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启源 《当代经济研究》2012,(8):11-18,4,9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了持续、迅速和大幅度的下滑,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受到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状况进行科学准确地判断,有必要从可比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三个方面对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做进一步研究。这有利于我们清晰而准确地掌握我国公有经济发展的现状,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高速而健康的发展。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结合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跃进  徐冰 《经济管理》2004,(18):65-7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结合的上市公司中,非公有资本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优于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在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结合程度越深,企业的经营绩效越好;而在非公有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企业的经营绩效与二者的结合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讨论,而焦点也集中在国有企业是应该实行公有产权还是走私有化道路。然而对于国有企业,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都有其缺陷。事实上,人力资本产权的残缺才是造成经营者和职工生产经营努力与能力"双重不足",进而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实施良好的人力资本产权改革,不仅可以解决两条改革道路的矛盾,而且更有利于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相似文献   

4.
2005年初,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规定,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我国目前正经历一个“国退民进”的过程。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的边界怎样划分一直是理论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该研究从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政策回顾和文献检索,分析了非公有资本进入各行业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学习、借鉴非公有资本进入卫生领域的国际经验,对其进入我国卫生领域的总量、结构、形式等做了相对客观的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公有产权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小文 《财经研究》2000,26(12):26-31
本文在分析公有产权与经济效率内涵的基础之上,详细考察了现有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后,认为公有产权的经济效率并不低于甚至高于私有产权,而且只要清晰地界定现有公有产权的结构、发展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国家对公有产权实施有效地保护,公有产权同样可以实现高效率地增长,片面地强调“私有产权神话”并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顾盼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237-238
伴随着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公有公共设施正不断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旦夕祸福与这些公有公共设施密不可分。公有公共设施的日益完善标志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服务型政府的逐渐建立与完善。但是与公有公共设施日益丰富相对应的却是理论研究的滞后。通过对公有公共设施概念的界定,进一步明晰公有公共设施的内涵和外延,这无论是从公有公共方向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还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企业看作知识的集合体,从微观层面的企业间协作关系出发,以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为基础,考虑声誉机制和知识贬值成本,建立了创新网络中两两企业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贬值成本大于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之和、介于公有收益与公有收益和私有收益之和之间、小于公有收益3种情况下创新网络的演化稳定状态,由此提出并证明了不同条件下关于企业合作倾向度的7个命题。  相似文献   

8.
“公有制”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有与私有不是绝对、对立的概念,而是相对、相容的概念。个人所有是最小的私有,全人类共有是最大的公有,此两极间存在“公”、“私”范围、程度不同的多种形态。现代股份制相对于个人业主制就是公有制的一种具体形式,比“有公无私”的传统公有制形式富有活力。公有制并非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总体上必然逐步公有化,但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和手段,也有适度规模问题。必须破除对传统公有制的迷信,允许、支持、保护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兴 《资本市场》2012,(10):78-81
<正>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养老金)按产权性质,可分为公有产权养老保险基金和私有产权养老保险基金两种类型。我国的统筹账户基金结余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都属于公有产权基金。其投资运营模式可分为"公有公营"模式与"公有专营"模式。其中,"公有公营"由政府统一管理,没有专门的投资机构,资金只用于购买政府国债;"公有专营"模式下,政府设立专门的投资机构,如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当前经济改革中,由于没有解决公有产权主体人格缺位问题而导致公有资产流失。其产生原因既有认识上的误区、又有法律上的缺失。重塑公有产权制度建设,就可使公有制经济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权利和地位是平等的,谁来控股就不应该有任何限制,应该由市场竞争决定,公有资本可以控股,非公有资本也可以控股。  相似文献   

12.
全体人民是民有资源、民有组织和民有资产的所有者,而全体集体则是集体资源、集体组织和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因此,对是否需要对民有资源、民有组织和民有资产进行私有化的决定权在于全体人民。同样,是否需要对集体资源、集体组织和集体资产进行私有化的决定权在于全体集体。同时,人民还具有私有化的实施权、监督权、评价权和控诉权。而作为代理人的公有资源、公有组织和公有资产的管理者对公有资源、公有组织和公有资产做出的私有化行为都是剥夺人民的所有者权利的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反对公有资本控股的实质 ,是否定公有制可以同市场经济实现有效结合。导致一些地方公有股份制企业走向萎缩的原因 ,是由于政府同一机构承担着公有制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这种双重角色。应当通过政府机构改革 ,建立专职的公有资本所有者机构 ,把它同政府行政管理者机构分离开来 ,才能实现公有资本在股份制企业有效控股、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私有产权高效率的原因与约束机制以及公有产权低效率的成因,着重指出只要发展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清晰界定现有公有产权的结构、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和法律制度以及促进信息传递,公有产权同样可以实现高效率增长。  相似文献   

15.
产权的市场交易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国有产权具有非市场交易性,原因就在于否定了公有产权的按劳分配和再分配,从而导致权责利的不对称或产权不完整。公有产权的改革旨在创建具有自我积累功能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它应该是以公有产权的按劳配股(摊债)所确立的以劳权为基础的、具有权责利相对称的新型公有产权系统。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国有产权的内在矛盾和弊端,提出公有产权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劳动股为基础的新型公有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有产权改革使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又促进公有产权改革的深化,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公有产权改革也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需要在改革中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7.
公有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形式,把社会主义与资本耦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找到与其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存在形式。坚持公有制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公有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实现形式,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有制和资本及公有资本的矛盾二重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公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引领和主体作用,才能不断夯实公有经济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而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已经进入深水区。首先,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从马克思产权理论出发,以保障收益权公有作为实现国有企业公有产权的关键。然后,分别从国有企业收益创造、使用、和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收益公有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挑战。最后,分别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公司治理、利润上缴与支出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收益权公有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微观数据(1998-2007),运用修正的OP方法估计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以企业实收资本所反映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为视角,深入考察不同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效率差异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仅仅包含公有资本或者仅仅包含非公有资本的企业效率是相对较低的,而公有资本和其他非公有资本混合的企业是效率更高的群体,其中所有制越多元化效率优势愈加明显,说明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交叉混合能够形成一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效应,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第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公有资本和港澳台资本的混合能够发挥出港澳台资本在这类产业内的相对优势,而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外商资本的加入,更好地提升了这部分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用制度构建与完善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产权的明晰和保护。一方面是明晰公有产权,理顺公有产权中出资人和管理者的关系。使公有产权的管理者以个人已有和未来将会获得的收益对公有产权的交易行为承担责任,使权利、义务对等,以维护公有产权下的信用关系。另一方面,"有恒产者有恒心"。必须严格保护私有产权和个人合法财产,严禁以各种名义侵害民营和私营经济的正当权益。在社会中形成大量中产阶级和其他有产者,使公众具备与从事信用活动相对应的产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