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刘丽艳 《活力》2005,(12):19-21
龙镇农场,你的名字真响亮。 古往今米,溯源觅今,大凡以“龙”字命名的地方,定有不同凡响之处,“龙”字,叫出了中国特色,喊出了炎黄子孙的威武。  相似文献   

2.
请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字,使之各成为一个“龙”字的成语,但不可重复。   龙龙  龙  龙 龙    龙龙      龙 龙    龙  龙  龙   龙龙  答案刊登在另一页码上。龙年成语趣填@耿芙蓉...  相似文献   

3.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语言主要呈现在封面、扉页和插图上,包括文字、图形、色彩和构图四大元素。设计者要合理搭配这四大元素,一方面彰显书的内容,另一方面吸引潜在读者的眼球,帮助读者迅速理解书籍进而发生购买行为。文章主要从封面和扉页这两个方面研究四大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记得去年11月我们举办的“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峰会”的一个论坛上,有一位演讲嘉宾把企业的“企”字拆解为“人”和“止”两个部分,意思大概是企业是起于人又止于人的事业,以此说明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存在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这种有趣的拆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演讲嘉宾讲道,只有当“人”字足够大时,人们才识辨得出“企”这个字,如果“人”被忽略得几乎要看不见,那么这个企业恐怕只能“止”步不前了。而本期封面文章《崔荣华的“关键人生”》讲述了一位陕西女企业家人生的关键阶段中的关键认识和关键举措:从最初“甘苦与共”的江湖豪…  相似文献   

5.
老读者们会注意到,这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有点怪。首先,封面人物是个女性,这在《中国企业家》杂志是很罕见的;其次,大字标题赫然印有“主妇”字样,有点像生活或时尚杂志;第三,封面文章与封面人物分离,封面人物虽然是美女企业家李亦非,封面文章写的却是浙江的“好孩子集团”等等,总之是与大家久已熟悉的味道有些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剑意经济时代来临,创意成了个人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创意可以“学”吗?创意该如何“学”呢?有没有一门学问可以让人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创意?创意大师赖声川认为:“创意是可以‘练’的!”他相信,创意固然神秘,却是有法可学、可管理的,赖声川累积多年创作经验与创意教学心得,突破过去创作风格,提出个人第一本专业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本书不是漫谈剧场艺术,而是透过系统化的架构,提出实用的“创意金字塔”,期待为读者找到“学会”创意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企徽     
<正>企徽提供单位:中国北京同 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企徽说明:同仁堂堂徽为圆 形,象征中药剂型的代表 “丸”。堂徽中间“同仁堂”三字为 著名书法家启功之笔。古朴、端 庄、引人注目,表示对产品质量的 承诺与保证。字两旁是艺术化的 “双龙”,龙体为草叶型,亦龙亦 草,寓意为龙与中药同是中华民 族所独具的优秀精神和传统文化。 双龙头之间一颗明珠,既寓示同 仁堂为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 璨明珠,又寓意同仁堂所生产的 中药如同珍珠一样宝贵。  相似文献   

8.
引言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的杭州在今年的全国各类城市大赛中接连获奖。但是,2004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色彩中国”颁奖大会上,其中分量最重的奖项——“色彩城市”大奖上,杭州却“意外”失手。但回顾“色彩中国”大赛上哈尔滨和武汉城市完整的色彩规划,杭州在色彩规划上完全迟了一步。其实欧洲早在1850年就已经开展城市色彩规划,实施建设的城市是意大利的都灵市,这也可以视为现代城市色彩规划序幕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当我看完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时,窗帘外刚刚露出一点曙色。我将书放在被子上,抚摩着硬壳书皮,望着封面上被床头灯照亮的“我与父辈”四个字——深深宽广的黑土地,“父辈”都已在地下,“我”已有一半进入地下.还有一半留连在人世间——也许.以这种苍凉的方式安排这四个字.正表达了作者阎连科内心深处那种怆然的心绪。  相似文献   

10.
商业男孩     
我们把一群20岁出头的“商业男孩”推上了杂志封面。老读者知道,这在《中国企业家》创刊20年来还是第一次。20年来,杂志的封面人物,一般都是成熟老练的著名企业家,所以业界也常说我们是“大企业家杂志”。  相似文献   

11.
奥运     
樊志 《中国企业家》2008,(16):115-115
《Ciao,客厅工场》,又一本讲述创意人生活的图文书。在经受了以《创意市集》为代表的各种五颜六色创意读本的洗礼之后,怎样才能让读者在一本连书名都容易被误读的“又一个”前驻足?身为“跨越潮流时差和资讯纬度的流行观察者”,旅居欧洲的曹子在显然有自己的法门。  相似文献   

12.
《东方企业家》2007,(7):84-85
“上海滩”的设计特意采用具中国民族特色的龙、书法、丝绸、羊毛以及闪亮的色彩等元素,而裁剪又融合了西方风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字千金?2009年11月30日一条新华社消息见诸报端:“中国第一批手机小说作家面世”,11月29目“一字千金——中国手机小说原创大展”揭晓,前30强选手分获5000元创作奖励,评委会还将选出前三名选手,“他们将凭借70字以内的故事创意获得最高7万元的版权交易金”。手机小说,为什么短短一个创意就能那么值钱?  相似文献   

14.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定“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这“福”字倒贴与什么人有关,有怎样的传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公司》2003,(10)
当设计师第一次和我沟通这一期封面创意的时候,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提出的那个家伙——一只小蚂蚁。 虽然每天坐在写字楼里、已经很少能看得到它,但相信在我们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有小蚂蚁的记忆:它们不停奔忙,它们辛勤劳作,它们齐心协力运送“庞然大物”,它们痴心不改一遍遍修复被人类踏坏的“堡垒”……  相似文献   

16.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在门上贴个大“福”字,以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的人还把“福”字倒贴,取其谐音“福到了”之意,以表示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贴“福”字的由来,民间有三种传说。 一说,贴“福”字源于周朝。传说姜太公的妻子是八败之命,到一家穷一家。在姜太公封神之际,妻子对他恳请说:“别人都封神了,为什么不封我呢?”姜太公说:“你到一家,败一家,封你什么神呢?不过,要封就封你为穷神罢”。妻子不高兴地反问道:“封我为穷神,叫我蹲在啥地方呢?”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能去!”这件事一传开,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在门上,以阻止“穷神”进入自己家门。 二说贴“福”字源于明朝。据说明太祖  相似文献   

17.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10,(4):F0002-F0002
最近,《新周刊》以“急之国”为封面主题,探讨“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该专题主打文章分析说,中国与国际接轨,中国要追上世界步伐,甚至要迎头赶上,中国的GDP增速要保证在8%以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不能慢下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快”字也就成了中国人的生活工作格言,各行各业都在大干快上,渴望大跃进,快速上位,获得上流的主动权与优势利益。即便是教育单位也是寂不可耐,期望快出成果,快争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5,(8)
中国的工厂在制造一切。是产品利润从制造向创造的转移,让中国企业在代工环节的获益微乎其微,而且世界市场能否顶住每个国家的政治压力持续地向中国开放? 这一质疑把专家们的争论焦点转移到了对英国经济学家称之为“中国的工业革命”的反思上——问题是中国制造走过了20多年,形成了所谓的“工业革命”,但是并没有产生统一的工业文明和工业文化。作为一个以制造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要方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向创造型大国转变并没有实质的进展。这是2005年7月8日,北京嘉里中心,《经营者》记者在“2005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上感受到的紧张氛围。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起并组织,旨在为我国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献计献策,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创造”除了需要“中国技术”,还需要“中国创意”。  相似文献   

19.
东北大秧歌     
《乡镇论坛》2009,(3):F0002-F0002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暴热烈.欢快奔放著称。民间称秧歌扭得好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20.
肖淳 《上海企业》2004,(12):66-66
眼下,放在笔者案头上的是一部封面色彩颇为鲜艳的新书《新编管理学(第二版)》(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现代经营管理系列之一",朱百鸣责任编辑)。书是上海财经大学严学丰学长惠赠的,弥足珍贵。为什么说"珍贵"二字呢?话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