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机市场在不同的农村经济状况下,有着不同的内函和产品结构形式。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开发地区,农机市场的表现形式如何?笔者以为:农机市场必然紧跟农村经济发展的潮流走。 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农村生产资料物资市场的新需求,随之农机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差异。莆田市地处南亚热带,倚山面海,有山、有水、有海、有岛、有平原,不仅有山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王超安 《农机市场》2005,(10):17-18
从田间作业到为整个农业、农村提供各种所需要的农机产品,目前,我国8000家左右的企业可以生产14大类,95小类,3000多个品种的产品,能够满足“三农”需要的各种农机产品的设计、制造。在农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用户在购买农机时,对农机产品的造型越来越高度关注。在农机市场上,农机外形已悄然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农机外形:产品竞争的重要筹码在农机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技术等没有多大的差别时,产品的造型设计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为此,国内外的一些企业把农机产品外形的亮化设计,当作农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筹码。与国外农机产…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农机产品的发展目标将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导向,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在继续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一批有潜在市场的新产品,填补空白,增加企业活力,并注重引导生产向经济规模迈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扩大出口和替代进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农机市场》杂志社:值此2003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和“中国农机与国际市场”暨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隆重开幕之际,我首先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向主办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农机行业作为我国机械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机行业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率先走向市场。我至今记忆犹新,二十年前,原农机部就是在合肥召开的第一次产销直接见面的全国性订货会议。经过二十…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机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许多农机企业的高质量、高技术、物美价廉的农机产品的销售业绩却上不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认真研究农村市场,没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农机企业必须做好营销定位:挖掘农机产品的情感因素,做好产品情感定位;充分认识农民的真正需求,做好产品实用性定位;以服务农村为宗旨,做好企业文化定位;重视农村环境差异性,做好产品地域差异化定位;洞悉农村市场特征,做好营销模式定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类农机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促进农机商品流通、帮助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邢玉升 《北方经贸》2013,(11):66-67,69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加快农业机械化是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当前,黑龙江省的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农业的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比,黑龙江省的农机工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农机工业的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开发新型农机技术和产品,以及充分利用工业基地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劳动力资源,以打造农机工业强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从市场需求形势看,1996年农机产品市场需求将好于1995年。在产品结构上1996年农机产品市场仍向多元化发展,大中小型、高中低档水平都有需求。但经济、实惠可靠的中小型农业机械,还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主要依据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问题:农业生产力水平、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农机产品市场还不很规范,且土地过于分散零碎、劳动力转移和资金等都存在巨大的困难,导致农机产品造价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加快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拓宽投资渠道;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和法制建设,扩大内需,使之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缺少农业劳动力的问题,支持提升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韩国从法律制度层面调控支持发展农机,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都安排相当规模的财政资金,支援农机企业研发新成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小农机产品为主流、门类齐全的农机制造生产和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引爆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为农机行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拖拉机产销量连攀新高.企业集合度越来越高,据统计.2006年中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销量和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市场形势越来越好。同时.农机市场实物量的变化.给农机行业的营销机制、产业结构和产品换代升级带来了不同类型的冲击波。纵观行业特点,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热点转换纷呈,拖拉机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2.
一、产品技术发展指导观念 1.农用运输车产品更新换代趋势不可逆转 农用运输车是农机企业顺应农村经济发展而开发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交通运输工具,农用运输车产品脱颖而出,得益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策的稳定,它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因此,农用运输车产品在经历了起步、高速发展、平稳发展的三个阶段之后,产销量增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机商品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市场放开,为活跃市场、繁荣农村经济、支援工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为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坑农事件的发生,更好的搞好售后“三包”服务工作,推动农业生产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今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用车、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农机产品市场持续火爆,形成农机发展的热点。那么,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农饥市场,还会形成什么新的热点?哪些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对我国农机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高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情感观念不断发展,他们不再只是关心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产品,也开始关注核心产品之外的企业文化,追求情感方面的满足。因此,农机企业要开拓好农村市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情感营销定位: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定位;产品形式的人情化定位;尊重农村的地域差异化定位;服务农村的体验营销模式定位;关注农村的企业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三农”工作的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发布了“一号文件”,加上当前国家专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强势拉动,以及入世后国内外市场平等互动的竞争平台,引发了农机市场的“变局”。从当前的农机市场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机市场已经有多种模式支撑农机工业的健康发展。——惠农政策打造绿色通道。国家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引爆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2004年中央对地方的农机补贴是7000万元,加上地方配套的4.1亿元,拉动了农民几十亿元的消费。从…  相似文献   

17.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山东省农机集团总公司与农机行业同仁和广大用户一道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借此新春到来之际,我们首先向农机行业同仁,《农机市场》杂志社致以新春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我们的广大农机用户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2003年是收获的一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山东省民营经济会议和全省企业改革会议的召开,为我们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机生产企业价廉质优的产品,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机市场》杂志及时、大量的信息,为我们指出了多种销售渠道。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8.
流言 《农机市场》2011,(7):22-24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企稳向好和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机行业在去年创下的历史高台上持续稳健发展。预计到6月底,我国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幅在20%左右。而作为农机产业的核心板块和农机市场龙头的拖拉机产品,尤其是大中拖拉机产品当属首功。  相似文献   

19.
杨昆 《农机市场》2023,(5):27-29
<正>自2022年12月1日以来,农机企业积极推进国四产品的上市、推广,全面进行市场布局,完成了产品的批量投放。多数农机企业逐步加大产品宣传与推广力度,争取获得国四产品销售的先发优势。2023年市场整体形势判断一季度,农机市场部分主机产品同比出现30%左右的下滑幅度。从当前的市场环境看,国四产品切换标志着农机产业走向中高端产品阶段,高品质产品继续引领、推动行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一直 《农机市场》2022,(2):30-32
伴随着农机市场的转型升级,农机新型主体的崛起,农机补贴政策的科学导向,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变化,传统农机流通商业和盈利模式难以为继,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一方面,农机经销商两极分化加速了行业洗牌的步伐;另一方面,客观上要求经销商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上创新,实现从销售到营销,从卖产品到卖产品与服务的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