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周斌 《黑河学刊》2011,(1):27-28
失地农民社区经济建设是一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当前失地农民社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表现为失地农民就业观念落后、就业能力不够、社区工作者的经济观念落后、社区工作重心失衡、社区集体资产管理混乱等。对此,加强失地农民社区经济建设要着力抓好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失地农民社区经济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整合社区资源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农用地被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征用农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以及开发区建设,城郊失地农民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但也导致了失地农民群体范围的扩大,在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村民向居民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社区建设从长远来看,面临群众参与有限、管理水平滞后等问题。通过对苏州市H社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得出鼓励失地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处理、培养失地农民再就业技能、帮助实现角色转换、增加社区归属感是重新构建社区认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面临的两大难题。本文以抽样方式对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收益分配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和股权确定标准、降低集体股权设置比例等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天津市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失地农民的总体状况 (一)失地农民的数量 除了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主要集中在城郊和人多地少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人均耕地不足0.7亩。国家统计局2003年在全国开展了失地农民的调查。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共调查了2942户。  相似文献   

6.
陆贺赟 《浙江经济》2005,(22):44-4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日益缩小,有的农民甚至完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在征地过程中既保证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又兼顾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提出近期提高补偿并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中期实现失地农民与市民保障体系的完全接轨、远期逐步实现产权边际变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特殊贡献群体,在经济振兴、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顾全大局,失去土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但也引发了失地农民失去最基本的长期生活保障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失地农民生活中有哪些困难,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失地农民的心态和真实想法,切实做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日前,我们对太和县旧县镇16户失地农民家庭进行了重点调查。现就有关调查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锋 《老区建设》2009,(19):53-5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进,各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征用土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和谐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时期。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一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由于失去赖以生存和保障的土地,失地农民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养老保障,这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业用地为城市及工业建设所征用,农民部分或全部失去土地;失地农民组成了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及社会保障工作,帮扶就业、养老等问题的解决,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稳过渡,维持社会安定和谐,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文章以兰州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在秦王川地区正改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大背景下,着重分析当中失地农民的特点,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及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由此探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探讨更加切实有效的、可能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黄家湖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得到黄家湖大学城建设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面临问题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完善黄家湖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大批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影响礼会的稳定。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导致失地农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3的省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有66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人以上。专家分析。按照目前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我国今后每年建设用地需要16.7—20万亩。如果按照城郊农民人均1亩耕地推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又有250—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因而。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很多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失业现象也随即出现,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和谐新农村建设,更关系到社会稳定.新时期,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生活成本、职业技能成本双重压力,探索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宝 《发展》2008,(10):34-3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重大工程。”作者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对其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现状,从政策安排和实践进展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基于对吴中的调查,认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确保失地农民享受基本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让集体和农民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本报告认为,为失地农民建立与城镇逐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发达地区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刘亚娜 《改革与战略》2014,(10):119-124
随着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地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有关失地农民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养老保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问题。当前北京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存在养老保障意识欠缺、养老安置方式单一、养老补偿多样性不足以及养老保障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城乡二元结构、农村转型带来的挑战。基于失地农民的现实需求。文章最后在加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提升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意识、重视养老服务建设、探索土地股份制经营新养老模式等方面提出应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飞 《中国经贸》2009,(14):187-18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失地农民没有可持续的,有力度的养老保险。失地农民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没有稳定的就业岗位,老后生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指出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紧迫性,其次重点介绍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安排,最后指出制度建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制度建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1个省、市、自治区农调队抽样调查后公布的1396户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数据,对东西部的失地农民占地前后的收入、消费和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东西部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并存在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建议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合理有效增加征地补偿。赋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大力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建立灵活有效就业机制,以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失地农民真正得到生活的安定,而做好“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则是促进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