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珠江三角洲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路径,指出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深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珠江三角洲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形成了建立全市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保”转“城保”和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三种路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碎片化”依然存在,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集体福利倾向严重。珠江三角洲继续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应加大制度整合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防止和克服农村居民参保的集体福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将长期面临老龄化加快的严峻现实,但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差距.在推进城乡统筹战略的背景下,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探索、发展、整顿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四个发展阶段,尤其是城乡统筹过程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推进城乡养老保障服务均等化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63.8%的农村人口,其中6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593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36%,高于城镇的6.29%。据预测,到2030年,农村65岁以上老人为1.2亿,占农村人口的17.39%(城镇为13.1%),而农村目前仅有7.8%的人口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凸现,迫待进一步完善。一、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1992年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有31个省(区、市)1955个县不同程度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4.
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只有农民的养老问题也得到了很好解决,那么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才算真正地得到了健全。在经济体制二元结构之下,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性。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往往是针对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显然,施行覆盖农民的全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是最终目标。但是,目前能否把农民纳入社会统筹型养老保险?如果不能,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具有实效的制度来面对农民养老问题?我国农民当前的养老方式目前,家庭子女养老仍然是农民的主要养老方式,而农村中的孤寡老年人则…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明显的城乡差异性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应在妥善安排农村农民当前养老保障同时,逐步将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融合,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践行,如何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显得尤为紧迫。文章通过介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解读《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内容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性矛盾——对当前改革思路的法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嘉兴市在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进程中的现实基础和阻碍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改进的建议.认为与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近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应当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出台的医疗改革方案把农村人口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这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一个民生工程.尽管政府所倡导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解决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是一个不错选择,新型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8年的参合率也达到了90%以上,但由于没有跳出就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论合作医疗的思维,同样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形势下走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明显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差别入手,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及其社会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取得了很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为8770万人,离退休人员为2450多万人,离退休人员占在职职工的2793%。从国有企业反映的情况看,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比重很大,呈快速增长的势头,企业的负担相当严重。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对职工的积极性和社会的稳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建立和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覆盖范围小,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没有建立社会养老保险。退休费以职工档案工资的一定比例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积极稳妥地推进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的全民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形成健全均衡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从而更好地解决老人老有所养的根本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尽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在快速推进,然而,无论是在养老水平、制度覆盖面、参保方式等方面,还是在运行机制方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都存在较大差异,这无疑会不利于实现我国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而考察在现行二元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政府决策原因,将有利于政府从明确责权利、完善配套政策和创新制度设计等方面,为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建立制度衔接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大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五大统筹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082名重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分析和重庆现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研究,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提出了构建低门槛、使参保、广覆盖、易流动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就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特别是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进行了部署.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绩显著,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很严重,新的阶段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工作的活力,开创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传统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方式仍将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养老保险制度想要完全替代这些保障形式,还需要一个长过程。但是现在这个制度框架毕竟是搭建起来了,农民养老的制度性保障走上了正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会逐步完善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约有1.02亿人,乡镇企业职工约1.38亿,估计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约占我国城乡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五分之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46.5%。由此可见,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