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的《凤凰周刊》刊登了《<马燕日记>怎样感动了世界》。马燕在日记中这样记述:“今年我不上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流不干。”马燕日记震撼着一位叫韩石的法国人,是他把马燕日记带向了世界。 韩石这个法国人对中国的9年义务教育感到很奇怪——那些生长在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女童们,因为无法得到正常的教育,以  相似文献   

2.
喜书与喜钱     
有两个少年乞丐经常到大善人家附近的街道行乞,样子非常可怜,大善人觉得他们这样的年纪不应出来乞讨,便问他们为什么当乞丐。一个小乞丐说他是从农村来的,叫喜书,父母给他取这个名,是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胜过父母,跳书,只想弄钱。”  相似文献   

3.
甘肃民县小寨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乞丐村,村民80%都有外出乞讨的经历,李玉平是这个村子唯一一个考到外面的大学生。按说,这样一个村子,出了一个大学生,应该是一件让全村人都很骄傲自豪的事情,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村民嘲笑李玉平他们家,认为他们家养了大学生也没啥用处,将来没准还不如他们乞讨赚钱多。记者(以下简称“记”):一般出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村子的骄傲,为什么村民对你反而是这样的态度呢?李玉平(以下简称“李”):一方面就是家庭的问题吧,家里人逼到那个程度,逼得很穷很穷了,没办法,你拿着钱去读书,读回来还是没用,他们认为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这样就对了,千活不能使蛮力,要用巧劲。”5月6日上午,在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小麦田里,“农场主”华福昌正在一边指导工人干活,一边挥锹清沟沥水。在安徽省天长市永丰镇,华福昌是大家公认的种田能手,曾当过10多年的村支书,做事雷厉风行,  相似文献   

5.
声音     
《英才》2008,(4):22-22
“我们是以种田为主,打猎偶尔为之。如果有好多机会,也不排除做其他投资的可能。”——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风险官汪建熙将“组合投资委托给境外公司”比喻成种田,“直接投资股票”比喻成打猎,以此来说明中投今后的业务倾向。  相似文献   

6.
读懂自己     
人们一直提倡读书,读好书,但是很少提及要好好读自己。看清别人不容易,读懂自己更不易,真正能读懂自己的人绝对可谓心灵上的君子。人有一双眼睛,生来可以看世界,读别人。而要看自己也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面,这一面也是朦胧而不真实的。在解读自己时,常常有不少人总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淡季看楼的人不多,因此,你要利用这样一个“清净”的场合,好好看清楚楼盘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在售楼部、样板房,还是你真正准备居住的房屋,3大场景都是不可错过的。  相似文献   

8.
萧山涌现500多名“农业厂长”浙江省萧山市,近年来涌现了这样一批特别的厂长、经理,他们的职责是:管企业里的职工种田。萧山市闻堰建筑工程公司副经理汪灿龙对农情农活了如指掌,公司476名职工家里哪个没完成种植任务、哪家田里有抛荒,他立即督促职工回家种田。...  相似文献   

9.
风舞飞扬 《财会月刊》2014,(2):I0007-I0007
不要用老师吓腕孩子 过了新鲜劲儿,有些孩子可能出现不愿意到学校的想法,或者磨磨蹭蹭“争取”迟到,或者在门口哭闹不进教室,或者装病……有些家长会说些“让老师好好管管你”、“等着挨批评吧”之类的话,可是这样多数会引起反作用,让孩子因惧怕老师更不愿意上学。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每个人都需要去上学”,让他明白到学校学习是不容商量的。  相似文献   

10.
邓李彪 《广东质量》2003,(10):28-30
江泽民同志曾经多次语重心长地强调:“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同志以上论述,我认  相似文献   

11.
“读书”的诱惑──假冒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招生案曝光记农秀红"优惠":冲着"优惠"而去人们对受教育者将来预期的收入一直持乐观态度。困为,受教育不但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而且是人们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一个前提。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如果你又望子成龙望女...  相似文献   

12.
那是我坐公共汽车去博物馆的路上,我旁边坐着母女二人,听说话知道那个女孩在读高中,她对妈妈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身体不够修长,皮肤不够白皙。她说女孩如果不漂亮,将来就不会找到好的工作,自己这样,将来会有好的运气吗?她说现在“人造美女”很多,  相似文献   

13.
“农盲”现象不可忽视在田间劳作,常听老农们唉声叹息:"现在青年人不会种田了,将来怎么得了!"笔者身在农村,根据本人的耳闻目睹,对老农们的叹息深有同感:下懂农业、不会做农活的"农盲"增多,农村劳力严重断层,农业接班人是个值得引起重视的大问题。只要稍微留...  相似文献   

14.
提到丧失信任,让我想起一个发生在唐“贞观之治”时代的故事——那一年,由于天下大治、国泰民安,全国只有几十个死刑犯人判决秋后处斩。官员们出于显示“仁政”的需要,就放这些死刑犯人回家探亲与亲人诀别,秋后回监牢等候处决。结果到了秋后,犯人们居然一个不落地回来了,官员不解地问:“回来就是等死,你们本可以有机会逃生的呀?”可是犯人们却说:“我们本来就犯了死罪,官府却对我们这样仁爱,我们就是回来等死,也是心服口服。”官员们很感动,请示上司以后,就把这些犯人释放了。  相似文献   

15.
听骂     
一天老师来家访 ,对父亲说我哥读书懒 ,成绩差。父亲说 :“山里娃读几年书就够使了 ,十八岁就给你(指我哥)讨床席 ,早成亲早好。”山里人把媳妇叫“席” ,草席的席。老师无奈。老师又到邻居木娃家 ,木娃和哥同续四年级 ,一样的读书懒 ,成绩差。木娃父亲一听老师说了 ,就骂木娃 :“为人在一个好字。读书 ,你要读好书 ;种田 ,你要种好田 ;当干部 ,你要当好干部。外面的世界大着呢 ,读好书才会有出息。”那是个夏夜 ,哥没挨骂 ,哥想看看木娃挨没挨骂 ,木娃果然挨骂了 ,哥听得入迷。当时木娃父亲在乡里当干部 ,而我父亲是老实的种田人。木娃父…  相似文献   

16.
今年,河南省对全省农民免征农业税,并通过“种粮补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然而笔者最近在河南省扶沟县发现,面对这一“惠农”政策,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免征农业税,就等于“种地白种”,种田农民当然拍手称快,而更高兴的则是那些“不出力不流汗,不用投资不种田,不怕天涝不怕旱,不管庄稼丰和欠,别人种地他收钱”式的“假农民”。这些人有的是端着“铁饭碗”领着工资的干部或教师,有的则是“拳头硬、兄弟多”有权有势的“钉子、难缠户”。这些人在村里调整土地时,想方设法优先承包了数亩责任田,然后再转包给人多地少以种地为生…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处理原则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会计准则对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会计处理规定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关于融资租赁出租人的会计处理规定还值得探讨。因为“长期应收款——应收融资租赁款”是一个债权账户,它核算的是向客户收取的债权,全部债权收回后该账户应该是平账户。与这个账户相类似的是“应收账款”账户,“应收账款”账户核算的内容就包括为客户代垫的运杂费,企业在销售时为客户代垫了多少运杂费,将来就可以从客户那里收回来多少代垫款项。  相似文献   

18.
那时候,是开展真理大讨论的年代,我压根还不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也不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不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只知道“读书蛮过瘾”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于是我也就喜欢买书,喜欢读书,喜欢藏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我吸引力最大的当数连环画。尽管父母含辛茹苦养育着八个儿女,但作为排行老七的我仍奢望着:如果能够买上一本自己喜爱的连环画该多好啊!在我记忆深处,这样的愿望太多了,小镇上仅有的小书店一有新到的连环画,我就会和小朋友们一起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19.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344(15):108-111
“这些年,在企业家里边,我是出国最早的,又是职业跨度最大的,做过跨国公司,做过加拿大的外交官,回来又创业,又做社团,又做智库……如果要我反过来看读书对我的影响,我觉得读书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20.
最近,温家宝总理和网友交谈时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可谓语重心长,是对现实的一种警世恒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