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洋 《民营科技》2014,(3):177-177
哈尔滨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城市,其城市中的建筑集多种元素于一身,一些历史建筑具有非常好保护价值。但在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给历史建筑的保护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所以对于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如何在其保护过程中积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对当前哈尔滨历史建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在地域建筑保护过程中与当代设计的有效结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北京川底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归纳了川底下保护规划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估、规划原则、保护范围划定、建筑保护方式和相关政策建议等内容,以期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将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与此同时,天津市还成立了由市长戴相龙任主任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及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促进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天津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城市,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天津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开发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在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市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和市场运作的路子。《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的实施对于继承和弘扬天津历史文…  相似文献   

4.
历史建筑承载着历史因素完整表达的重要意义,只有对历史建筑进行持续保护,才可能让历史建筑在新时代承担起传承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现存的旧城区文物建筑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资金保障,普遍存在日趋衰败的现象。文章以段祺瑞府旧址为例,对衰败原因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保护性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从建筑保护、城市发展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前提下,一系列改造再利用的方法和经营策略,意在探寻一条保护历史文脉与当今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新道路,并使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和实地调研,总结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遗产特征,分析提炼整体性保护要素,对比分析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遗产的突出价值和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遗产的现状问题,构建整体性保护体系,提出一定的优化完善策略。这一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青岛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对于构建和完整再现青岛历史记忆,全面保存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同类型、同等级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更新手段,均有具体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佳  过伟敏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137-140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建筑测绘,结合镇江近代历史背景,从建筑学与设计艺术学的交叉视点出发,运用大量一手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对镇江伯先路—京畿路历史街区街道形态的分析,以及对其中历史建筑从空间到造型所进行的分门别类的认知研究,充分挖掘其中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建筑生存现状,对该街区的保护开发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研究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现存的旧城区文物建筑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资金保障,普遍存在日趋衰败的现象.文章以段祺瑞府旧址为例,对衰败原因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保护性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从建筑保护、城市发展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前提下,一系列改造再利用的方法和经营策略,意在探寻一条保护历史文脉与当今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新道路,并使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量化分析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津,已有746栋建筑被命名为“历史风貌建筑”,这些建筑是天津城市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既是天津的特色,也是未来天津城市发展与更新的依据和生成源。对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及其组成的街区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对于保护历史建筑、保持城市文脉、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城市更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历史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能运用的绿色节能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探究了不同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改造要求,明确了对于历史建筑来说维护其文脉传承和风貌延续是首要的原则。其次,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说明了文献中历史建筑绿色节能策略及其细部设计策略等信息。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应用,说明了历史建筑更新中应用绿色节能策略的设计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吴静  白旭 《价值工程》2014,(17):116-117
历史建筑记载了大量城市历史文化的信息,它们是不可复得的文化载体。但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部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棘手的问题。本文以云南陆军讲武堂为例,分析其纪念价值、文化价值,找出历史建筑创造经济价值的一般规律,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从而给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来摆脱大拆大建的模式,既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又使城市文化得到了传承。  相似文献   

12.
城市历史街区的再生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热潮中,历史街区的保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以往的保护经验已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求。针对再建与保护历史街区的双重需要,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整体保护、功能置换、多元与共生、回归街道的再生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St. Petersburg'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makes it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n Russia. However, as government subsidies continue to dwindle, the city is increasingly dependent upon private sources of financing to restore and preserve the many seriously deteriorated monuments and building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whether the economic and legal environment in St. Petersburg provides sufficient incentives for private investors to undertake historic rehabilitation projects. A pro forma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a developer's return on investment in new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city versus rehabilitation of an historic residential buil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historic preservation a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for a developer to make a reasonable rate of return on historic preservation the square meter price of residential space would be affordable by only a small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Simultaneous changes to multiple leg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are recommended to encourage additional private investment in historic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特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浩  李小羽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彩插中1-4
本文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天津建筑风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及其与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天津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天津建筑风貌中存在的缺憾,如忽视了旧城改造与历史文脉保护的关系、建设了一批假古董、建筑领域萌动着浮躁现象等,进而提出了要突出天津城市建筑风貌的特色与亮点,借鉴中外建筑艺术,创建具有21世纪天津风格,代表现代文明的天津文化品位,集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城市建筑,形成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城市特色.具体应做到:接轨世界建筑潮流;延续中国建筑文化;保护古代、近代、现代等历史传统建筑,并提出了保护历史传统建筑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香港相关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在城市更新中关于机构设置、拆迁安置、楼宇修复和历史建筑维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分析其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作用,并对国内城市的旧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态保护与文脉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经常出现重形态特征保护,轻历史文脉传承的问题,从而陷入形神不一的误区,对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形态与文脉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基本要素,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关系,采取合理方式,在保护形态特征同时,传承历史文脉,使历史文化名城形神兼备,不断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7.
陈婷 《价值工程》2011,30(6):43-44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建筑的去留往往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旧工业建筑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以保护建筑的前提下,以增加经济效益的方式进行革新和活化,为保护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思路。本文以广州市太古仓码头旧仓库为例,探讨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价值、方式和革新的意义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圣彼德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建城历史虽短,但作为俄罗斯昔日的首都,不仅有着气势宏伟的建筑群,独一无二的城市全景与标志性建筑,而且处处都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已成为俄罗斯国家特色和复兴的标志。这座经历了近310年风雨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1000多个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是世界城建艺术的珍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对象。其特色保护无疑凝聚了全俄罗斯的智慧与才华,让我们共同解读其经验,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