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占主导地位的动机是谋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和政治动因,针对这些动机,提出了应从体制上解决不当盈余管理的观点,并且提出了战略目标下适当盈余管理体系,期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或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监督公司内部利害关系各方的行为,有效降低基于各种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在阐述国内外盈余管理文献的基础上,假设拥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更愿意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通过构建合理的并可度量的信息性盈余管理衡量方法,使用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4—2016年公司季度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性盈余管理视角下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需要关注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投机性盈余管理更倾向于误导投资者,信息性盈余管理则是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内部信息。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性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促使管理层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就要优化股权结构,形成产权多样化的股东制衡机制,实现股权结构的合理优化。拥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更愿意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者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和盈余信息含量。因此,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信息性盈余管理为动机探究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把双刃剑,适当的盈余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股价、平衡资本市场的作用,但过度的盈余管理会改变原有财务信息的真正含义,误导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而注册会计师凭借自身专业能力和独立性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能够对被审计单位起到有效的监督。本文将分别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进行归纳,并对两类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 2011~2015 年的 A 股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实证检验了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在融资需求驱动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融资需求越强烈,发生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越大,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容易引发非效率投资问题,但盈余管理并不总是会降低资本投资效率,基于融资需求的盈余管理对缓解非效率投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管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以2001—2016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发现:(1)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重、成长性、盈利性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符合信贷市场管制,使得银行偏好低风险的预期,这较权衡理论更能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2)权益再融资要求将上市公司划分开来,使得两组公司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差异,且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在组间也完全相反。(3)高度管制的资本市场制度下,存在资金盈余的公司倾向于保留内部收益;存在资金短缺的企业,其融资选择受到权益再融资要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企业性质等制度因素的限制;整体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较低,每年只有5.0%。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管制增加了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交易成本,使得有资金剩余的公司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动机,而存在资金短缺的公司在融资时又受到资本市场制度的影响,选择权有限。因此,基于自由选择融资方式的资本结构研究在中国可能缺少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界定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内部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运用现行的会计政策、会计法规,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交纳、报酬激励等方面取得一定利益的会计行为。企业盈余行为作为一种会计行为,必然受动机支配。因此,研究盈余管理应首先从动机入手。  相似文献   

8.
市场操纵的心理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操纵是资本市场的客观现象。市场操纵的心理学基础是欲望性需要层次的逐步膨胀化和衍生性行为动机的不断资本化。而在市场操纵的需要和动机中,操纵成本和预期收益之间的不对称起着直接的作用。控制市场操纵,要在增大市场操纵成本和降低预期收益的同时,积极进行市场投资主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资本市场能够稳健地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实情况,提出四个假设,采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度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仍存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以往占很大比例的关联方商品和劳务购销形式的盈余管理越来越趋于淡化,而关联方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同时,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盈余-回报模型为基础,使用Stata软件研究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年到2010年的数据,得到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国有控股股东的性质对企业盈余质量有正向影响的作用,而两权分离度与盈余质量负相关。本研究依此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会计盈余质量和优化资本市场的成长提出些许对策和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尧 《冶金财会》2006,(12):42-43
<正>一、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一)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是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资本所有权和资本经营权的分离,即所有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他人完成经营任务。两权分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应该是一个统一体,无论是资本的所有者还是资本的经营者,都应为一个目标,即实现最大化的盈余;但是,在实现这个最大化盈余的过程中,经营者和所有权者的目标往往背离。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而是借口工作需要乱花股东的钱。再如对盈余的分配比例问题,资本所有者总是希望凭借对财产的最终拥有权分享全部盈余,而资本经营者却希望保留一定比例盈余扩大生产经营,甚至还要考虑自身的回报,比如需求加薪、提高福利待遇等。另外,资本所有者对资本经营者的信任问题,会采取必要手段实施对资本经营者的监督,而资本经营者则会逃避资本所有者的监督,如此等等,必然会出现资本所有者与资本经营者的矛盾,矛盾的最终结果是:资本经营者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会计造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12.
自股权激励办法施行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激励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然而实证发现,盈余管理会伴随股权激励发生,实行股权激励公司在业绩考核第一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现象,而业绩考核前一年并不存在。在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上,公司选用考核范围更广的业绩指标能减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行权时长的增加会给管理层盈余管理造成一些困难,从而抑制管理层在后阶段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现实资本市场的运行表明,投资者与公司经理人都可能存在非理性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割的环境下,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具有内在的股权融资冲动,损害流通股东的利益,并削弱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本文基于市场非理性假设,构建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模型,并对由此产生的资本结构如何影响公司治理及其改进提出了一个思路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管理层盈余预测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在梳理现有国内外有关管理层盈余预测与会计稳健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提出了披露、自愿披露和披露"好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的假设,细化了管理层盈余预测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研究。为验证上述假设,以Basu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使用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盈余预测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降低;自愿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比强制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更能显著降低会计稳健性;"好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比"坏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更能降低会计稳健性。研究结果对完善中国管理层盈余预测制度、加强"坏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披露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新生代矿工的安全管理水平,结合积极心理学和行为动机理论,建立安全变革型领导、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和新生代矿工安全行为的理论假设模型。基于304位新生代矿工的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Bootstrap方法,分析作用路径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安全变革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新生代矿工安全行为,也是影响矿工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除发挥独立中介作用外,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在安全变革型领导与新生代矿工安全行为中也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正向调节新生代矿工心理资本和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工作满意度越高,心理资本对新生代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16.
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高管有为提高自身薪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不强。此外,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有所下降。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在订立高管薪酬契约时并没有考虑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学者围绕终极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率,进而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主要集中于控制权、所有权及其分离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和盈余管理等方面。本文就此作了回顾和简要评述,并提出一些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于ST公司中,这种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还会干扰财报使用者做出准确的财务决策。本文着重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如同会计造假一样会歪曲企业的盈利状况,从而误导投资者作出不正确的投资决策,盈余管理就像疾病一样有其外在表现形式,本文从6个方面对企业盈余管理“号脉”。  相似文献   

20.
以2007-2010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决策有用观为基础的操纵性应计项目与信息观为基础的盈余反应系数两个角度来度量盈余质量,探析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经理人管理防御与盈余质量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经理人自身特征中年龄对盈余质量有显著影响,学历对盈余质量没有显著影响,任期对盈余操纵和盈余的市场反应有不同影响;经理人激励因素中,报酬对盈余质量有显著影响,持股比例没有显著影响;约束因素中,独立董事比例没有发挥监督作用,股权集中度只影响盈余操纵,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