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投招标阶段乃至后期的具体施工、工程验收等过程中,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将直接关系着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多个方面。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合同全过程管理概述中阐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合同全过程管理现状及管理模式,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全过程管理,对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全过程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3.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工程承包方式,其合同条件体系有着其独特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该体系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5.
城市的建设脚步加快,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已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供电系统是维持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关键,供电系统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由城市电网引入的电源,二是轨道交通的内部供电系统即主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供配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和杂散电流防护及接地系统等.文章就当前轨道交通发展情况,以及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选择、供电制式、杂散电流防护这几个要点展开讨论,以期为优化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建设已经成为近年来城市基础建设的重点,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它具备投资大,收益周期长等特点.建设资金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轨道交通建设的产品性质,介绍一些常用的项目融资方式,并对国内外发达的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方式做了借鉴,为后续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变通项目后评价关注的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际阐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关注的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实际阐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经济带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经济形态,轨道交通孕育了沿线的经济带,经济带是随着轨道交通而诞生的。经济带的形成,不但使沿线的房地产和土地大幅度的升值,还带动了沿线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性给房地产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使沿线房地产得到增值,如何将这种外部效益转化为内部效益成为研究的课题.在综述了国内学者关于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外部经济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轨道交通与房地产联合开发的应用研究后,又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轨道交通应与房地产联合开发,实现双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应用交通区位理论,将“点、线、面”三要素层次分析法与之相结合,并进行控制点优化,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及交通区位分析的线网布局方法,并以哈尔滨市为实例分析,将此方法应用于目前轨道网的调整规划之中,得到较为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大城市正步入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高潮,轨道交通正逐渐融入数以亿计的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要使其发挥运输业网络经济的密度效应和幅员效应,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自行车交通健康环保,可适性强,更加符合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战略.本文旨在探讨一条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循序渐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自行车交通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主要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阶段环境价值的有关问题展开论述。当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开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但是,运营亏损仍是困扰政府当局的最大难题。通过生命周期中运营阶段环境价值分析,提出可以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产生的环境价值弥补部分运营亏损,这样符合帕累托最优原理,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的效率。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阶段环境价值的整体分析方法并使其有利于运营亏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统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城乡经济水平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特点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落后,而城镇却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分析制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对策,为实现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均衡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2006—2018年长三角地区的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和空间杜宾模型(SDM)等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及高铁网络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对节点城市碳排放强度产生了显著的减排效应,且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度数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越高的城市碳减排效应越明显;(2)高铁开通通过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降低了碳排放强度;(3)高铁开通提升了节点城市周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在开通高铁的城市中,度数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更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产生了更显著的提升效果,这表明碳排放可能在高铁网络中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19.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承包合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发包双方在合同变更中的机会主义和信息的非对称性,产生了“敲竹杠”和投资过小现象以及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承包合同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证明在承包商隐藏信息务件下,最优承包合同将使承包商的专用投资水平下降、工程项目工期延长、业主效用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以企业合约理论的发展沿革为导线,将国内外学者基于合约理论对企业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的动因、效率分析、稳定性研究、不完全合约行为、机会主义行为等多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意见和研究切入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