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明 《经济问题》1995,(9):27-30
关于发展山西农村经济的几个问题杜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民又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不仅战争年代,还是经济建设时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农民是我国劳动的主力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极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  相似文献   

2.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长期向好发展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劳均产量和劳均产值相对较低导致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在跻身农业强国行列之前,仍需继续缩减农业劳动力数量、提升农业劳动力质量。从“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变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然而,面临城乡间户籍壁垒及隐性门槛、农民难以从乡土社会中剥离、职业农民发展环境尚不成熟、职业农民培育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障碍,未来还需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创造优良成长环境和健全培育保障机制等方面继续着力。  相似文献   

3.
乔玉立 《经贸实践》2016,(8):160-160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使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加快并呈优化趋势,但仍存在恩格尔系数偏高、消费层次较低和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等问题。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提高农村消费者自身素质等建议,以优化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发达地区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的必要性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些地区的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较过去已有很大的提高,但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制约了这些地区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进度。因此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就可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这些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发展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需要这些地区的农民现代化。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已趋于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山东、吉林、湖南等地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应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发挥县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创新融资渠道,破解资金投入难题;培育新型城镇化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它既是历史矛盾的积淀,又是现实矛盾的深化,是我国社会的一大顽症,已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隐患。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未触及核心问题。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民平等、自由发展的权利,实行彻底的村民自治、改革农村基层政府机构和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统一城乡税制等,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陈幼华 《当代经济》2007,(11S):38-4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农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农民收入问题。增收难、速度慢、增幅小,长期困扰农村发展,影响农民生活。要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办法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业循环经济是遏制农业污染,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机制创新。它所体现的农业和谐发展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农民生态致富之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之后,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丸亿农民。因此,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它已经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命运。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农民民主素质状况和特点、以及提高民主素质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姜明伦 《经济问题》2007,(10):8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宁波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因、内涵类型、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基本问题,对于认真落实中央政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涂富秀 《发展研究》2006,12(12):95-97
农民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险制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我国“未富先老”的特殊情况。本文论述了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化、法律化的必要性,剖析了我国现行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农民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民素质、农民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正武 《技术经济》2006,25(3):53-56
提高农民素质不仅事关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通过对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国福 《发展导刊》2002,(3):24-24,25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协会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首先,这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农业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其目的是切实提高农副产品的竞争力,有效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难题。实践证明,只有发展壮大流通经济人队伍,依靠提高农民营销队伍的组织化程度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才能在生  相似文献   

14.
李剑荣 《经济师》2008,(9):58-59
农民国民待遇缺失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新时期日益凸显。文章从制度缺陷是导致农民国民待遇缺失的深层根源,市场法则是克服农民国民待遇缺失的内在必然,以及管理创新是解决农民国民待遇缺失的根本对策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民国民待遇缺失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能有助于我国农民国民待遇缺失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依据西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定位问题研究,根据合作组织为获得市场谈判资格、具备政治参与、分享社会资本等现实需要,提出西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方向的三部曲:服务合作、金融合作、政经合一以及相应的建议。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目标是完善合作组织制度,借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由于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品种优化度低、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等原因,我国农业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纵观全球农业经济,加强产业化经营,增加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农业经济走向市场化,不断增值的一大趋势。要适应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这种需要,就必须抓住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民的知识化这个关键性问题。当前,农民的知识化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途径。———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但在实践中,由于投入不足、农民生活贫困等多种原因,使义务教育在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就业数量和层次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农民先培训后就业,以培训促就业,抓培训就是抓就业,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实现农民发展权是宪法原则的现实要求和生动实践,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等,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保障每个人发展均等和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基层力量、构建基层和谐,保障农民发展权,实现农村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丽 《时代经贸》2007,(4Z):4-5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人口众多,但土地等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业资源和环境,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民,农业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一、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全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等初级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会逐渐下降,食品消费结构出现多元化、高级化的特征。与这一趋势相适应,我国农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由以种植业(尤其是种粮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