幅减持美元储备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2005年美元汇率有望企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选择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及套利、套汇和套价三类因素共六个变量,采集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中国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分析三类因素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在较大程度上由其自身变化解释;在三大因素的可解释部分中,套汇因素的影响最大,且主要表现为预期汇率驱动,套价因素的影响次之,其表现为股价和房价驱动,套利因素的影响极弱。这一结论与中国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现状密切相关,同时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监测管理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各国频繁出现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或流出的现象,极端国际资本流动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参考Forbes&Warnock (2012)的方法,基于54个经济体1991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构建极端国际资本流动时期数据库,可识别四种极端国际资本流动事件类型:"激增(Surges)""骤停(Sudden Stops)""外逃(Flight)"以及"撤回(Retrenchment)"。基于该数据库,分析贸易开放度对极端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一国贸易开放度越高,其发生极端国际资本流动事件的可能性越低。第二,在考虑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后,贸易开放度对本国资本和外国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发达经济体,贸易开放度对外国资本流动和本国资本流动均有显著影响;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开放度仅影响本国的资本流动,对外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贸易开放度对长期资本极端流动与短期资本极端流动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建议我国应继续坚持贸易开放政策,且此后分析极端国际资本流动应将其细分为激增、骤停、外逃和撤回四类,对极端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应区分本国资本和外国资本异常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分类,依照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划分,详细分析各类短期流动对一国汇率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要进行限制。限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方法是对其征税。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资本流动的成因不仅由周期性因素决定的,更是由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全球分工体系、跨境资本红利以及经济发展的内外失衡是资本流动的长期驱动力。在过去20年里,全球GDP年均增长3.5%,国际贸易年均增长7%,而国际资本流动增长14%,国际资本跨境流动越来越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新的不稳定因素,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也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框架下最复杂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对危机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国际资本流动的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这两个角度,探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并分析了国际资本的充分流动,可能给加入WTO后的中国带来的风险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与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国际直接投资(PDl)作为一种比证券投资和银行贷款更稳定的融资方式,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并成为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外部资金的最大来源,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国际直接投资在领域、形式等方面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这些新趋势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入的协整方程,实证分析了2000年至2007年初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考察了利差、通胀、汇率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和股票市场发展等因素对不同性质资本流动的影响。实证分析显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币稳步升值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短期资本的流入套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外利差对短期资本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国际资本流动建立于世纪之交国际资本流动表现出的特征,并在资本流动内部力量及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保持总量规模继续稳定发展、流动性不断提高、区域格局失衡加剧这样一个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在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的同时,对我国外资、外汇等政策的确定和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TVP-VAR模型,研究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地缘冲突造成的国际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在短期内会导致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呈现净流入,但中长期影响减弱,甚至引发资本外流;二是不同商品的国际价格变动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和时变性,具体表现取决于商品自身属性、商品的进口依存度以及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因素;三是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叠加影响,与单一商品市场的影响具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角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1994-2011年来我国的短期资本进行了估算,并实证研究了影响短期资本流动的因素。结论指出,中美名义利差、物价差、人民币汇率和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预期是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协整分析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主要还是短期的波动比较剧烈。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以减缓资本大规模的单边流动,与此同时,外汇管理部门必须改进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控制资本流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提高国际市场效率两个方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际资本的流动规模,各类国际资本(如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流动形式及国际资本流向格局,指出国际资本流动既使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也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分析这些变化,有助于把握九十年代时机,有效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稳定与发展。一、近十年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 1.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际资本流向最突出的特征是全球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美国,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金融市场为国际投资提供了更好的投资回报,因此,美国经济及美元汇率的前景如何,成为国际资本流动格局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政府充当着我国国际资本流动最后债务人的角色,我国国际资本流动毫无疑问对我国的财经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我国财政规模无疑地影响着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与一国的汇率制度的相互关系和汇率变动的相互影响程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中国国际收支表中的资本和金融账户进行分析说明,以期找到国际资本流动目前在中国新的变化,然后以短期资本流动、汇率和利率联动影响机制为理论依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短期资本流动和真实汇率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得出结论:仅仅依靠汇率手段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加强汇率和利率机制的协调配合,加强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在中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世界经济从严格的国际壁垒和分隔走向全面的区域联合一体化,而资本率先实现了大范围的跨国界流动;本世纪,资本流动的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目标。本文以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特点和中国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