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十四五”时期阻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数智金融是新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突破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力工具。故而,为探索数智金融对商业银行的赋能,提高其对小微企业授信的供给力度,文章以中国98家上市商业银行为对象,通过Python技术与构建计量模型的方式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数智金融将削弱信息不对称对小微企业的授信门槛,进而加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的供给力度;同时,该机制会受商业银行所在地(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进而,文章建议相关商业银行应加大对金融科技的重视与投入,加大对小微企业授信产品的开发,以更好地为中国各大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金融科技可以推动金融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文章以2011?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构建企业贷款银行的金融科技指标,考察了银行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法、系统GMM、双重差分估计和倾向得分匹配来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优化风险控制模式这两条路径,合理引导信贷资源从"僵尸"国企转移到优质民企,从而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效果在市场关注度低但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中,以及外部金融科技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更加突出.最后,金融科技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小规模、高科技、低污染的企业,全方位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入,数智创新成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全新动能的关键动力,然而,数智创新如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故而,文章基于数字创新理论,以2016—2020年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计量模型与组态效应分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数智技术对数字技术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数智创新可通过数据资源商业化路径、企业多元化创新路径与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驱机制,促进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且该机制会受到数智金融的非线性影响。由此,文章提出了产业链主导型、非研发创新型和数智化驱动型三个基于数智创新的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志成  张敏  潘雨晨  刘震 《金融评论》2022,(2):88-105+126
本文从风险角度出发,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结构性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同业业务扩张的成因。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风险渠道抑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流动性创造,促进同业业务流动性创造。风险规避动机是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结构性变动的重要原因,上述关系在同业杠杆率较高的小型商业银行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结构性调整有利于商业银行规避个体企业违约风险,但增加了金融系统内部关联性。底层资产风险较高时可能形成风险转嫁,加剧潜在系统性风险。政策当局应致力于穿透式监管,注重底层资产风险的识别与披露,在不同类型资产业务间建立风险隔离机制,谨防同业业务风险溢出。  相似文献   

5.
金融环境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计划,是企业异地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利用2011—2020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数据,从金融资源规模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异地并购对金融环境的偏好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金融资源寻求动机,倾向于选择金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行并购扩张;受限于高额的能力建设成本,国有企业对高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加显著的规避倾向。企业对金融环境的不同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结构性特征。进一步检验表明,去杠杆政策有助于激活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的治理作用,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发挥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存在矫枉过正的风险,结构性去杠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在“去杠杆”与“促创新”之间实现平衡,成为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将“去杠杆”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国有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去杠杆”政策影响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实施效果与实现路径进行检验,并深入考察政府补贴与“去杠杆”政策联动对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交互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提升了国有企业创新效率,而融资约束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和债务期限错配机制是“去杠杆”政策倒逼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实现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去杠杆”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表现出多个维度的结构异质性,具体而言,其对地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提振效果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政府补贴是“去杠杆”政策下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开源”渠道。因此,在实施“去杠杆”政策的进程中,决策部门无需过分担忧“去杠杆”对国有企业创新造成的“挤出效应”,这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定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9)
"去杠杆"作为我国全局性的经济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山西落地困难重重,但意义却尤为重大,这就需要政策层面、政府层面、金融层面、企业层面各司其职,打好"去杠杆"之战,促进山西产业之转型,实现山西金融振兴带动实体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8.
数智融合作为推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对发展数字中国与制造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以2007—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智融合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智融合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赋能作用,并且在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智融合通过绿色认知和绿色创新赋能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数智融合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重污染企业中更大;数智融合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存在门槛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数智融合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赋能作用,应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改善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绿色认知,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构建数智融合赋能绿色转型新模式;应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继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推进企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开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商业银行作为联系产业实体和金融资源的媒介,势必要在解决资金错配、调整行业产能、控制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以中信银行义乌分行为例,浅析如何立足影视文化特色领域,转变金融服务策略,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区域商业银行转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最低工资规定》下发为“准自然实验”,构建断点回归模型实证评估最低工资对企业杠杆率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与企业杠杆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最低工资提高有利于微观企业“去杠杆”。而且,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中,企业去杠杆的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提高通过增加劳动力成本,降低企业绩效、融资能力和贷款供给,降低了企业杠杆率。文章对理解最低工资制度的潜在影响,积极推进企业部门结构性去杠杆和宏观稳杠杆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货币理论忽视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及金融生态的影响,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机理。理论层面,金融生态与货币政策制度供给、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相互关联,货币政策则通过资产价格或估值机制、收入及现金流机制、追求收益机制、杠杆调整机制、道德风险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实证层面,构建了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风险承担的数理模型,选取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共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增加、风险承担意愿增强,有利于优化金融生态,反之则反是;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变化更敏感,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金融生态更敏感。因此,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7,(10):53-66
本文针对我国部分企业中存在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及其造成价格扭曲、资源错配的现实背景,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嵌入预算软约束的金融加速器机制,通过企业与金融机构债务契约优化问题,得到预算软约束企业的融资溢价方程,阐述预算软约束造成价格扭曲及资源错配的内生机理。然后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对经济变量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参数调整揭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削弱预算软约束,增强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以及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和经济效应,进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资本和创新是两个关键要素。而资本又是创新的供给侧要素,将资本和创新两个供给侧的要素结合起来,通过资本要素方面的改革去推动创新要素的改革,必将发挥更大的杠杆效应,对加快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制定程序、实施定向于金融支持自主创新领域的减税政策、完善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机制设计、加快完善其他金融市场步伐,从而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国企,其杠杆率均显著较高,但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却显著较低,企业产能过剩的财务特征十分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会显著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融资,并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越差,透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或干预,通过预算外举债,政府“杠杆”有转化为企业“杠杆”的风险。本文明确了“去杠杆”究竟应去谁的“杠杆”问题,对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转变为“内涵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投资产品正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然而,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幻莫测,导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的结构性投资产品的价格波动频繁,结构性投资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因此,投资者对结构性投资产品的充分认知与了解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控制和市场监管方监管力度的增强,有利于投资者和商业银行规避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结构性投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新型金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组织数智转型能力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本文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分析,运用"知行合一"理论解释了企业数智转型能力的形成规律。研究发现:数智学习过程是企业数智转型能力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学习过程是"知(数智化知识)"与"行(数智学习行为)"互耦的过程,转型能力是知与行"合一"的结果,个体、团队和组织等不同层面的学习主体能够通过各自的知行互耦形成相应的合一结果。领导者通过战略性知识和战略式学习行为的互耦形成数智战略能力,员工通过场景化知识和场景式学习行为的互耦形成数智吸收能力,团队通过整合性知识和整合式学习行为的互耦形成数智整合能力,组织通过制度化知识和自治式学习行为的互耦形成数智生态能力。企业数智化转型需要全员共同努力,不同层面主体能力通过跨层跃迁驱动能力体系的形成,共同构建集领导者数智战略能力、员工数智吸收能力、团队数智整合能力和组织数智生态能力于一体的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7.
耿啸 《当代经济》2018,(13):14-16
金融危机过后,关于金融杠杆的影响备受重视.在当下供给侧改革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就申明了高杠杆的巨大潜在危害以及去杠杆的迫切性.金融杠杆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金融杠杆的波动往往会对国民经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使得当下的去杠杆化进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所以为了更好地去杠杆,需要明确中心思想,坚持主要方针,综合多种手段,形成去杠杆的长久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指明了下阶段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商业银行作为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努力实行银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本文结合凯恩斯的需求理论以及"里根经济学"分析现阶段我国的"供给侧",从建设银行和平安银行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情况入手,了解商业银行融入供给侧改革的现状,进而从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入手,衡量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基本任务要求下,提出应对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僵尸企业与货币政策降杠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持续攀升与结构性分化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僵尸企业杠杆率显著高于正常企业并居高不下,而正常企业中的非国有企业则出现显著的"降杠杆",且其杠杆率大幅下降的时段恰逢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本文尝试探讨僵尸企业是否干扰了货币政策传导,进而导致非金融企业降杠杆出现结构分化。研究发现: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资金成本,实现货币政策意图,当僵尸企业以优惠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为弥补资金成本,银行会提高正常企业的贷款利率("信贷成本转嫁效应"),导致正常企业融资被挤出;货币政策紧缩时,僵尸企业在企业中的比重越高,对正常企业贷款利率的转嫁效应越强,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从而杠杆率越低。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验证了前述理论机制。因此,在"结构性去杠杆"聚焦于所有制差异的同时,更应注重僵尸企业处置,改善信贷资源分配效率,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实行金融严监管、去杠杆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产生了对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主体的挤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以抵押品、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内在要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相适应。从金融严监管背景出发,梳理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脉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改革关键,理顺金融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逻辑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改革2.0版,体现在对金融领域全方面、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2.0版,体现经济发展新内涵、新特征、新阶段、新任务,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严监管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