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宵刚过,“用工荒”再度凸显。同往年相比,今年的“用工荒”无论从程度、范围,还是结构,都出现了新特征。就流向而言,农民工已由“单向度输出”转变为“多向度流动”;就范围而言,招工难正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就持续性而言,区域性、结构性工荒已经常态化。(《新华视点》2月7日)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13):92-94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各地用工难、用工荒问题日渐突出。然而,受到经济、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度较为缓慢,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劳动力的供求矛盾问题。本文通过对186名河北省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民工融入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制度、房地产价格、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年龄是影响农民工融入意愿的主要因素。根据实证研究结果,需要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城镇生存能力,另外需要降低融入城镇的门槛。  相似文献   

3.
春节过后,“用工荒”席卷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沿海城市,尤其这些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临沂市,部分中小企业也遭遇了“用工荒”。与此同时,广大大中专毕业生与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却又碰到了“就业难”。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春节过后,东中西部的农民工争夺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不少城市纷纷出台限购令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用工荒”与房价过快上涨并存,这两种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5.
笔者最近在湖北、云南和四川等地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正在出现三大转变:主体从“农民工”到“民技工”,诉求从“吃饱饭”到“要体检”,发展从“讨工资”到“要身份”。地方政府和企业如果不应对这些新变化,忽视农民工权益维护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将有可能遭遇农民工“用脚投票”,加剧用工荒。  相似文献   

6.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农民工在献身城市发展的同时,热切期盼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河北省唐山市创新农民工工作措施,推出农民工进城“五个无障碍”通道,打破了城乡间长期存在的身份壁垒,让农民工及其子女真正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样的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20世纪80、90年后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打工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和传统的20世纪60、70年后的农民工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和诉求,这就导致城市中的用人企业出现招不到员工的情况,从而陷入新生代农民工的"用工荒"的困境。本文基于对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现实情况的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视角下"用工荒"问题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支庞大而又尴尬的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既是中国二元性结构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渐进改革的缓冲剂。随着“用工荒”的不断加剧,“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着重研究农民工在地域选择时的考虑因素,从而在本质上考察农民工社会地位“二元性”形成在内在原因,最后,结合实际,指出农民工摆脱身份尴尬、待遇不公等窘境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也出台了改善女性农民工生活质量等的相关政策,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能完全解决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本文提出梯度融入概念,望以逐层、逐步的方式,分具体情况、逐渐改善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  相似文献   

10.
依据新疆605份维族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文章从经济立足、社会接纳、文化交汇三个方面对影响维族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融入对于维族农民工并不乐观,表现在经济立足上虽然找工作不难但收入盈余不乐观,并且无稳定住所保障;社会接纳上又因民族身份而受到排斥,存在工资低或被拖欠现象;尽管外出务工就业弱化了宗教的影响,但是汉语水平低、饮食不便仍然不利于维族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为突破“城乡隔阂”和“民族差异”带来的城市融入障碍,输入地政府应以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为基础从社会管理角度向维吾尔族农民工提供务工机会;将少数民族农民工按工作区纳入社区管理,就地解决维族农民工稳定就业与子女上学问题;维族农民工也应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提高务工技能和接受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1.
“招工难”,卷土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节前后,人社部先后数次组织开展了部分地区企业用工情况和农民工外出就业情况调查,并分析了部分地区、部分企业招工难的情况及原因,发布了相关数据和正在采取的措施。为准确理解和正确看待“招工难”现象,本刊特发《“招工难”,卷土重来?》、《“用工荒”: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用工荒”:警惕农民工中年失业》等文,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于1月31日发布。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合金量很高的强农惠农政策。其中,不但“农民工”三个字眼出现了12次之多,而且提出了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传递出党和政府对大约2.4亿农民工和占农民工总数超过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本期特邀业内专家撰文,对诸如迫在眉睫的民工荒,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企望及如何融入城市以及农民工的权利贫困等问题进行阐释和剖析。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就业》2012,(3):18-18
应当以农民工子女接受公立学校教育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切入点。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同在一所学校上学,会增加他们与城市文化的接触和学习,孩子的家长们也会多一条与城市家长或城市文化沟通的桥梁。此外,还可以从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入手,推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如更多地开办社区图书馆,在那里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可融入式空间,既增进社区孩子、大人间相互沟通、联系,也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周海江 《长三角》2011,(5):56-57
如今,80后和90后已成企业用工主体,这些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员工,目前全国约1亿人。他们在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城市易、融入城市难的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人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5.
如今,80后和90后已成企业用工主体,这些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员工,目前全国约有1亿人。他们在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城市易、融入城市难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大矛盾。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也关系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入手,总结归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以及制约因素,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策略,即以完善社区工作为手段,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7.
1月4日,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这是中央就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政策文件。今后,就业、医疗、住房等社区服务项目将逐步覆盖农民工,社区在拟定社区发展规划等事项时,也将听取农民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及其城市融入状况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1980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从农民工分层分化即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差异,以及异质性要素对城市融入程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差异和分化导致了其在城市融入程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务工目的、交际网络、流动模式、职业、收入水平等异质性要素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具有影响;务工年限及其差异对其城市融入水平影响不显著。建议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措施的制订应该考虑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东 《中国就业》2011,(7):56-57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打工一族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职业期望值更高,物质和精神追求也更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但对农村生活有着普遍疏离感,是典型的“农盲”,在融入城市生活中又面临很多困境,产生很多困惑。怎样才能找准他们的人生方位,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20.
《辽宁经济统计》2010,(8):32-33
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经济障碍、生活质量障碍、素质障碍、社会权利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一般而言,农民工融入城市经历三个层面: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而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五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