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首次从空间维度解构全球价值链参与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微观数据以及2002年、2007年和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不仅产生地区内溢出,也产生空间溢出,表明某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提升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增长,而且间接带动了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全球价值链增长效应呈现出显著的金融危机前后时段特征和国家异质性特征;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价值链的不同嵌入方式后发现,虽然全球价值链功能嵌入相比产品嵌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地区内溢出效应更强,但在空间溢出上,功能嵌入由于服务链条的相对封闭性、知识构成的复杂性和专用性,空间溢出并不明显,产品嵌入则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采用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与金融发展综合指数,选取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检验了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与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后,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处在较低水平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当金融发展处在较高水平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进一步在地区异质性分析中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门槛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吴欢 《市场周刊》2020,(19):0091-0091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实现了迅猛发展。高铁的出现不仅完善了铁路网,同时,也为经济平稳增长做出了贡献。文章的研究从高铁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出发,探讨其在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的影响。如何降低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扩大其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使其正面效应作用于弥补落后地区的劣势,实现高铁对于沿线地区产生的区域经济效应,是文章讨论的重点也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攻克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旅游经济的核心内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是旅游学研究领域的逻辑起点.文章采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基础设施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的非线性特征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显著地存在基于基础设施的正向非单调性“双门槛效应”.在全国层面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呈“V”形;就不同基础设施水平区制而言,基础设施欠发达区制子样本内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别显著小于中等和发达区制内子样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揭示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在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当中,本文将基础设施跟要素禀赋结构结合起来考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并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差异:要素禀赋结构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在进口与出口方面的差异。以中国—东盟及上合组织区域为对象,采用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的基础设施增长提高了本国的进口依存度,对邻国亦然,这说明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为正。(2)邻国基础设施对中国具有空间溢出,其增长提高了中国的进口依存度;中国的基础设施对邻国同样具有空间溢出,且提高了邻国的进口依存度。这说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中国与邻国的贸易融合。此外,本文未发现"负的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3)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考察研发投入区际流动能否通过空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增长,以及当经济差距缩小时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变化特征。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上述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区际流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城市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效应;苏南、苏中、苏北研发投入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本文结论为促进区域间研发投入合理流动、统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空间权重的方法构造了经济计量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分税制改革后东、中、西部地方政府1994—2009年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溢出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溢出效应,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其他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会对其经济增长产生正的促进作用,但欠发达地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有近7亿人居住于县域,其中居住于城镇区域的约2.5亿人,占总城镇人口的近30%,推进县域就地城镇化已经成为趋势,而县域的城镇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了使大城市和小城镇更好地协调发展,文中使用县级栅格灯光面板数据来刻画经济发展水平,就当下中国大城市对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大城市对小城镇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其效果强度随地理距离增加而减弱;大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促进效果越强,但是这种促进效果的增长会逐渐减弱;中国大城市对小城镇在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提出政策建议:要强化发展县域城镇过程中的大城市带动作用,拉近县级城镇到主城区的经济距离,重视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协同发展,促进城镇化经济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在相邻地区之间存在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区工业发展不仅与本地知识溢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密切相关,而且会受到其相邻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MAR溢出性和Jacobs溢出性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并且产业专业化的促进效应大于产业多样化,在本地工业发展中Porter溢出性并不显著,但相邻地区的产业竞争程度对本地工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讨论财政支出的跨区溢出效应对于财政体制的设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实证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内各地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圈内成员经济的空间互动性质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内财政支出尤其是生产性支出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圈域内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互促进的空间关系;经济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储蓄率等对圈域经济增长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财政分权、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永民 《财贸研究》2008,19(3):66-72
相关研究发现,邻省间存在明显的政策模仿和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作用。而财政分权作为影响地方政府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也必然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作用。在经典财政分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考虑空间相关的拓展模型,以此模型的结论为基础,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份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王亚娟 《北方经贸》2022,(7):105-109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必不可少的。现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010-2019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其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和邻近地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交通基础设施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本地的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影响当地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具有跨区域的正向溢出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当地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大于跨区域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现有区域间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受惠程度的差异,一般不涉及区域发展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从区域问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采用1990年、2000年、2007年的截面数据,用各省收入差距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不足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但长期内溢出效应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舒畅 《江苏商论》2023,(12):46-52
如何更好地促使中国铁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注入经济新活力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采用引力模型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的铁路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效果显著,不仅直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与周边地区联动形成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期作用大小不同。另外,铁路网逐渐完善带来的劳动力外流会使得地区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各地应择机适当出台人才引进战略以维持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元刚  冯丹  蔡振武 《商业时代》2015,(11):138-139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制约。本文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FDI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出发探讨三者之间的关联。选取2000-2012年珠三角九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珠三角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对FDI溢出效应起到促进作用,金融市场效率起到抑制作用,FDI总量以及由金融发展所决定的FDI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1987-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在控制空间效应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省际及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东中西部贸易开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白欢 《价格月刊》2010,(6):90-92
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中西部地区有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对东部有抑制作用,而对西部则分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西部地区不但对自身,而且时东部地区也有溢出效应.这一结论揭示了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检验进出口贸易对成渝城市群的空间溢出效应,收集2010—2018年成渝城市群42个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进口贸易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即进口贸易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存在负的间接效应,说明出口贸易抑制了相邻区域的经济增长,这是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中心地区聚集的结果。因此,成渝城市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充分利用进出口贸易的外溢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能够通过多渠道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技术溢出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对中国区域经济做出合理调整,使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国家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间经济差距作了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为经济生产提供间接资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三个作用机制,对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政府对地区的政策差异等现实,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