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金融加速器机制嵌入财政DSGE模型,旨在分析当忽视金融加速器时,研究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探讨了财政政策对资本市场的乘数效应。研究发现,缺乏对金融加速器的考虑,会错估财政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波动。一方面,会低估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以及消费税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另一方面,会高估政府支出对经济造成的波动。进一步的乘数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最大,资本收入税次之,且乘数效应随着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加强而增大,但增量不明显;另外,政府支出对资产净值具有"挤出效应"。这意味着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相似文献   

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一部分的中国自然也难逃厄运。我国为应对此次危机,启动了一项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扩张计划。本文在一个纯理论的IS-LM模型中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并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公式,推导出无挤出效应的政府支出乘数。结合这两部分的计算,最终得到除去挤出效应的政府支出乘数。并计算出4万亿人民币财政扩张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王晓 《云南金融》2011,(4Z):77-77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一部分的中国自然也难逃厄运。我国为应对此次危机,启动了一项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扩张计划。本文在一个纯理论的IS-LM模型中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并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公式,推导出无挤出效应的政府支出乘数。结合这两部分的计算,最终得到除去挤出效应的政府支出乘数。并计算出4万亿人民币财政扩张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根据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衰退时期,出口减少,政府应该增加投资、减少税收,通过乘数效应来带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财政政策决定了政府支出,而政府支出的资金来源除税收和借债外,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以政府支出的增长率作为我国财政政策变动的代理变量,用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度量人类发展状况,使用计量的方法考察二者的相互影响.在借鉴其他学者对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表明:在1990~2003年间,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动和人类发展指数的变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二者之间不能相互解释;我国财政政策依然以拉动经济增长为政策偏向,考虑财政政策变动的时滞,发现其对我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6.
财政投资性支出是财政预算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用财政预算内外资金、专项基金、国债等财政性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城市维护、房屋修缮、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企业挖潜改造、科研开发等财政工程、项目性专项支出和用银行借贷进行政府项目工程支出的行为。财政投资性支出评审主要是对财政投资性支出行为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欧拉方程式和有效消费理论结合起来,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需考虑城乡二元结构因素.从长期来看,政府支出对全国居民消费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从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来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为了改善二元经济结构,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支出,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徐国祥  吴婷  王莹 《金融研究》2021,490(4):38-54
本文将银行系统遭遇外部共同冲击作为研究起点,建立了一个共同冲击和异质风险交互传导与放大的简化模型,冲击的传导包括“原始冲击”、“增量冲击”和“违约冲击”三个风险传染阶段。基于2018年我国15家上市银行的股票收益率和年报数据、2006年至2018年的银行评级数据,本文构建了贝叶斯分层图模型和银行间拆借矩阵,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测度不同触发银行所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损失、单个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杠杆能力(文中定义为“传染乘数”指标)以及政府监管介入的效果。模拟结果显示:共同冲击损失远大于异质风险损失;规模和网络关联性是决定传染乘数的重要因素,且当规模因素不突出时,网络关联性对传染乘数的决定作用相对更强,极容易出现小规模、高关联性银行具有较高的传染乘数;当银行风险资产损失率在10%至25%之间时,造成系统性风险损失的杠杆能力普遍增强;政府监管介入能较好地降低系统性风险。本研究的相关结论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设计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含有深层消费习惯的动态随机经济模型中,使用Ramsey方法分析了深层消费习惯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深层习惯的消费者对差异化商品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每种产品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产品当期的价格,也与上期消费数量相关。深层消费习惯改变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在产量和价格选择之间引入了新的机制:当期商品的定价过高,在增加厂商现期利润的同时,降低了家庭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倾向,从而减少了下期该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利润。笔者通过参数校准和模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最优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波动率较低,并且与深层消费习惯程度正相关;其次,弗里德曼法则并非最优的货币政策,名义利率对弗里德曼法则的偏离程度,会随着深层消费习惯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最后,深层消费习惯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增加社会就业。在外生支出增加时,政府仅仅需要小幅度增加劳动所得税率,就能够满足融资需求,减少税率变动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因此,在深层消费习惯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将增进私人企业的投资和社会产出,产生挤入效应,这对于深入分析我国的政府支出乘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管理》2005,(10):66-66
新动向 动向一:企业生产经营资金 一是涉外企业贸易收入通过个人途径流入用于生产经营性支出。涉外企业产品出口时采用低报价格、低报加工费等手法,把溢出价格的部分收回,采用个人收入途径收回资金用于采购生产设备、生产资料和工资等经营性支出。二是个人资金用于投资性支出。主要是新移民或事实上已经在境外的个人在国内开办企业的投资性支出。这类企业一般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国家统计局2003年参加政府集中采购的中央预算采购支出1759万元,全年实际采购金额比年初采购预算节约资金190多万元,资金节约率约为9.8%;2004年到2007年参加政府集中采购的中央预算采购支出分别为15778万元、9193万元、20042万元和27762万元;节约资金分别为1172万元、446万元、1816万元和472万元;资金节约率分别为7%、5%、9%和2%。  相似文献   

12.
<正>赤字率拟按3%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翻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透过“国家账本”里的一连串数字,可洞悉2024年财政政策的发力方向。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下公共财政应当定位于防范化解公共风险.创新的外部性往往导致企业承担更多风险,有为政府会加大科技支出,应用财政政策工具以促进企业风险承担,防止个体风险转化为公共风险.基于这一视角,本文验证了政府科技支出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因果关系及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支出可以有效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贴不但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非常明显,还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劳动力成本和管理制度有效性不足这三类企业要素配置问题,但税收优惠只在劳动力成本和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才能发挥作用.政府科技支出下企业风险承担能够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却加剧了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从公共风险视角为政府科技支出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财政政策工具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预算支出中的资本性支出,会形成政府的长期资产。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政府长期资产的核算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改进。一、政府预算支出与政府长期资产我国政府预算中的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为取得国外组织的股权、基金份额所发生的财政支出,对国  相似文献   

15.
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是指出售、转让、报废和损毁,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出售或转让以引起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将其处置收入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报废或损毁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将其处置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其经济实质都是非日常活动,处置收入实质为利得或者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本文将通过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分析和对比固定资产处置和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来说明当前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函数中引入政府支出变量,采用1992-2011年相关时序数列,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资本、劳动人口和经济增长变量进行协整和分位数回归,研究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在经济增长变量各个分位上,资本呈“一”字型、劳动呈“V型”促进经济增长;而政府支出规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且经济增长变量在0,1和0,9这两分位时,这种阻碍力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之所以有很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政府通过增加投资,就会使投资品的供给收入增加,这些人获取收入后,会储蓄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收入进行次级消费。消费也是购买投资品或劳务,于是形成第二轮的收入增加、储蓄、消费,这个过程的不断循环最终会引起数倍于初始投资增量的投资需求。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否有效地扩大总需求,即财政政策是否有效,不仅是宏观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回顾性理论分析,并在理论上论证该定理站不住脚,最后通过计量经济分析证明该定理不适用于我国。本文的结论是:税收和国债在我国并非等价,通过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的选择与变动会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和产出的各组成部分产生冲击,本文利用SVAR模型度量了财政政策冲击,并将财政政策的自动效应和相机抉择效应进行区分。随后,分别考察了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和对产出的结构性影响,进一步借助"冲击-反应"函数,模拟出系统中总需求各部分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同时借助方差分解确定财政政策冲击对关键变量的预测误差贡献度。我们发现:其一,在我国,政府支出具有逆周期的特征,政府支出的变动对于熨平经济波动、调节总需求具有明显效果。其二,我国政府支出和税收冲击会同向影响到产出水平,但对价格的作用方向并不明确。其三,政府支出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更为明显;税收政策对出口的影响相对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中政府支出对内需的作用比较显著,而税收对于外部需求的影响则相对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本文试图就两项政策结合使用的理论和实际有效性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