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方针。随着当今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尤为突出,这更需要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以当代价值,指导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网络传播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网络参与主体范围扩大化,舆论引导主体多样化,舆论引导内容碎片化。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和正确舆论观念等哲学内涵为指导,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减少网络上“舆论失焦”“舆论反转”“舆论搭车”等传播乱象。引导新闻工作者、自媒体从业人员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管媒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和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祖国观是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形成了关于祖国及个人与祖国关系认识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研究邓小平祖国观并发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韩丽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8):10-11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遗产问题的根本看法,其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当代意义,发挥其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内涵,推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对中国的青年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并成为我们认识青年和开展青年工作的思想底蕴。这不仅为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准备,而且对今天正确认识青年和开展青年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围绕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家办报”的思想,阐述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以及在新形势下重提“政治家办报”的现实意义,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8.
陈晓莉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7(2):80-82
信仰教育是当前思想理论教育的迫切任务;正确坚定的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好学风建设,引导他们在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丁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Z1):4-5
一直以来,农村与农民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极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西方的农村问题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列宁和斯大林在农村建设实践上,在当时较落后的俄国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在取得宝贵经验的同时,为后人留下了教训与警示。这些经典作家对农村建设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后盾,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当前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农村思想的当代价值,亦即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农村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和组织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职责分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才能发挥整体效应,形成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1.
12.
李正兴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96-10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科学追求与价值追求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必然有着特定的价值指向。从根本价值指向看,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从主体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服务;从实践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体现着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需要,并规定着其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西方并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一股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本文试图在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倾向和理论特点的基础上,简要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15.
王幸平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78-81
在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着本体论与认识论两种倾向,从而导致了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与“实证化”,这种理解不自觉地陷入了传统形而上学而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通过对于物质概念的政治旨向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特质得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政治旨向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对于资本主义批判性、现实社会的实践性以及未来社会理想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6.
17.
姚惊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5-6
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始终存在着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从根本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一种科学与理性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与开放性,因而是一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 相似文献
18.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3):123-128,F000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出这三个层面,基本上没有对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对待民生的态度,决定政权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张玉虎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3):4-8
章阐明青年运动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重点论述青年运动产生的社会根源,如政治矛盾激化,经济因素促进,重大历史事件引发等等,从而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主义青年运动观的科学性,正确性与重要意义,启迪和警示人们务必理智地对待青年运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