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对东、中、西部以及西部地区内部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城市化的模式设计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旨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 ,同时带动小城镇发展是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的最佳选择。房地产业在西部城市化进程中会起到主导产业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 ,实现房地产业与西部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目标首先要从投融资体制创新和完善法律体系入手。  相似文献   

3.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经济乃至社会结构都因这场产业革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各国开始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实证了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发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21世纪的历史选择.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还很不合理.造成西部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产业结构老化,技术水平低以及小城镇主体虚弱等.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以加速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21世纪的历史选择,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城市、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还很不合理,造成西部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市产业结构老化,技术水平低以及小城镇主体虚弱等,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以加速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的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时城市化“推拉”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动力机制相异。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刺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应走重点抓好区域中心城市的道路。文章从城市的经济实力、人口构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11个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研究,并为其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要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战略必须把握好城市化的推进次序,合理处理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三者的关系,注重发展农村城镇化,并坚持实施“适度集中型”农村城镇化战略,统筹规划、城乡互动、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以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然而,城市化却具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地区发展过程的基础,可以带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具有破坏性,许多政府都无法有效实施城市规划,从而造成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污染、卫生设施和教育服务供应不足等现象,继而使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如何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步做到经济繁荣、环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今所有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选取国际上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成功案例,新加坡、温哥华和曼彻斯特,分别阐述其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并总结经验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经济基础脆弱、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动力的城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持续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动力,新型工业化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以东、西部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西安市、成都市、昆明市这六大典型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程度进行测算,并对东、西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六大典型城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且呈现出东部普遍高于西部地区的规律;西部城市的旅游产业和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增长态势比东部城市好;旅游产业滞后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2.
从刘易斯经典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到托达罗的三部门人口流动模型,对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研究都是在工业化迅速扩张、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很大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依靠城市很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阶段,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主要从农业内部空间的扩张着手,形成通过农业产业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和城市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途径。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各区域间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东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间居二者之间。西部城市化发展滞后,严重阻碍着西部经济发展,形成工业化与城市之间的相互掣肘。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形成和城市化动力支持结构的构建。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决定了现阶段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主要包括 :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外部力量的拉动力 ,区域市场环境建设形成的内聚力 ,经济结构调整与非农产业发展的吸引力 ,农村内部扩张的推动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为了实现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发展城市化是促使这一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采取什么样的城市化战略选择是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大中城市为主而不是以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战略是西部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及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是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之举。本文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发展路径、发展动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以生态建设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设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集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环鄱阳湖城市圈。  相似文献   

17.
制度因素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非常关键的因素,我国西部地区①的城市化进程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分析,提出西部地区应继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组合来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相似文献   

19.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才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能否顺利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最关键的也是人才因素。当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的流失十分严重,这不但影响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进程,也影响着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有效的防止人才外流,以加速城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开发的新一轮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不仅是推进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动力。甘肃省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 ,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 ,激活农村市场 ,这关系到我省现有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