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美国的养老保障体系采用的是典型的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是强制实施的联邦公共养老金,即老年、遗属及残障保险计划(Old Age Survivors and Disable Insurance,简称OASDI)。第二支柱是由政府雇主或者企业雇主出资,带有福利的养老金计划.前者为公共部门养老金计划,是指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为其雇员提供的各种养老金计划,后者为企业雇主养老金计划。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增加,在20世纪60、70年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强化和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保障,由国家法律强制加入,保障层次较低,覆盖合格的居民或公民,通过养老保障税或缴费的形式筹集资金,如美国的社会保障计划,英国的公共养老金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补充性养老保障,由雇主自愿发起,雇员自愿参加的待遇水平较高的养老保障计划,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如美国的401(k)计划、403(b)计划,英国的职业年金,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第三支柱是个人退休储蓄账户,以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形式存在,如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等。这些改革显著地改变了退休收入保障的职责,由仅仅政府负担,变成企业、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  相似文献   

3.
401(k)养老金计划是美国目前参加员工最多的企业养老金计划。美国广大的企业职工通过积极参加401(k)计划,踊跃为自己将来退休收入进行储蓄,并将自己401(k)计划账户的资产积极投入到美国的证券市场中,使401(k)计划成为美国当今证券市场中最为活跃和重要的投资股东。美国2006年养老金新法,促进了养老金对股票、基金的投资,将对美国资本市场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税收政策是推动私人养老金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拥有典型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其中占据主要份额的401(k)计划、传统个人退休计划(Traditional IRAs)、罗斯个人退休计划(Roth IRAs)的税收政策具有代表性,其特点在于:建立缴费与税收递延额度上限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促进养老金积累;根据雇员及其家庭成员的雇主养老金计划参与和收入水平等情况,设置差异化缴费与税收递延额度上限;立足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相似的税收优惠模式设计并打通资金跨支柱转移渠道;基于惩罚性税率设置有限宽松的提前支取制度,严监管与重需求并举。美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对我国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改革的启示在于:我国应注重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模式,扩大优惠范围;充分利用现阶段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税收优惠模式高度一致性特点,加快推进跨支柱资金转移渠道建设;适度提高税收优惠上限及缩小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税收优惠额度差距,促进制度公平;适度放宽提前支取情形并设置提取税率,引导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现行养老金会计核算的现状 1.在不同的养老金计划下会计核算方法应有所区别。养老金计划分为既定缴费和既定收益两种类型,新准则中养老金仅作为职工薪酬的一部分来规范,从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实情出发,采取了既定缴费制下的会计核算方法,没有体现出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区别,而是将其合二为一等同对待。  相似文献   

6.
关博 《保险研究》2011,(9):53-59
现金余额型养老金计划是美国职业养老金近年衍生出的创新模式之一,作为混合型计划的一种,其兼具确定给付型和确定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特点。本文运用比较法分析了现金余额型养老金计划的运行机理,进而在分析我国目前职业养老金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指出现金余额型养老金计划对我国职业养老金建设的借鉴意义,具体包括:DC计划不是职业养老金...  相似文献   

7.
混合型养老金计划是国际养老金计划发展的重要趋势,现金余额计划是美国养老金混合计划中发展较好、规模较大的一种私人养老金计划。该计划具有较低的养老金计划成本、资金筹措较具弹性、养老金给付享受政府担保、较好的激励机制、较强的透明度和携带性、为雇主和关键员工提供更高的福利保障、与其他计划搭配的计划组合效应等特定优势。美国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颁布实施后,该计划的年龄歧视、转换期的养老金蚀损、给付贴现则所导致的制度法律风险得以消除,使该计划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美国现金余额计划对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绍光 《中国金融》2006,(17):33-34
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直比较滞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计划的一个特点是其融资来源主要是政府的税收收入,比较单一,所以,其养老金改革并不像企业那样要直接面对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的突出矛盾。尽管如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仍然有改革的必要。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普遍推行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将会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公共部门雇员的终身雇用制,雇员的流动性会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扩展,也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划在制度安排上保持社会一致性。所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划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小东 《中国金融》2005,(20):13-14
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传统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与运营机制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所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正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反映。《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4)》大力提倡三支柱的养老体系,就曾以澳大利亚作为成功的案例。作为一种典型模式,澳大利亚的养老体系在制度构建、运行机制、监管安排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薛薇 《涉外税务》2007,(8):22-27
不同税制模式和个人所得税征税方式对养老金计划的影响不同,而养老金计划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如何定位又主要取决于公共政策对储蓄以及不同储蓄形式的态度。比较国际实践,从税制模式、储蓄传统和长期资产管理来看,我国公共政策不需要鼓励养老金储蓄,但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来看,又需要对养老金储蓄形式给予一定的鼓励。因此,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应该对其给予适当税收激励,但不需要很大力度。考虑到我国分类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制,本文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养老金计划应该采取TEE模式(养老金缴款不允许税前扣除、对未支付的资本收益或资本利得不征税、对领取的全部养老金收入不征税)。  相似文献   

11.
赵青  李珍 《保险研究》2017,(10):87-101
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储蓄)的关系是一个经典却争论不断的话题。本文根据国际比较福利权益数据库提供的21国1971年以来的跨国宏观经验数据,构建长面板数据模型,为公共养老金制度与居民消费的真实关系提供跨国比较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采取哪种估计方法,不论对于单身户还是家庭户,各国的人均GDP水平对居民消费支出的正向显著性影响结果最为稳健,这与绝对收入假说相一致。公共养老金覆盖率对不同GDP分组国家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养老金覆盖率对居民的消费促进作用仅在低GDP分组国家较为明显,而在较高GDP分组国家影响减弱。可见,公共养老金制度促进消费的经济功能并不能被夸大。这对于各国制定合理的公共养老金政策,理性看待公共养老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年金计划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各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机制,荷兰年金计划的改革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下调基本养老金计算基数,确保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养老金的计发不再完全反映物价指数".这一实践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年金运作兼有DB计划和DC计划的特点.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虽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不会面临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的给付高峰期,但考虑到年金计划的可持续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努力平衡各参与方的风险与利益.  相似文献   

13.
风木 《云南金融》2010,(9):39-39
如今,美国许多州都面临严峻的公共福利计划资金缺口问题,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高潮将临,加之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共福利计划何去何从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世界各国一直在不断努力寻求解决的途径 ,至今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会计处理上 ,西方国家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养老金的性质及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原则 ;借鉴西方 (主要是美国和IASC)养老金会计领域的研究成果 ,分别就两种养老金给付方式下的会计处理进行论述 ;结合我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养老金计划及会计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期有关我国养老金改革的消息在市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养老金如何改革以及引进美国401K养老金体系上的理解上,普遍存在着误解。本文将在对中国当前养老体系的特点和问题有充分理解之后,试图对401K计划与股市的行情发展进行深度分析和介绍,从而让大家能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中国版"401K"。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养老金制度体系的问题是公共养老金保障不足,职业养老金覆盖范围有限。英国自2012年10开始实施“自动注册”的强制性第二支柱计划,该计划涉及面广,分阶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通过养老金监督局和信托制度(NEST),增加指导,辅助实施。文章分析了此项改革的来龙去脉,并认为此项改革是英国养老金一揽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过去30余年公共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引起的问题的修补,也是完善养老金体制的重要突破。英国此项改革的一些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多数中东欧国家第二支柱养老金的发展都经历了实行强制性参与制度,并将公共养老金部分缴费转移至第二支柱个人账户,后又降低转移幅度,缩减私人储蓄规模,因待遇领取阶段存在多种问题又提供退出选择,允许将第二支柱个人账户余额并入公共养老金制度并领取全额公共养老金的历程。这不仅降低了建立第二支柱的意义,也增加了公共养老金支付负担。如何在不增加公共养老金制度负担基础上推动第二支柱发展,成为中东欧国家关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周晖 《财会学习》2005,(5):43-45
对于养老金的会计处理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研究较早,其养老金会计体系比较成熟。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仅对社会保障机构的养老金会计作了规定,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同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在对国外养老金计划及其会计处理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我国食业养老金会计处理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的社会保障预算主要涉及老年保障制度、就业保险制度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等3项制度,其中,老年保障制度与就业保险制度采用政府公共预算,加拿大养老金计划则独立编制专项基金预算。由这两方面着手,文章对加拿大社会保障预算进行了深入的经验分析,并发现对中国有如下启示:政府应建立社会养老金制度,并将其支出纳入政府公共预算;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养老保险基金应进行严格精算,以保证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政府应大力促进基金的市场化投资,进而实现专项基金预算下的结余基金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基本理论和缴费进行分析,比较确定给付型企业年金养老计划与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养老计划的各方面的差异。从养老金的给付情况来看,确定给付计划不但可以保证雇员退休后得到稳定,持久的退休金收入,还可以为其提供健康给付、伤残给付等辅助养老金,充分实现了社会保障的目的。从建立成本的情况来看,确定给付型计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