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子约  盛媛 《发展》2015,(3):70-71
有学者预测,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的GDP达17.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IMF的数据是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得出的。根据这一算法,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为16.5%,而美国所占的比例为16.3%。IMF还预计,到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是第一个面临养老保障问题的国家,伴随着出生率下降及人口寿命延长.养老保障为各国普遍面临问题,许多国家养老保障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基本形成合理的养老保障体系和科学的基金投资模式。智利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始自于1981年,在截止到2004年底的24年间,其养老金年均增长速度为28.3%,累积规模占当年GDP(2004)之比达67%,运作较为成功。对智利企业年金一尤其是其投资与监管模式进行认真地的总结与研究,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大陆正在经历一个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新里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中国大陆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44.6%,和制造业占比拉近,相距不到1%。而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预测,今年大陆服务业占GDP比重将首度超越制造业。目前中国大陆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内需市场正在以每年两位数字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去年达2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00万亿元新台币,规模相当于台湾7年GDP的总和。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首先,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中国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十年。如果其他条件都比较稳定,计算的结果是2022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21.6万亿,那一年美国是19.61万亿,中国人均GDP是1.48万美元,美国是5.9万美元。在总量上超过美国一点,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是有的。但问题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老龄化,不同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口老龄化到社会老龄化美国用71年,中国仅用21年。美国养老基金2010年达到18.89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63%,是其GDP的120%;中国养老基金加总额为1.5万亿元人民币,是美国养老基金的1.27%。美国的养老基金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得到了实惠;而中国养老基金由于空账运行、缺乏市场运作,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国亟待创造条件让更多国民拥有财产性收入,特别是养老基金;应提高公民的养老金教育和管理能力,政府治理养老金市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1978年中国经济开始面向世界 1998年中国经济已经影响世界 2018年中国经济必须溶入世界 2038年中国经济可能引领世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连续二十七年的高速增长.1978年,人均GDP只有379元,相当于168美元,而且当时人民币值被大大高估.2005年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10倍于1978年的水平,而且现在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其间GDP增长幅度更超过10倍.中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目前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2万亿元,按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折算,约合1.24万亿美元.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那么,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在1000美元和3000美元水平的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33-33
4日,世界银行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JGDP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以日本对西欧发达经济体的直接投资额为因变量,将经济规模、出口额、人口、投资环境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引入引力模型之中,利用引力模型对2008年日本向西欧各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情况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结果显示GDP、出口额、人口、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都能较好地解释日本对西欧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情况。其中GDP、出口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呈正相关关系,人口、人均国民收入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发布数据确认,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名义GDP为1.29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名义GDP达到1.34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科学决策》2006,(8):64-64
世界银行日前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G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DP总量,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对此,邓聿文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中国在改革后用不到30年的时间使得经济超过英国,的确让人欣喜。但是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在超英的背后,中国付出了很大代价。在世行的同一个排名上,中国人均GDP仅1740美元,排名全球128位。而若按人均收入来说,排名则更靠后。一边是收入不高,一边却是物价畸高。最近,美国的一家研究机构公布了全球主要城市的物价和消费情况,北京和上海都挤进了物价最高的前20名之列,排在巴黎、罗马之前。中国虽没有一流的收入,却有一流的消费;  相似文献   

12.
GDP增长8%,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吸引外资跃居世界首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投资、消费总量均突破4万亿……面对2002年中国经济呈上的这份漂亮答卷,人们不禁要问:2003,中国经济是否还有增长空间?中国经济的亮点在哪里?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200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以下亮点: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寻 《辽宁经济》2009,(8):17-17
一、金融危机下国内外养老基金投资分析 自2007年中期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爆发以后,全球股市主要指数都出现了20%以上的降幅,养老金所持权益类资产也大幅缩水。这次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种养老资产损失了大约5.5万亿美元,其中,自愿性的“企业养老金”(“企业养老金”主要指企业补充保险,包括个人退休账户和养老保险合同资金)首当其冲,损失了大约5.2万亿美元,强制性的公共养老金(即社保基金)由于将80%的养老基金都投资到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类资产,因此受到的冲击及其损失很有限,只有大约1500多亿美元,全球主权养老基金(SFPs)缩水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大时代     
这是一个激荡的岁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时代。1978年我国GDP总量为2168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仅为1.8%;到了2014年10月, IMF发布报告称按照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式,预计2014年中国GDP规模是17.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然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式受到了较多质疑,普遍认为在实际汇率的计算下,中国GDP超过美国将在2020年左右,但无疑如今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首个万亿美元区域经济体横空出世.广东省发改委披露,预计2013年广东GDP增长8.5%,成为中国首个超6万亿元的省份,也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建设按小平同志制订的发展战略分三步走。八十年代翻一番我们已经实现了,九十年代翻一番也实现了。2000年中国GDP总量达到8.9万亿人民币,相当于1980年的6.4倍,超过中央在1980年提出的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以上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2007年,欧元区15国的GDP为13.881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13.84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但根据IMF的统计数据,2007年欧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所占份额为26.38%,美元所占份额则为64.02%,欧元只有美元的41%左右,完全不能反映双方的经济规模对比。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09,(4):63-64
平安养老作为中国首家专业养老金公司.目前已经拥有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3张资格牌照。自2006年开始正式运作企业年金以来.凭借众多客户的认可.已经在受托和投资领域成为市场的领跑者。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首先,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中国来讲是非常关键的十年.如果其他条件都比较稳定,计算的结果是2022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21.6万亿,那一年美国是19.61万亿,中国人均GDP是1.48万美元,美国是5.9万美元.在总量上超过美国一点,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是有的.但问题也相当严峻,目前现实非常复杂,从东海到南海中国遇到的挑战是国际性的,有很多我们自己不知道的岛屿被外国占领,而且是军事要地.有很多资源产地被外国占领,是我们将来依赖资源供给的源泉.美国也不愿意让中国那么顺制地发展,就像美国也不愿意看到欧盟有一个强大的未来一样.中国与世界已经连成一体,但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自然的、平和的共赢存在.  相似文献   

20.
2022年伊始,东莞正式成为全国第24座GDP破万亿城市,也是全国第15座"双万"城市(编者注:GDP超过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千万人).相比于去年9650亿元GDP的临门一脚,如今轻轻一跨,总算是圆梦了. 如今,东莞与佛山终于在经济体量上站在同一起跑线,广东第三城之争再次引发关注.大部分观点认为,尽管佛山目前尚处于领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