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损害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HY制药公司是我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财务舞弊行为时间长、金额多,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件之一。现对该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试做解剖,以期能对防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的案例研究,回顾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五条应对策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在日趋扩大,产生了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一直未曾间断,那些不断暴露的案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其危害巨大,直接伤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以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产生的背景、原因,并对其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了建议,共同创建公平诚信的经济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2014年的獐子岛事件出发,结合"中国第一蓝筹股"、"农业第一股"、"中小板造假第一股"、"创业板造假第一股"等等一系列的造假案,深入剖析了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舞弊的手段、原因及对策。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为市场有效率的运行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对此类公司更好地审计,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有利于农业股上市公司更好地发展,去努力经营提高效率,而不是靠舞弊欺骗投资者;有利于投资者对农业股的业绩更好的识别,提高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性很大,表现在: (一)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指标失真;使我国远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6.
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是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上市公司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量,操纵利润并虚构财务报表,致使证券市场财务舞弊案频发,云南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的发生,促使财务舞弊再次成为投资者和市场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手段、舞弊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许多公司都是通过财务报表粉饰之后违规上市,这其中审计作为看门人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体现。文章以海联讯财务造假案为例,剖析该案例中的舞弊手法,发掘背后的财务造假动机,进而提出了针对此类案例进行审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成为广大投资者热议的话题。本文选取金亚科技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财务舞弊的全过程,并从舞弊三角理论的压力、机会、借口三个层次分析其财务舞弊的动因,并提出相关治理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造假案件屡见不鲜,造假动因多样,手段繁多,不仅危害到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还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因此,文章通过对亚太实业财务造假的案例进行剖析,揭示了其造假的动因及手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前识别此类问题,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使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还使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本文从四大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原因,并从财务指标、公司治理、高管特征三个角度指出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最后从加大企业外部监督与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舞弊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舞弊的不断蔓延,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破坏了证券市场的运营秩序,给国家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舞弊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财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缺乏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为此,笔者就如何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防范财务舞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财务舞弊问题一直是各行各业关注的热点,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近几年,医药企业的财务丑闻尤其严重,如ST国药、尔康制药、康美药业等都是大型的医药企业,造假数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被央视"点名"。因此,需要对医药企业财务舞弊问题进行探究,找到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避免由于舞弊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均,误导投资者决策,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以2019年康美药业财务舞弊事件为例,基于GONE理论,从4个维度分析了康美药业的舞弊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叶俊 《当代会计》2021,(12):107-108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上市已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融资渠道.财务报表是公司展现自己经营业绩的途径,是证监会决定公司是否具有上市资格的主要数据来源,也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财务指标,符合上市要求,通常会通过虚增业绩来筹集到更多资金.财务舞弊不仅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给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障碍.为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研究上市公司的造假动机及其行为并探讨相应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交易市场,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其发展速度十分可观。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却不太乐观,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损失,不仅让投资者大失所望,而且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则,同时也扰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以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层出不穷,近些年来,"万福生科"、"紫鑫药业"、"莲花味精"、"海联讯"、"南纺股份"等财务舞弊案例不断被曝光,其舞弊手段也更加丰富更加隐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市场秩序的稳定,也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因此,本文将以南纺股份为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分析其使用的舞弊手段,以加强对财务舞弊的防范,促进证券市场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件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损失,更使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审计界丧失信心,形成一种空前的信任危机。理性地分析发生在证券市场上的财务舞弊,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也可避免今后在会计审计的规范方面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筱春  邹娟 《企业经济》2005,(12):215-216
证券市场频发会计信息失真事件,爆发了全行业信誉危机,损害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本文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归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造假收益与造假成本不对称、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法律监管存在缺陷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财务造假给投资者、证券市场、会计行业、上市公司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被曝光存在财务假账问题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和普通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对比,分析股利政策是否能够传递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真实性方面的信息,进而从股利政策的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19.
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纺股份)2006-2010五年间财务造假虚构利润达到3.44亿元,作为国有上市公司,其公司治理与内部监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连续五年利用复杂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财务舞弊,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了南纺股份财务舞弊的内外部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及其监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必然以上市公司的正常有序发展为基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公开披露,是广大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决定投资取向的一个窗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真实与否,取决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性和有关部门监管机制的完善性。如果上市公司在财务信息披露上造假,必然增加了证券市场的动荡性、风险性,并严重地损害了公众的利益,加大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不信任感,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然而从根本上分析,上市公司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是由多因素综合形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本市场本身的制度运作机制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