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城市脆弱性空间研究是城市防灾减灾及弹性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目前的城市脆弱性研究不足以支撑弹性规划。建立“暴露—敏感—适应”城市脆弱性研究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兰州市为例,收集城市自然灾害危险性分布、地形、降水、街道单元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等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城市空间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暴露—敏感—适应”的城市脆弱性研究框架能够提高城市脆弱性评价分析结论的针对性及规划应对的可操作性,基于街道空间单元的研究能够提高城市脆弱性空间格局识别的精度,为城市防灾减灾和弹性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案例城市兰州城市脆弱性在三个组分上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可以降低暴露性、降低敏感性和提高适应能力为原则,针对呈现出不同脆弱性特征的城市空间单元施加相应的弹性规划干预。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灾害的严重增多,防灾减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灾后重建也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一种,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更是石旭铎国家和地区得到警醒.本文主要对城市防灾减灾工程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提出1996年减灾日主题为"城市化与灾害"。根据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关于开展"城市化与灾害"活动意见的函》的精神,就进一步做好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深化认识,增强合力,进一步做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搞好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优先考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工作。有人说,现代化城市是一个多层次、功能齐备、结构复杂的巨型系统,而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通讯、能源供应、给水排水和防护工程被称为生  相似文献   

4.
安平 《城市建设》2011,(2):12-13
城市中,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不断考验着城市对居民的保护能力,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是灾害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气象条件,地下空间和地上开发空间三个方面入手,期望通过规划手段,更好的完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构建,提升城市的抗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5.
唐波  刘希林  李元 《经济地理》2013,33(1):72-78,85
在灾害环境变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成为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题之一.应用贡献权重模型,从人口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社会易损性和环境易损性4个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17个城市的灾害易损性时空格局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灾害易损性评价因子的贡献率发生明显变化,由城市绿化率和道路密度向经济密度、建成区面积比和人口密度转移;时间上2010年城市灾害整体易损性变化速率高于2000年,空间上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东侧城市易损性整体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以恩平和四会为代表的西侧城市易损性有下滑的趋势或变化不明显,并且内圈层城市灾害易损性高于外圈层城市.这说明10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得到迅速发展,可是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灾害易损性的时空格局反映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东西侧和内外圈层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优化整合、区域一体化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新城镇化建设愈来愈迅速,但是近些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地震灾害.供电系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生命线系统之一.若遭到强烈的地震破坏,一方面会产生造成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功能性破坏,另一方面会造成其他生命线工程的关联性损坏.依据近些年来电力系统在地震中的毁坏情况,总结电力系统的受灾特点,仔细分析各种电力系统的震害原因和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电网的规划、优化电源的布局、增强城市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等措施和建议,来建设坚强的城市电网,提高供电安全和抗震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城市减灾防灾方面起步较晚,在多年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的现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和相关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可以看出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破坏度最严重的是北川、平武、汶川等减灾防灾能力最薄弱的县域中心城市.因此,强化县域中心政府的城市安全意识,建立并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中心城市减灾防灾建设力度不能不引起重视.当务之急是结合各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实情,因地制宜的调整和加强城市的减灾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防灾减灾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城市的作用和地位从全省来看,主要表现以下3个方面:1、城市化在吉林省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位置。进入90年代以来,我省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在生产、流通以及技术进步方面均发挥出了强大的中心作用,并正在步入一个更快的发展时期。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高低,标志着该地经济发展水平。目前,长春、吉林等城市开展国际化城市建设,正是以城市化促进经济的发展。2、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必将面临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由于人口和财富向城市的集中,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对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徐州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分析了徐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考虑人口密度、交通区位和医院距离等因素的选址原则,给出了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风景园林规划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不仅大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成为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是城市要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简单探讨下园林规划建设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地系统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琦  赵筱青  陈玉姝 《经济地理》2001,21(3):310-314
本文结合生态城市对绿地建设水平的要求,分析了昆明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由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因地帛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城市下的城市公共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地位的日益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日显重要。对利用数字城市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依托数字城市平台,提高处理城市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变能力,优化配置城市公共安全资源,建立高效、协调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数字城市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旭 《经济师》2010,(7):53-54
伴随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城市防灾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建立一个健全而完善的城市防灾体系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防灾的现状,通过对其背景以及意义的阐释,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防灾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而提出借鉴西方先进的防灾管理模式,为我国现实所用;同时,针对我国防灾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批判     
《经济》2004,(8):15-15
发审委“萝卜快了不洗泥”城市建设思路的严重缺陷一段时间来,不少地区持续遭受暴雨袭击,一些城市的交通严重受阻,连北京也不例外。对此,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回伍抨击,以应有功能衡量,多数城市连健康都算不上,更别说防灾能力了。他指出,多数城市防灾能力弱,大小危机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必要检讨城市规划的思路。全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以重庆的例子说,7个区有69家危险品化工企业,与数百万市民朝夕相伴,是城市规划的严重缺陷,9人死亡的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事故有其必然性。全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邹时萌表示,许多地方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灾害事件对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建立交通应急系统,增强城市交通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是重庆市交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已成为其无法代替的构成要素.它可以提供文化景观、休息的空间,还起到环境保护、减灾避险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论述,探讨如何改善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要高度重视城市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在城市发展中,有一个极其重大问题,必须及早统盘考虑,这就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特别密切,许多工作是直接通过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来实现,如规划(含抗震、防洪、人防、消防规划)、设计(含抗震、防火、人防)施工、质量监督、施工验收等环节来完成的。因此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特别是城市建设主  相似文献   

18.
赵峥  刘杨  杨建梁 《技术经济》2019,38(1):112-120
选取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创业孵化器的相关数据,利用综合指数法、超效率DEA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别探索了城市的创业孵化能力、孵化效率及空间集聚问题。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创业孵化能力差异非常明显,呈两极分化格局,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的创业孵化能力相对更强;我国城市的创业孵化效率整体水平较低,能达到资源配置有效的城市屈指可数;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孵化能力与孵化效率不具有相关关系,即没有出现效率与能力的同步提升;城市的创业孵化能力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位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21座城市形成了创业孵化能力的高高聚集区。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城市园林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都是通过使自然资源合理、科学利用来遏制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污染和伤害,从而维持生态平衡,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另外,城市园林及生态环保同时发挥着城市园林的绿化作用,城市园林设计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绿化,从而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本文着重分析了城市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探讨设计建设观赏型、环保型城市园林。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兰州市社区减灾中公众参与的实地调研,了解城市社区的减灾概况及公众参与社区减灾的情况,对于公众参与社区减灾的内容、方式等进行调查,了解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及途径,探析公众参与社区减灾的意愿及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出现实中社区减灾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公众进一步参与社区减灾提供解决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