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292个城市为样本,研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政策效应及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能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因此,继续提高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鼓励企业在服务贸易领域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大力发挥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进出口贸易与物流业能源效率的关系,对于提升我国物流业能源效率,实现低碳物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物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出口来说,进口对物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分样本分析发现:加工贸易对物流业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一般贸易;外资企业出口能够显著提升物流业能源效率,内资企业进口对物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基于此,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推动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以及多措并举提升物流业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中国1995-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加工贸易额对贸易开放度进行修正,引入一步SYS-GMM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能源消费、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地区差异性。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扣除了加工贸易量进行修正后,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贸易开放与能源消费交叉项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即贸易开放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间接地制约了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能源消费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中国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具体而言,能源消费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却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门槛模型回归方法,利用中国27个省市1985-2007年的地区制造业数据,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随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逐步增大,存在门槛效应。在开放条件下,集聚主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影响,而集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却为负,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地区集聚的负外部性以及重复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正>1、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作为经济全球化下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主要动力,常被放在和经济增长相关的层面加以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宋蔚姣同志的《我国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实证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之间的关系,采用1994-2011年我国金融和贸易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回归方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做实证分析。2、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不仅给能源的供应带来巨大的压力,还对我国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扩散视角,在考虑技术进步收敛效应的前提下,文章运用197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经验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差异.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收敛“双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东中部地区已跨越技术吸收能力门槛,而西部地区总体上尚不具备吸收技术外溢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贸易开放不再具有增长效应,而中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在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文章认为各地区应当依据贸易的效率提升门槛采用有差别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自技术吸收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战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1981—2008年的实际数据,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对我国外包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包贸易进口的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互为格朗杰原因,外包贸易的进口促进了我国生产效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加大我国外包贸易的进口。外包贸易出口的增加不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格朗杰原因,但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外包贸易的出口。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对能源要素价格波动及环境规制强度对我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强度、利润率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要素价格、环境规制都会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能源要素价格,最后是工业企业利润率。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在全球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能源消耗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如何有效提升能源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运用OLS和2SLS方法实证分析FDI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层面,FDI能显著提升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分地区层面,FDI对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却会降低中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而对于东部地区,FDI对其全要素能源效率并无显著影响。同时,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投入、人力资本、政府环境规制等因素均会对全国及各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提高外资引进质量的同时,增加研发投入的支出、提升自身的能效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应分地区制定差异化的引资策略,促进结构升级,积极提升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最新贸易划分方式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伙伴国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所有类型的贸易中,并非所有类型的贸易增长都能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其中E2P贸易和NI2P贸易未起到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效应,这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发达贸易伙伴并未完全起到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其细分贸易中的E2P贸易和NI2P贸易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不发达贸易伙伴国的NI2E贸易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3-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考虑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选用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L指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项,进一步构建计量模型使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FDI及其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效率的改善;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对绿色技术进步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在较大程度上恶化了绿色技术效率,总体上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FDI的引入既不利于绿色技术进步也未能有效改善绿色技术效率,但与财政分权的良性互动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财政分权、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区域非均衡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初期,企业运营低效率和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是产生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企业承担风险能力和ESG水平的提升会帮助制造业企业尽早摆脱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区间。文章对于破解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之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贸易开放对中国能源消耗产生的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将人力资本纳入分析视角,研究了贸易开放、人力资本对中国能源消耗的直接效应和交互效应。利用中国2001-2012年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能源消耗的直接效应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贸易开放水平较低时,提高贸易开放水平将增加能源消耗量并提高能源消耗强度;当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提高贸易开放水平反而能促使能源消耗量和能源消耗强度降低。人力资本对能源消耗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提高人力资本要素积累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从物质资本驱动型向人力资本驱动型转变。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对能源消耗的交互效应在人力资本处于较高的门槛区间时显著为负,说明贸易开放在人力资本较高的地区将促进该地区专业化生产节能降耗的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降低地区能源消耗量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作为经济全球化下推动经济增长的两大主要动力,常被放在和经济增长相关的层面加以研究,但二者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反倒被置于其后。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之间的关系,采用1994-2011年我国金融和贸易相关数据,通过协整回归方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做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0-2009年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尝试将经济增长背后存在的要素市场扭曲因素纳入分析框架,结合空间Durbin模型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要素市场的扭曲会恶化城市空气质量且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较高的城市人口密度会恶化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绿化率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提升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但城市的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和政府环境治理度等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够明显。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疆既是能源大省又是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新疆1990—2011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其次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碳排放量及强度进行协整检验,最后建立两者的ECM模型并得出本文的结论:新疆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短期波动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要大于长期波动的影响,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30个省(市区)为横截单元,以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组成综列数据,研究我国开放经济体系的区域差异,并研究经济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经济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入增长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2)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贸易开放度对中西部地区影响甚微,同时贸易与资本和劳动要素使用效率之间关系不显著,这与我国加工贸易型经济体系的区域分布是一致的;(3)政府过度参与经济牵制了区域经济增长,但比较而言,开放度较高时这一效应会减弱。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1—2020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与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使用系统GMM回归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等级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对(新)一线城市促进作用最显著,其次是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机制分析说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还受环境规制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对全样本城市而言,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有所削弱;分城市等级看,数字经济对(新)一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门槛效应较为显著,而对二线城市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施差异化数字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领域学者在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时多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贸易开放及对外投资是技术进步的动力。近年来中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进步,为促进国内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研究贸易开放、技术进步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贸易开放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的相关文献后发现,中国OFDI具有逆向技术外溢效应并能够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但影响效应不明显,而贸易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逆向技术扩散,进而获取国内的技术进步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门限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对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联进行了考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集聚水平介于0.0155和0.0492之间最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尽管研究表明目前空间集聚主要通过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但推动空间集聚形式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化,将有利于发挥集聚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