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评论     
快速增长:“未来之星”的新标准又是一年了,不知不觉,《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未来之星”已经是第5届。放眼望去,在中国商业杂志圈,能够把一个排行榜连续做5年,并且越做越好,日趋完善,殊为不易。而且,从往届中选的盛大、携程、用友这些今天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企业来看,《中国企业家》的“未来之星”排行榜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2.
如果促进了中国人投资价值观的成熟,那是我们这个榜单7年来最宝贵的收获《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未来之星”已连续评选7年了,7年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147家未来之星背后的投资故事。“未来之星”的诞生,就和投资联系在一起。2001年开始评选“未来之星”,起意于当年设立“二板”(创业  相似文献   

3.
读者     
“未来之星”正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几年来最为“洋气”的一批“未来之星”,互联网、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基因等企业占据了主流, 记得过去的“未来之星”排行榜里总是看到很多制造业企业。看来《中国企业家》“押宝”的新公司,正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与去年百度排名第一时的众望所归不同,橡果国际排在“未来之星”第一名有些让人吃惊,印象中的橡果就是整天灌输广告给那些家庭主妇和老太太们,实在不怎么高端。不过在看了对橡果的介绍文章之后,才知道这家公司并不只是在“垃圾时间”播电视广告那么简单,营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家》杂志影响力、权威性和发行量的迅速扩大,不断有各界读者尤其是企业界的朋友向我们提议:世界上几大财经杂志几乎都有对全球企业界的种种排行,某些权威排行榜甚至已经成为那些国际大刊的重要标志。既然把杂志定位为中国未来的《财富》、《福布斯》,《中国企业家》为什么不搞自己对中国企业或中国企业家的排行?  相似文献   

5.
曾兰 《中国企业家》2006,(10):34-37
从2001年走到今天,《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起的年度“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评选已经六度花开。每年,我们会向100家经过各方推荐和精心筛选出来的“未来之星”候选企业领导人发出调查问卷,根据他们的回答情况,我们有机会从一个切面真实地触  相似文献   

6.
徐征香 《中国企业家》2014,(12):102-105
2014年4月起。《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企业家商学院开始了新一轮搜寻中国商界“鲨鱼苗”的行动,我们希望通过一届届“未来之星——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评选”,让中国商界那些躁动着的新生力量脱颖而出。也使更多人得以借此窥探未来的风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09,(11):70-70
自2001年开始举办“21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评选,至今已经第9个年头,该项排行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针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的评选。此项调查活动由《中国企业家》独家主办,旨在发现并推举中国企业新星,探究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之道。为了寻找本届21家“未来之星2009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中国企业家》杂志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企业局、  相似文献   

8.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6,(12):26-32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第六届《中国企业家》杂志“未来之星”深圳迅雷公司创始人程浩说。“创新首先是一种态度。”2004年“未来之星”企业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深有感触。“不创新则死。”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一语惊人。 6月3日,西安。中国企业成长论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的2001年,由于创业板的萌动,《中国企业家》杂志开始寻找中国商业的"鲨鱼苗"。自此及今,一批批涌现的未来之星见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0.
吴海民 《现代企业》2005,(9):35-35,39
《福布斯》杂志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财经杂志,凭借其独到的视角和强大的影响力,《福布斯》被称为“资本家利器”,全世界的企业家们无不以能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当作一种殊荣。当《福布斯》把。目光聚焦中国富豪时,作为享誉全世界的财经杂志,开始了对中国富豪进行数字意义上的集体检验。《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除了给中国民营企业家创造财富带来激励效应和示范效应,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带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金错刀  曾兰 《中国企业家》2008,(11):64-64,66,68-70
“公司必须增长,但是以错误的方法寻求增长比不增长更糟糕。”哈佛商学院创新管理大师克里斯滕森的这句提醒,放在中国更加让人胆战心惊。什么是正确的高增长?谁是真正代表未来的新兴力量?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一年一度的“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所要着重回答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家》的“未来之星”排行榜做到第9年,第一次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今年上榜的21家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全诞生于千禧年后,绝大部分企业的年龄都没有我们这份榜单的年龄大。它们是全新的21世纪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07,(12):12-12
资本市场的未来之星《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11期打开最新一期《中国企业家》未来之星,感觉很是惊讶。记得去年的“未来之星”几乎被互联网或者IC设计等高科技领域公司包揽,短短一年间,风水轮流转,这一次打开目录遍寻却已少见此类公司痕迹。  相似文献   

14.
中展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5,(11):26-31
“5年前,一个年轻人看到一本杂志评选‘未来之星’企业,心里就期盼着自己能够在将来成为其中一员,今天我终于做到了!”这是上海优博展览集团董事长单大伟在第五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颁奖典礼台上发表的获奖感言。在5年多的时间里,单大伟的优博展览集团已经把“住交会”做成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展会,其举办地址也从广东移到上海。而同样在这五年里,《中国企业家》主办的“未来之星”从浩如烟海的中小企业中共评选出105 家具备高成长能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鲨鱼苗,这其中不乏像用友、盛大这样已经成长为行业领袖的大鲨鱼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一份创业公司名单背后的技术创新史又是21家生机勃勃的小巨人公司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未来之星——21家高成长性创新公司”的第23年。23年里,共有483家创业公司出现在这份名单上。梳理这23年的名单我们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是中国创业公司发展壮大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05,(1):22-22
<正>谁是“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答案是任正非。继 2003年推出首届“年度25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排行榜”之后, 《中国企业家》杂志“2004年度25 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排行榜”于12月12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中国企业家》杂志“200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正式揭晓。  相似文献   

17.
牛文文 《中国企业家》2008,315(9):17-17
蔡洪平是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的第一位香港金融界人士。不单是因为他所领导的瑞银投行在这一轮大牛市里的“特立独行”和高歌猛进,更因为他这20多年来帮助和服务过的一长串内地著名企业家——一其中不少已经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另外一些也将成为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18.
百度是互联网抛给中国人的又一个惊叹号。仅仅几个月前,李彦宏还是中国企业家“21未来之星”的代表人物,但几乎在一夜之间,他已经跻身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之列。  相似文献   

19.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10,(11):64-65
倏忽之间,《中国企业家》“未来之星”评选进入第十个年头。加上2010年度的新晋者,累计登榜未来之星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已达210家。  相似文献   

20.
曾兰  申音 《中国企业家》2007,(11):48-53
“7”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在《圣经·创世纪》里,上帝用了六天来创造世界,然后把第七天定为神圣的休息日。7是一个旧循环的结束,更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而《中国企业家》杂志每年一度的“未来之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