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金融业从业务角度可分为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两大类,前后台业务相对分离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数据集中的完成为商业银行后台集中处理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抢滩布局,外资银行先进的业务处理模式给我国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带来变革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银行业各项业务不断增长,而银行网点和前台柜员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基层银行网点的营运压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代理业务已经是各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代理业务大部分都用批量处理的方式完成。为满足关于前后台业务分离、后台业务集中、风险集中控制的要求,利用现有的代理业务传输系统,设计了新的批量代理业务集中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建设银行自2006年实施营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大力推进前后台分离,通过营运后台集约化的集中核算、运行、配送和稽核作业,支持营业网点由交易核算向营销服务的转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成效显著。伴随着大量业务在营运后台集中处理,风险日益集聚。加强营运风险管理,对于建立风险控制有效、运营质量高效、作业成本降低的营运管理镕系,服务营业网点转型,提丹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一些风险集中的业务,如大额票据的处理,为了规避风险,大都采用集中方式处理业务,利用电子影像技术和工作流技术构建了全新的现代化金融业务处理流程——前台受理,后台处理。前台受理强调简化网点终端功能,前台只负责鉴定票据的真伪和进行简单的审核,然后扫描单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后台业务处理中心集中处理。这种模式集中反映了目前国际上金融业务处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大力改善前台服务水平与效率,已成为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商业银行借助IT技术,掀起了以前后台业务分离、建立集约化营运体系为核心的业务处理模式变革。商业银行前台业务向后台集中,意味着以提升前台营销服务能力为导向重塑现有业务流程,将前台从业务处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满足客户差异化服务的需求,国内银行纷纷开展了以专业化经营、流程化管理和精细化运作为特征的后台业务集中运营。后台集中运营是指借鉴工序化作业、工厂化生产的理念,将前台网点部分非实时业务的集中处理、规范化运作和流水线作业,实现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降低运作成本,增强风险控制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外商业银行后台业务集中处理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早,原因是在以降低成本为主的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推行非实时业务前后台分离和后台集中处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外商业银行的后台业务处理模式不断优化,初期业务处理流程由原来的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进行简单物理迁移,逐步转向后台业务工厂化、流水线方式。同时,后台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后台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已形成完备的用工和绩效考评、内部服务协议、成本分摊等后台管理机制,服务对象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8.
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依托网络技术和影像技术,对会计业务实行集中处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流程分离化、影像化、标准化、专业化以及风险控制的系统化、过程化的特点分析,探讨会计业务集中处理后给商业银行在运营流程、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及产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管理的具体建议,即严控会计单据录入的真实性审核,从源头堵住风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集中作业处理效率和质量;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强化集中业务培训,提高集中作业队伍专业员工素质;做好科技支撑,保证集中业务处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金融电子化》2003,(7):90-92
随着各家银行机构前台业务系统架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把目光转向其后台业务监督系统的新技术应用。如运用影像技术存储银行每天产生的大量业务凭证;强化安全防范实行集中方式的业务后督;运用 OCR 字符识别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后台处理业务的效率;这些系统的应用,使银行后台业务发生了新的变革。随着系统的不断改进,银行票据的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商银行从2010年开始启动前后台业务分离模式的业务集中处理改革,经过三年多的稳步推进,业务集中处理平台快速扩容,集中处理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对公非现金业务的有效覆盖,加快向个人业务领域延伸,初步形成了“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业务运营新格局,实现了运营效率提升、风险管理强化和资源配置优化,业务集约运营、风险集中控制、业务布局优化和网点功能转型的成效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1.
防范会计风险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实行数据集中这一契机,实现总行数据集中处理、分行运行维护、前台交易处理的管理上的链接,严格界定会计核算系统开发、运行、管理的部门职责,规范分行职责范围内系统的技术参数与业务参数管理,从后台上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实现前台与后台管理的链接,并将前台的业务管理、服务管理与风险防范融合一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交通银行营运改革步伐的快速迈进,很多金融后台业务都开始实行集中化运营,一个中心可同时处理多种不同类型业务,就像工厂一样,有多个产品线同时运营。不同的产品线由于产品性质不同,运营难度也不同。譬如业务规模越大,实现同样增长幅度的难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末开始,国际主要商业银行开始普遍采取前后台相互分离和制约、后台集中作业的管理模式,通过后台完成主要的业务处理,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统一管理与防范风险的目的。与此同时,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陆续开始采用后台集中作业模式。例如,工商银行在20世纪末实现数据集中后,后台集中作业建设工作就已经展开,并在事后监督项目、汇兑业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建设银行近年来后台集中作业发展迅猛,后台作业相对成熟、集中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谢妍霏 《云南金融》2011,(9X):39-40
操作风险及其管理一直客观存在于银行业,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不断推进业务集中处理,各类相关操作风险亦产生变化和转移。文章通过分析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探索商业银行推进实施业务集中处理可能面临的重要操作风险冲击,从制度建设、系统保障、操作风险监控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体制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集中处理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谢妍霏 《时代金融》2011,(27):39-40
操作风险及其管理一直客观存在于银行业,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不断推进业务集中处理,各类相关操作风险亦产生变化和转移。文章通过分析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探索商业银行推进实施业务集中处理可能面临的重要操作风险冲击,从制度建设、系统保障、操作风险监控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体制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改革不断深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运营模式造成巨大冲击,业务运营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银行业普遍建立了业务集中处理的大后台,后台集中操作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潮流。花旗银行、瑞士银行、荷兰银行等均采取全球或地区共享的集中操作模式,实现了后台有关业务的集约化运作。面对这一挑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纷纷以股改上市为契机,依托数据集中的优势,对本行业务运营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以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的业务运营管理体制。本文拟对商业银行如何实现业务运营集中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业务处理的集中化,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应用集中处理和图像存储解决方案处理票据及凭证。票据集中提回系统利用票据清分及图像采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管理信息技术,实现了提回票据由手工处理向自动化处理的变革。票据及档的图像存储系统可应用于事后监督,并可通过建立分行级或总行级的图象库,满足票据以及档的存储和查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28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简称ACS)在吉林省成功上线,ACS系统是以数据集中化、流程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综合化、监督过程化为目标的会计核算系统,采取分散受理、集中处理的模式。分散受理,是指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负责受理辖内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处理是指账务全国集中处理、数据全国集中存放。会计核算实行统一管理、分级授权、全程监控的管理原则。人民银行总行设立业务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19.
所谓后台业务处理是指银行在电脑系统支持下,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防范风险、提高效率、集约经营而简化前台业务操作,通过后台高效率、专业化、流水线式的业务处理来实现新的模式下的银行业务处理,为此而设立的业务处理中心则称后台业务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20.
潘镭 《现代金融》2010,(2):18-19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希望通过提高业务效率,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来取得竞争优势。作为提升服务效率的重要前提:银行有必要从根本上重塑原有粗放型的业务流程,将柜面业务常规化,后台处理集中化。逐步把前台非实时业务上移和集中到后台进行处理.应用科技手段,引入授权分拆、流程控制、作业管理等理念,打造出完善的流程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