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全面了解整个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实施深入改革,政府治理的关键点在于,通过深入财政改革,将财政转型变成现实.从国家治理角度探讨财政审计与财政制度构建策略,为财政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入手,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财政审计发展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重要路径的观点,并对当前财政审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推进财政审计全覆盖、突出绩效审计目标等方面,对深化财政审计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入手,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提出财政审计发展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重要路径的观点,并对当前财政审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推进财政审计全覆盖、突出绩效审计目标等方面,对深化财政审计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财政决算系统的反应了政府对财政资源的配置效果,对督促政府充分履行受托公共责任,提升政府的政治信任,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充分了解上下级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编制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充分借鉴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促进信息化审计目标的实现,提升审计成果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自身历史和国情所形成的国家制度框架下嵌入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脉络,研究认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现代财政制度既要成为协调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的纽带,又要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国家认同建设的有效制度安排,进一步增强国家秩序能力、国家赋权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等国家治理能力,维护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和道路性质,支撑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格局,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逻辑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遵循根本制度要求,受基本制度制约和影响,同时支撑和影响重要制度的效能。基于以上双重逻辑,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应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建设主题,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建设主线,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现代国家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运行方式多向度、作用边界清晰、注重契约精神等鲜明特征,财政是有效实施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发挥财政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需要针对制度建设、财政运行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契约精神、法治意识、适度保障理念和国际视野等现代财政治理理念,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夯实财政经济发展基础,健全财政保障及约束机制,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财政制度,以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标志着党治国理念的深刻变化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国家治理是对国家管理的一种否定,突出国家事务的多主体参与及其公共性,强调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对等性和平等性,民主是其最重要的制度特征,其目标是在尊重各方利益诉求的前提下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以确保社会公平和公正,以及良  相似文献   

13.
从资源配置的系统结构认识财政,财政是政府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是连接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配置资源的媒介,关注的是“联系”,资源的“来龙去脉”。国家治理是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有机体,财政治理是协调处理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治理系统之间的秩序,强调的是“界限”,治理规则的确定性,关键是财政自身的治理,即预算机制和预算能力。现代财政就是公共财政,预算规制秩序之中运行的财政,财政现代化就是财政公共化。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是“公共权力+财产权利”即“双元结构财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经济领域主要是市场效率问题,关键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社会领域主要是社会保障的公平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负担分配;政治领域关键是制约支配资源配置的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4.
15.
曲芳芳 《河北金融》2013,(4):48-49,52
审计从本质上讲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治理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本文以国家治理与审计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审计置于国家治理中的意义以及在国际治理中发挥的职能、作用,探索性提出了国家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土地征收制度会受到财政政策影响.1959-1982年,财政权力下放、重工业优先支出,致使农村通货膨胀、地方征地权力增大,所以征地审批机关级别提高、权力回收,补偿标准上调.1982-1998年,分税制促使政府通过城市扩张提高GDP,加之通货膨胀使得征地程序更严格,补偿标准提高.新世纪公共财政下,法律细化了"公共利益"范围、提高了征地透明度,农民参与土地分红.财政从家财型向税收型转变,应当要严格征地程序,加强社会保障,处理好"央-地"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龙 《财政研究》2020,(11):21-32
财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从财政汲取能力和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研究财政能力,并以财政收入的量和财政支出的效率作为衡量标准,不能充分揭示财政能力的内在特质,并限制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财政能力的基本问题,并提出"需要"的满足过程亦即风险的形成过程,"三种需要"的矛盾运动是公共风险产生的根源,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是财政能力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体现。从公共风险视角,基于国家治理的"3+1"架构,提出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财政能力集,以及财政在伦理道德中的规范和引导能力,并提出风险分配的公平与正义是财政的基本伦理。本文还提出这些财政能力并非平行的,而是具有层次性。财政能力的延展,呈现出不均衡向均衡动态发展、协调性日趋增强等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